95后敢说“不”|4名职场新人酒桌生存实录

公信力量 2020-09-04 08:35:20

近日,厦门国际银行新员工因拒喝领导敬酒而被掌掴的事件引爆网络。“酒桌文化”被摆在桌面上,人们热议纷纷,其中“畸形酒桌潜规则”“上下级攀附”“不尊重基层员工”等现象引发广泛讨论。

当下,95后职场新人如何看待职场酒桌文化?那些在职场酒桌上说“不”的人的底气从何而来?记者采访河南各行各业的95后新人,试图呈现他们在酒桌上的真实态度。

比起喝酒,更想通过业务证明自己周六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在了李浩然的卧室内,而这一抹阳光对于宿醉的他来说格外的刺眼。直到下午两点,李浩然才觉得从昨晚的酒劲中缓过来。他迷迷糊糊坐在沙发上仔细地回忆昨晚聚餐时自己的表现,确定没什么差池后才稍稍松了一口气。“连着周末加班两个月了,这个周末可以好好放松一下。结果周五晚单位聚餐,一顿酒喝下来,周六这一天浪费了。”李浩然今年24岁,大学刚毕业就考进了开封市祥符区政府,今年是他就职政府办公室的第二年。刚进单位时,为使自己快速在单位站稳脚,李浩然铆足了干劲。夜里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改文件,一周陪领导应酬两三次是常有的事。“当时觉得领导交代的任务多是器重我的表现,所以我不敢懈怠。”

但在去年年底,李浩然的父亲检查出肝脏疾病,给了他很大的触动。“我父亲也在政府部门工作,他身上的病都是常年过量饮酒造成的。”在李浩然的印象中,小时候父亲总是十一二点应酬完醉醺醺地回家,周末都很少有时间陪他。“我不想再走他的老路,因为喝酒落了一身病,但领导的命令不得不遵,我很纠结。”而酒杯端起来就不能放下,李浩然只能抱着些许期待维持着好状态。“做这一切都是希望能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在日后评优和提拔时能够想到我。”而赢得器重,非要通过应酬的方式吗?这是李浩然一直在纠结的问题。他担心如果热衷于应酬交际,自己的业务能力将得不到提高。“有时连着几天应酬身心俱疲,比起喝酒,我更想通过业务证明自己。”假装不会喝酒,怕酒后失言、行为不当25岁的王鹏飞就职于中牟县公安局,在东风路派出所已经担任了一年的片区干警。在朋友中他有个绰号叫“一斤”。闲暇时朋友聚餐,王鹏飞的酒量属于“半斤起步,一斤到位”的水平。但在单位里,王鹏飞则是同事口中“不怎么能喝酒”的人。刚入职时第一次参加单位聚餐,他便称不会喝酒,并表示自己作为新人,要替大家做好服务工作。餐前他提前准备好水果,用餐时为领导斟茶倒水,餐后开车将领导和同事一一送回。一来二去在同事眼中王鹏飞成了一个虽不会喝酒,但勤快细心的人。对于这种巨大反差,王鹏飞有自己的理由:“我能喝酒并不代表我在任何场合都会喝酒,既然现在职场酒桌难以回避,索性从一开始我就不喝酒。”“我不知道在酒桌上跟领导该怎样自如地交际。”这是王鹏飞入职起就有的困惑。他一怕自己酒后失言、行为不当,给领导留下一个不稳重的印象;二怕如果跟这个领导喝三两,下次却跟另外一个领导喝半斤,会成为同事们眼中见人下菜碟的滑头。而能喝酒的名声一旦在单位传开,但凡哪天自己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喝酒,领导也会觉得自己是在找借口,为了面子最后往往要忍着身体不适强行喝酒。在王鹏飞看来,“酒量不行”这种印象的树立给自己省去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多种因素致使95后在酒桌上敢说“不”

8月25日,《中国青年报》在微博针对酒桌文化发起投票,“你会拒绝被灌酒吗”。截至9月1日,共3.6万人参与投票,结果如图。

相对李浩然的被迫喝酒,以及王鹏飞的假装不会喝,25岁的地产销售崔婧从酒桌走到了茶桌,交易的效率反而提高了。今年是信阳人崔婧在广州某地产集团做销售的第二年。地产销售的工资与业绩直接挂钩,崔婧最关心的是每月卖了几套房子,“职位晋升竞选时,大家拼的都是业绩。业绩的高低直接体现能力的高低,而我不想成为依靠搞关系却能力不佳的‘关系户’”。对于客户关系的维护,崔婧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顾虑,为客户详细解读每一条合同细则,交易完成后持续跟进后续,尽力满足客户除房产外的其他需求……崔婧在这个过程中和许多客户成为朋友。“谁说不会喝酒的销售就不是好销售,我跟客户的感情都是长时间花心思积累的,并非一两顿酒能喝出来的。”况且随着客户群体年轻化,酒桌上谈生意的方式已经悄然改变。“用喝茶代替喝酒,促成交易的效率提高了,也给销售省了不少劲儿。”23岁的张燕是家中独女,父母经商,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她衣食无忧,备受宠爱。为了不让女儿再吃自己当年的苦,张燕的父母鼓励她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去年刚毕业的她通过校招进入了中国农业银行郑州某支行。为了调剂银行单调枯燥的工作,部门领导每月都会组织部门聚餐。而在聚餐中,张燕从来滴酒不沾。

漫画据中新网“不喝酒不怕得罪领导吗?处不好关系以后会不会耽误晋升?”面对记者的提问,张燕坦言并不在乎这些问题。“到银行我只管保质保量完成业务,至于维护领导关系我并不热衷。倘若领导因为我不喝酒而给我穿小鞋,我随时可以辞掉工作。”张燕对于职场酒桌说“不”时十分有底气。这种底气一方面来自自己殷实的家境和本身良好的教育背景,而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包容性的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平台。在张燕看来,只要自己肯学习肯吃苦,在当代社会中总会赚到钱养活自己,所以对于银行职工这个“铁饭碗”张燕也不是非端不可。时代的发展带给了张燕这样的95后充足的自信。2018年麦可思公司发布《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95后在进入职场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33%,与领导关系难维持、工作氛围差、工作无趣等成为95后“秒辞”工作的理由。高管发声:职场喝酒只为拉近关系,并不强求8月24日凌晨,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针对“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一事做出回应,对扇耳光的领导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扣罚两个季度绩效工资;对于支行负责人给予警告处分,扣罚一个季度绩效工资。8月27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文表态,给银行业清廉文化建设敲响了警钟。此次事件暴露出一些行业内存在职场霸凌、对员工缺乏尊重等恶俗陋习。记者走访多个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均表示职场新人聚餐时喝酒只为拉近上下级关系、活跃酒桌气氛,对于不能喝酒的新员工也不强求,绝不靠喝酒来“画圈”考验员工。“职场酒桌是无法避免的,而银行有时为了营销客户、延揽储户不得不通过宴请的形式促成合作,在这时找到一个能喝酒、善交际的员工十分必要。”农业银行某分行信贷部主任樊某说,在新人入职聚餐及部门聚会上,领导会观察新员工的言行和酒量,从而衡量其是否可以成为部门的“外交担当”。而郑州某贸易公司高管表示,当下95后新入职员工并非“孤冷高傲”,他们只是厌烦通过组织聚餐、联谊等活动“拜码头”“搭天线”,进行利益输送或在单位里搞小圈子。“要想杜绝畸形的职场酒桌文化,要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价值观,学会服从不盲从,净化社交圈,才能在工作中专心提高业务能力。”(受访者均为化名)

来源:(河南青年时报)

0 阅读:30
公信力量

公信力量

做有价值的信息,增强社会公信力,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