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俩的吸毒史
等于小康之家的破败史
张永琴和张永亮是姐弟俩,姐姐今年51岁,弟弟49岁。2019年5月份,郑州市公安局长兴路分局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在对嫌疑人张永亮进行抓捕时,民警发现嫌疑人正在家里吸食毒品,共同吸食者还有他的姐姐张永琴。鉴于两人尿检结果呈阳性,且均有多次被强制戒毒的经历,需对姐弟俩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在郑州市绿财社区第一网格网格长毛小陶的记忆中,这已经是张永亮第五次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了。“我2004年到社区工作的时候他们姐弟俩就已经染毒了,有十几年的吸毒史了。”张永琴和张永亮的家算不上不富贵,但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双职工家庭保证了姐弟俩的衣食无忧。成年后两人没有正式的工作,也没有成家,靠着父母的接济生活,成为啃老一族,游离于家庭和社会之外。2010年,已经染毒的张永琴怀着身孕回到家中,并在数月后诞下一子。孩子的出生为这个被毒品残害得支离破碎的家庭带来了新的生机,全家人如获至宝,为孩子起名“宝宝”。院子里的居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张永琴是未婚先孕,宝宝的生父是个谜。为了给孩子落户,小区里不少人出面签字证明宝宝确为张永琴所生。然而,宝宝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任何转机。张永琴、张永亮在几次被强制隔离戒毒后,都出现了复吸的情况。按照两人吸食的毒品“黄皮”来算,仅仅是保证最基本的吸食量,每人每月最少需要3000元钱来购买毒品。这每月6000元的固定支出成了压在全家身上的一座大山,仅靠两位老人五六千元的退休金艰难维生。三年前,张永琴父亲的离世让全家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儿子和女儿吸毒,外孙子乖张难管,70多岁的王桂枝经济拮据、生活苦涩
为了想办法搞钱购买“黄皮”,张永亮干起了偷盗的勾当,去年5月,他再次因为入室盗窃被抓,和姐姐双双因为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
虐待姥姥、玩火、打砸
10岁男孩成小区梦魇
张永琴姐弟被强制隔离戒毒后,家里只剩下了78岁的老母亲王桂枝和10岁的宝宝。家长陪伴的严重缺失和畸形家庭环境给宝宝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张永琴被带走后,宝宝开始变得孤僻、狂躁且有严重暴力倾向。“他每天晚上7点到9点就拿点着的纸团往楼下扔,真怕哪天小区变成火海”“院子里的车都被他画了”“他虐待姥姥,动不动就拿竹签扎,用嘴咬”……小区中的居民“谈宝宝色变”。宝宝之前在小区车辆上留下的划痕
在其中一位居民的手机中,记者看到去年8月份拍下的几张照片:78岁的王桂枝右臂上有一个大口子,伤口因为溃脓难以愈合,胳膊上还有一大片淤青。老人屋内的墙上,两处十余厘米长的刀痕深深刻进了墙壁,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王桂枝的外孙。因为王桂枝精神有些异常,她任外孙打骂自己,从不舍得打他,还对他特别庇护,这也让宝宝更加有恃无恐。狂躁的宝宝对整个小区来说如同梦魇。2019年8月1日,小区居民向有关部门发出请愿书并全体签字按下手印,请求在张永琴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其子由郑州市平安金水志愿者联合会安排的帮扶学校管理培养教育。“一方面为了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也为了孩子的培养教育。可他妈妈不签字,事情一直搁浅。”小区一位居民说。
禁毒社工和问题孩子
“打”出交情
正如泼猴逃不出佛祖的五指山,“混世魔王”也遇到了自己的克星。因母亲和孩子无人照看,仍在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张永琴发出请求,希望社工能在自己戒毒的这段时间对她的家庭进行帮扶。郑州市平安金水志愿者联合会的禁毒社工杨子接下了这个“难啃的骨头”。6月24日,志愿者扬子来到张秀环家帮助她办理其女儿陈咏歌的社区戒毒手续
2019年8月的一天,杨子协同社区工作人员、民调员来到了宝宝的家里。虽然有和问题少年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但初见宝宝时,杨子还是被眼前的这个孩子惊到了。“他眼里没有小孩子的那种天真,充满了杀气。”对于杨子的到来,宝宝敌意十足,开口便骂。“我说你再骂人小心我收拾你,说完他就要打我。”杨子并没有手软,因为她知道,宝宝成了今天的这副模样,跟平日缺少管教有直接关系,“必须让他知道有人能治他”。虽然杨子是名女士,但宝宝瘦小,三两下之后他便败下阵来,双手被死死控制。混乱中,桌子上摆放的一摞王牌(小孩玩的一种卡片)被碰倒,杨子想到了另一种和宝宝沟通的方式。“我就说你打架打不过我,玩王牌你也玩不过我。”“哼,那咱们比试比试。”一场剑拔弩张的较量最终以游戏的方式化解,暴躁的宝宝在杨子面前也展现出了少有的活泼与乖巧。除了妈妈张永琴之外,杨子是第二个能治得住宝宝的人。她隔三差五就会来到宝宝家中照顾一老一少的日常生活,俨然成了这个家的一员。内心接纳了杨子后,宝宝暴躁的情绪也平和了许多,眼神里能看到一些童真的影子了。“该给宝宝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了。”杨子说,因为王桂枝年事已高,精神状态也异常,照顾不了外孙,把孩子暂时送到全封闭管理的帮扶学校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妈妈申请社区戒毒
有望早日回归家庭
送宝宝去封闭管理的帮扶学校的难点在于张永琴,如何说服她呢?突破口是宝宝洗手的几张照片。因为缺乏管教和照顾,宝宝隔不了几天浑身就脏成泥球,双手乌黑,脸似包公。给宝宝整理个人卫生是杨子的日常工作。一次,杨子打了一盆清水给宝宝洗手,结果盆中清水被洗下来的污渍染成黑色。杨子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直奔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张永琴不知道她的孩子现在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我觉得有必要让她了解一下。”张永琴被手机里的照片惊呆了,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自私的行为正让孩子和老人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不愿意让宝宝去全封闭管理的帮扶学校的想法也逐渐动摇。今年5月底,杨子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帮宝宝在原来的学校办理了停课留籍的手续,暂时转入一所全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学校。“现在宝宝在学校吃得好,学得好,表现得非常优异,你看他现在笑得多开心,也吃胖了不少……”看着手机里老师传过来的宝宝近照,杨子开心地笑了。回归校园的宝宝,精神状态有很大改善
而仍在隔离戒毒的张永琴和张永亮也在积极做着改变,特别是张永琴,因强制隔离戒毒期间表现优异,戒毒所已经同意她的社区戒毒申请。也许不久后,张永琴就能回归家庭,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儿子的重任,让这个被毒品残害的家庭重新振作起来。(经受访者要求,戒毒人员及其家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