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老胡发言:“国外电诈集团能够获得犯罪用的最基本工具——手机号码,而中国三大运营商都采取实名制,那些sim卡是如何流到国外的?又是如何通过注册验证,最终进入国内通信网络的?这是公众目前的一大困惑。老胡个人认为,中移动等有必要做一个公开回应。”

在这里,其实老胡不用刻意强调是“个人认为”,他这回说到的观点,也是国内大多数人感到困惑的事。
真的,当年电话没有实名制的时候,也有电诈,但很少有电诈分子开口就能叫出你的名字,说出你的家庭住址的。因为电诈分子要调查你的个人信息,需要付出的成本很高,他骗你主要靠蒙你的身份,通过有限对话套你别的有用信息。
现在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经过国家多次打击,甚至到缅北继续打击,但是电诈仍然十分猖獗,甚至到了一般人没人敢接陌生电话的程度了。为什么不接?十个陌生电话里有一多半是搞推销的,一小半是进行电诈的。
电话在中国正日益成为电诈分子的实施犯罪的重要工具。
所以,普通人的电话实名认证信息就是一个笑话,就是用来被一些不法运营商出卖给电诈分子的商品。
这年头,谁敢拍着胸口说从未接到过诈骗电话?
曾经看过这样的段子,某人民警察接到电诈电话,对方说某某某你违法了,需要到某派出所报到,于是警察回怼说,我就在派出所上班,你过来吧,对方就把电话挂了。
大家都把这样的段子当笑话看,笑话电诈分子吃瘪。
但往深里想想,这真得好笑吗?连警察的个人信息都得不到保障,如果边防警察、缉毒警察甚至卧底警察的信息也这样容易泄露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这反映了我们的高层当初设计电话实名制的用意是好的,但是在运营商执行过程中,我们的个人信息被人变成了市场上可以买卖的商品。那年吉林电信部门有人因向域外犯罪集团售卖电话用户实名信息被捕判刑,证明我们的个人信息的确以这种方式售卖出去不少。
不知大家想过没有,现在14亿中国人的个人信息还有多少没被域外电诈分子掌握?如果这些个人信息都已被电诈分子掌握了,你还能说国外间谍机构没有掌握这些信息?
现在我们因为实名认证,我们的公民信息在国外是透明的,这个漏洞可不算小啊。
但从技术上讲,三大运营商如果真想控制国外电诈分子的电话打入易如反掌,哪怕是虚拟号码也混不进来。因为三大运营商最拿手的本事就是以打电话太频繁名义随时封号,全然不顾使用者的工作性质如何,是否正在处于紧急状况。而解封是相当麻烦的,动不动要到营业窗口解封。
曾经因为电话卡解封,在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的时候,我被推脱到省级运营商总部解封。解封时还要举着身份证拍照,承诺解封后的电话卡不能用于电诈。
我解封过一回,第二回干脆就注销了——我没时间请假去省城专门办此事,也不打算继续签丢脸的承诺书。这家不行,就换另一家运营商的电话卡。另一家的电话卡也这样,注销了再找下一家,反正三家运营商的电话卡来回换着玩呗。
现在老胡发声,需要三大运营商出来回应回应,我是非常赞成这种观点的。
不过,我觉得老胡还是很含蓄的,还没有往深层次里点拨——如果发现三大运营商里有人偷偷出售国民电信实名信息怎么办?是不是要抓起来判刑?若抓起来又咬出系统内一大堆同案犯怎么办?这件事如何收场?
都说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希望三大运营商也敢拍着胸口说:我对得起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