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十大大将中,许光达是存在感相当低的一位,比起被评为上将的许世友、刘亚楼等人,名气较小。
据悉,许光达当年被评选为大将时深感不安,还曾写信给党中央主动要求降低军衔,但被毛主席拒绝,执意给他大将军衔,这就导致很多人一时间无法理解。
许光达的资历其实许光达能当上大将有3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资历、出生和职务。
在资历上许光达并不差,他在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许光达虽然没赶上南昌起义,但顺利追上了起义部队,并在之后的三河坝分兵中,为了掩护主力撤退身负重伤。
1930年,许光达加入了红6军并担任参谋长,同年7月,红6军并入红2军团,许光达担任红6军17师师长。
从这个资历和起步来说,许光达并不弱,1930年的红军师长,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好好表现一下,很容易就能评上大将。
许光达认为自己没资格评上大将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没参加南昌起义(虽然陈毅也没直接参加过)外,还和长征有关。
许光达在1932年被一颗子弹击伤,子弹靠近心脏。他先是在上海被抢救,但国内的医疗条件不允许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于是许光达又被送去了苏联。痊愈后,许光达又受党中央命令在苏联留学,在苏联的列宁学院学习。
之后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许光达一直到1937年11月从新疆方向回到延安。所以许光达在写信请党中央给自己降衔时,用的理由就是“红军长征时在吃树皮草根,自己却在苏联吃面包喝牛奶,自己对革命的贡献微不足道”。
当然许光达的表态很明显是谦虚的说法,他为了参加革命多次身负重伤,在三河坝分兵这种我军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刻中出了大力,对革命的贡献是看得见的。
并且许光达在苏联期间也并不是完全闲着,他在1934年底的时候就从列宁学院毕业了,之后他一直在苏联靠近新疆的边防军司令部任职。
在苏军的边防军司令部任职期间,许光达还多次前往我国新疆地区和当地军阀谈判,避免当地军阀又打起来,稳住了中国的西北区域。要是没有许光达的作用,那1937年的中国就是”日本在沿海打,西北军阀在西北内讧“。
许光达回国后,他担任延安卫戍司令一职,可以说是“御林军总指挥”。在1947年的延安保卫战中,也是许光达指挥着部队和25万国民党军周旋,为党中央的撤离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可以说从功绩和资历上,许光达足以被评为大将。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在出生上,许光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生的革命将领。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的3大苏区之一,在中共早期发展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不怎么出名,现代人对历史不怎么了解的,很少有人知道这么个区域。
其原因就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屡屡受挫,并且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身的将领们死伤惨重。在1931年的时候,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现了特大洪水,当时就导致了该根据地的经济崩盘。之后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中,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屡屡军事失败,人越来越少。
后来到1934年秋,随着反围剿的彻底失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几乎是全部沦陷。到1955年授衔,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身的将领说得出名字的就几个。里面最知名的是贺龙元帅,其次就是许光达和周逸群。
可以说1955年授衔时除了贺龙,许光达和周逸群几乎就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代表了。所以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身的将领”这个身份给他加了不少分。
新中国的装甲兵在职务上,许光达可以说是我国一位生不逢时的大将。
许光达是炮兵出生,他在1926年时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的就是火炮。学成之后,许光达被编入国民党的炮兵营,是从炮兵开始做起的。
之后许光达在苏联留学,学的是装甲兵。1950年建国后,许光达是中国首任装甲兵司令,也是新中国第一所坦克学校的首任校长。可以说,许光达在1955年授衔时,其地位的尴尬程度仅限于航母舰长。
1955年的解放军当然没有航母,所以也不需要航母舰长。而许光达作为当时中国最专精坦克的人才,在解放军还以轻步兵作为主力的1955年,能表现的机会不多。但我们又不能说许光达当时就不重要了,坦克作为陆战之王,是解放军未来必须发展的东西。
所以毛主席当时坚持让许光达当大将也有这方面因素,解放军现在没有坦克,但将来总会有的,解放军不可能永远只靠两条腿打仗。
所以就在许光达成为大将的2年后,中国第一所专业的坦克学院建立,开始为新中国成系统的培养装甲兵。
此后许光达围绕着装甲兵以及坦克战术写了多篇文论,深刻影响了解放军的坦克力量发展。可以说一直到21世纪的解放军,依旧在受到许光达当年工作的影响。如果许光达没有被授予大将,可能我军的坦克发展相较于现实会逊色很多。
在上世纪70年代,解放军的坦克力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中,我军一举派出了500多辆坦克,创下了丛林作战中最多坦克参战的记录。不过此时的许光达已经去世多年,很可惜没有看到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