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名的由来,是长江西呢,还是赣江西?

清浩谈军事 2025-01-07 16:19:06

近日笔者到南昌出差,乘高铁从北京出来,途经河北、河南、湖北、江西等省,不到6小时,真快呀!20年前要30个小时呢。有趣的是,这几个省都是以位于江河湖泊的方位命名,如河北、河南分别位于黄河之北和之南,湖北位于洞庭湖之北。那么江西呢?一说起江西省,很多人都以为这名称由来是在某条江的西边。但是你看看江西省地图,江西在长江之南,而不在长江之西;赣江几乎从江西中部从南向北贯穿,也不能说在赣江西边。

实际上,江西地名的由来,与行政区划有关,也可以说,与长江有关。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为了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对全国地区进行划分,名称都以“道”来命名。这个“道”,是一种介于中央与州县之间的高层级行政区划。以山川地形,分天下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 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这一时期的道,只是监察机构,没有治所,没有编制,各道的管辖范围相当大。

比如今天江西所在的江南道就超级大,以长江为北面的界线,从东向西,管辖区域则包括了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南、贵州、重庆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皖南、苏南、闽北等地区。

唐初江南道

这个江南道也太大了,尤其是东西跨度达到1500多公里。江南道的治所在苏州,那么从苏州发出的指令到达贵州恐怕要小一个月。

所以,为便于管理地方,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一些较大的道拆分,共分天下为十五道。

唐朝开元二十一年区划图

其中江南道一分为三:江南东道(治所苏州)、江南西道(治所洪州,今南昌)和黔中道(治所黔州,今重庆彭水)。此时道不仅为常设机构,治所也开设固定化。“江南西道”又简称“江西道”,从这个时候,“江西”才正式出现。当时的江南西道,包括今天江西、湖南的大部以及湖北、安徽的一部分。

唐代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

到了宋代,在州之上改唐朝的“道”为“路”,延续唐朝道的划分,分全国为十五路,以后又增至为十八路、二十三路。一开始也设江南路,天禧四年(1020年),仿唐制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南西路治所仍设洪州(今南昌)。宋代的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所辖区域与现在的江西省很接近了。

北宋江南西路(公元1111年)

南宋江南西路(1208年)

元朝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其中就有江西行省,这是在行政区划上第一次正式出现“江西”这个名称,而以前都是简称,如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

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福建省和广东省的大部分。

元代的江西行省和湖广行省等

明朝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江西布政使司辖区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

明代江西布政使司,与今天的江西省很接近了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并延续至今。

总之,江西地名的由来,是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迁,不是在哪条江的西边。

江西最大的河流——赣江

0 阅读:34
清浩谈军事

清浩谈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