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因无后就抱养了堂兄濮王的儿子也就是英宗。仁宗驾崩后,英宗继位,随着英宗的亲政,自己亲生父母的名分也就自然而然被摆到台面上,最终造就长达18月的“濮议之争”
英宗“不豫”继位1、迟迟拖延的储位
宋仁宗三十四岁前生过三个儿子,都夭折了;其后,虽生到第十三女,却未有儿子出生。他在位四十二年,多次“不豫”,一不豫就人事不知,胡言乱语,这种病状在太宗长子赵元佐、三子真宗和南宋光宗身上一再重现,似乎是赵宋宗室的家族病。
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再次“不豫”,长达二十日,多亏宰相文彦博把持大局,才渡过了危机。这种局面令朝廷大臣们意识到确立皇位继承人已迫在眉睫。
当年五月,知谏院范镇率先奏请立太子。在君主制下,立储题是最为敏感的朝廷大事,即便是宰相也不敢妄议,以免疑忌于君主而身败名裂。范镇的奏议,引起朝廷震动。宰相文彦博责备他事先不与执政商量,范镇说:“自分必死,故敢言。若谋于执政,或以为不可,岂得中辍乎?”司马光在并州通判任上,鼓励范镇义无反顾,以死相争,并与御史赵抃先后上疏支持他。
仁宗把范镇先后送呈的十九道奏章交给中书,就是不表态,中书宰执也只得不置可否。朝廷升任范镇为侍御史知杂事,“章十九上,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仁宗被他所感动,流泪请他再等三二年,还指望能自生龙种。
赵受益
嘉祐三年(1058年),张尧佐去世,仁宗发牢骚:“言者有过当,常指朕用张尧佐,必有如明皇播迁之祸。朕果用一尧佐,岂遂为明皇播迁乎?”一旁的户部员外郎唐介接口说:“用尧佐未必播迁。然陛下若播迁,则更不及明皇。盖明皇有肃宗兴复社稷,陛下安得有肃宗乎?”仁宗“变色,徐曰:‘此事与韩琦商量久矣。’”
韩琦这时正与富弼并相。他容貌凝重,令人望而生畏,但与人相交却浑厚温恭,说到小人忘恩负义倾陷自己时,也辞和气平,如说寻常事。庆历年间,他与范仲淹、富弼同为执政,上朝争事议论,下殿不失和气。为相以后,用人只据公议,所用之人未必谋面,甚至也不知道是他所荐。嘉祐三年(1058年),他任相不久,就向仁宗进言:应该吸取前代储君不立引起祸乱的教训,选择宗室子弟中的贤能者立为太子。仁宗因后官有孕而迁延不定,但生下来的仍是皇女。
嘉祐六年(1061年)知谏院司马光也上了立储札,仁宗让他把奏疏交给中书,司马光请仁宗自己宣谕宰相。当天韩琦知道后让人传言司光,争取把建言立储的奏札送到中书,否则,他作为宰相,欲发此议,无从说起。
次月,司马光旧事重提,列举了相关的历史教训,仁宗叫他将所奏立即直送中书。司马光遵旨照办,并对韩琦说:“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韩琦等宰执同声应道:“敢不尽力!”司马光为此已先后七次上书。十月初,仁宗让韩琦看了司马光和吕诲的奏章,问宗室中谁最合适。韩琦趁机说:“臣等无由知之,抑此事非臣下所敢议,当出自圣断。”
仁宗曾在宫中抚养过两个宗室子弟,其一是濮安懿王的十三子,名叫宗实。濮安懿王是真宗的侄子,仁宗的堂兄。宗实四岁进宫,八岁时,因仁宗次子出生,被送回王府。其间,仁宗曹皇后也在宫中抚养了自己的外甥女,姓高,名叫滔滔。两人年龄相仿,颇有点青梅竹马的味道。
高滔滔
庆历末年,仁宗的养子宗实娶了曹皇后的外甥女(她就是后来元祐更化时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很是热闹了一番,宫中盛传“天子娶妇,皇后嫁女”的说法。如今从宗室子弟中确定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仁宗自然倾向于宗实。
当时宗实正在为父亲濮安懿王守丧,朝廷命他起复,授以知宗正寺,以便为立储作准备。不料他先以父丧、后以生病相推托,不肯上任。韩琦向仁宗建议:“宗正之命初出,外人皆知必为皇子,不若遂正其名。”八月,仁宗正式立宗实为皇子改名赵曙。为了政权的稳定、天下的安宁,范镇、司马光等一大批朝臣,忠于信念,勇于牺牲,一再犯颜极谏非臣子所宜言的皇位继承人问题,而韩琦作为宰相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不豫”继位
次年三月末的夜里,仁宗突然驾崩,时距皇子之立仅隔半年。曹皇后制止了内侍出宫报丧,派人悄悄通知韩琦等宰执黎明入宫。韩琦赶到,即请曹皇后宣赵曙入宫即位。“后定议,召皇子入,告以帝晏驾,使嗣立。皇子惊曰:‘某不敢为,某不敢为!’因反走。辅臣共持之,或解其发,或被以御服,召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及宗室刺史以上至殿前谕旨。”四月一日早朝,韩琦宣读遗诏,宣布仁宗驾崩,新皇帝已在昨日登基。这位新皇帝就是宋英宗。
赵宗实
英宗的身体确实大有问题。四月八日,仁宗大敛,他在灵柩前狂号疾走,“己卯、大敛,帝疾增剧,号呼狂走,不能成礼。韩琦亟投杖褰帘,抱持帝,呼内人,属令加意拥护。又与同列入白太后下诏,候听政日,请太后权同处分。”
英宗病得不轻,性情也越发乖张,举止失常,对内侍毫无道理地说打就打。曹太后劝他注意自己皇帝的身份,他也往往出言不逊。双方左右都有人多嘴多舌,两宫关系逐渐紧张。
3、太后垂帘
太后很不乐意,向韩琦等诉苦,韩琦回答:“臣等只在外,见得官家内中保护,全在太后。若官家失照管,太后亦未得安稳。”太后很不高兴地说:“相公是何言?自家更切用心。”见太后脸色骤变,其他人都为韩琦说话太重捏一把汗。韩琦依然正色说:“太后照管,则众人自然照管矣。”他知道,在这当口,有些话是必须由他来说的。
曹太后垂帘不久,司马光就上了一奏,重提刘太后天圣恋权负谤天下的旧事,希望她“成谦顺之美,副四海之望”,意在防止母后干政。其后不同场合,韩琦与司马光等朝臣一再劝说太后忍辱负重,容忍英宗病中可能有的失礼和无理。他们费尽心力地调和两宫,用心就在于不让太后作出废立的举动,造成政局的动荡。
十一月某日,曹太后派内侍送一封文书到中书,都是英宗所写的“歌词”和过失的举动。“琦即付使者焚毁。”“令复奏曰:‘太后每说官家心神未宁,语言举动不中节,何足怪也!’”“及进对帘前,太后呜咽流涕,具言之,且曰:‘老身殆无所容,须相公作主!’”韩琦譬解道:“此病故耳,病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参知政事欧阳修也说:“太后事先帝数十年,仁德著于天下。昔温成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今母子之间,反不能容邪?”“太后意稍和。修又言曰:‘先帝在位岁久,德泽在人,故一日晏驾,天下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今太后深居房闼,臣等五六书生尔,若非先帝遗意,天下谁肯听从?’太后默然。”她听出了弦外之音:英宗乃仁宗所立,倘不遵遗命,天下是不会听从的。
韩琦
他们再去劝英宗,针对英宗张口就说“太后待我无恩”,韩琦说:“自古圣帝明王,不为少矣,然独称舜为大孝。岂其余尽不孝邪?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为可称。正恐陛下事太后未至耳,父母岂有不慈者哉!”英宗若有所悟,两宫关系略有缓解。
即位后的大半年间,英宗身体时好时坏,到这年岁末,他已能够御殿视朝了。次年,改元治平,英宗已经可以不知疲倦地处理政务。曹太后原对朝政并无兴趣,这时却无还政之意,似与两宫不和有关。
在韩琦等朝臣看来,女主垂帘乃迫不得已,久不还政更非盛世之象。台谏、侍从请求太后归政的章奏接二连三呈上来,迫使太后撤帘的舆论已到火候。
一天,禀事以后,“同列既退,琦独留,遂白太后求去,太后曰:‘相公安可退!我当居深宫,却每日在此,甚非得已。’琦曰:‘前代如马、邓之贤,不免贪恋权势;今太后便能复辟,诚马、邓所不及。’因再拜称贺,且言:‘台谏亦有章疏乞太后还政,未审决取何日撤帘?’太后遽起,琦即厉声命仪銮司撤帘;帘既落,犹于御屏后微见太后衣也。”
一说,曹太后总把皇帝御玺放在自己宫中,英宗外出巡幸时,她也带上玉玺同往。韩琦就安排太后与英宗出外祈雨,回宫后他当即以民众皆欢慰、台谏有章奏为由,奏请太后还政。太后恼怒道:“叫做也由相公,不叫做也由相公。”韩琦立在帘外,不撤帘就不下殿,曹太后只得被迫还政。
慈圣光献皇后
尽管记载颇多异同,但曹太后归政迫于形势,出于无奈,在台谏官一再谏诤下由韩琦主其事则毫无疑问。由于这种制约机制的有效存在,兼之宋代家法对母后干政约束甚严,两宋尽管垂帘称制的皇太后多达八人,却从未危乱政局。濮议之争1、濮议之争的缘由
英宗亲政之初,颇欲有所作为,亲自点名把仁宗朝颇有直声的谏官唐介召入朝,让他权御史中丞,做自己的耳目,去弹击奸邪小人。但他似乎并不像《宋史》本纪称颂的那样,是什么“明哲之资”。他缺乏根据地怀疑人,认定在他立为皇子一事上,三司使蔡襄向仁宗发过不好的议论,就违反宋代君主不得暗示台谏弹劾某官的做法,唆使谏官傅尧俞奏弹蔡襄,遭到拒绝以后,还是把蔡襄撵出了朝廷。
英宗的生性固执集中表现在濮议之争上,这是牵动英宗朝的大事件。
英宗立为皇子时,正在为生父濮安懿王守丧。位居九五之尊以后,血浓于水,他想把生父也升格为皇帝。治平二年(1065年),英宗把已故濮王的名分问题交给礼官和待制以上的朝臣去讨论。
按照儒家礼制,帝王由旁支入承大统,就应该以先皇为父,而不能以本生父母为考妣;秦汉以来那些推尊其生父母为皇帝皇后的做法,都是见讥于当时、非议于后世的。
2、朝臣的态度
于是,朝臣们很快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派。一派主张英宗应该称濮王为皇伯,理由是“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这派以台谏官为主体,有司马光、贾黯、吕诲、吕大防、范纯仁、傅尧俞等,还包括不少礼官和侍从等朝臣,例如翰林学士王珪、判太常寺范镇、知制诰韩维、权三司使吕公弼等,声势相当浩大。
欧阳修
另一派主张英宗应该称濮王为皇考,理由是“出继之子,对所继所生皆称父母”。这一派都是宰执大臣,有韩琦、欧阳修、曾公亮、赵抃等,中书大权在握。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唇枪舌剑,不亦乐乎。
台谏制度经真宗一朝的完善,台谏官敢言直谏的元气经仁宗一朝的涵育,正进入沛然浩荡的时期。宰执坚持皇考说,激怒了于礼于理都略占上风的台谏官。台谏官本来就有监督制约相权的职能,他们认为宰执固执皇考说就是“臣权太盛、邪议干正”。
不过,台谏官对大臣的弹劾最终还需由皇帝的支持,而在濮议中英宗与宰执们是坐在一条板凳上。于是,权御史中丞贾黯被解职出京,知谏院司马光被免去谏职担任侍读,明眼人谁都知道这是在削弱反对称皇考的台谏官的力量。到这年十月,在朝的台谏官只剩下三人。
次年正月,侍御史知杂事吕诲联合御史范纯仁和吕大防联合上疏,参劾全体宰执,说他们“拒塞正论,挟邪罔上”,接下去的话也意气用事了,“请尚方之剑,虽古人所难;举有国之刑,况典章犹在”,即便不砍头,也应该判刑。
到这地步,英宗不得不表态。诏书虽没有接受称濮王为“皇”,但仍称其为“亲”,并把濮王坟茔称为陵园,实际上还是将生父与仁宗并列。
吕诲
吕诲等见论列弹奏不被采纳,交还了御史敕告,集体辞职,还放出话来,声称与称皇考派“理不两立”。英宗召来了宰执,问他们如何平息这场风波,欧阳修也逼着英宗作出选择:留御史还是留宰执,唯听圣旨。英宗的天平在私心的摇摆下倾向了宰执,把吕诲等三人贬出京师。
出使契丹刚回朝的同知谏院傅尧俞、侍御史赵瞻和赵鼎得知濮议结局如此,也不再上朝,在家“待罪”。所谓待罪,是台谏官行使其正当言事权的最后一举,是宋代台谏言事不屈从于君权的制度保证。
傅尧俞还拒绝了侍御史知杂事的新任命,他们都要求与吕诲等同进退。英宗只得把傅尧俞等三人也贬为州郡长吏。反对称皇考的台谏官都贬黜出朝,京城传开了“绝市无台官”的谚语。濮议在君权与相权的联手压制下收场,称皇考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赵宗实
濮议之争,今天看来也许会觉得无聊。但在当时历史文化背景中,“皇考”派于礼于理都显得有亏,宰执大臣们确有讨好英宗的味道。吕诲等台谏官执之愈坚,辩之愈烈,是当时台谏风气与职责使然,并不像欧阳修所说的那样,纯粹是以台谏官为主体的反对派借题发挥,挑起争端,不惜去位,博取美名。
不过,这结局也表明,台谏的制衡作用最终还须听命于君权,因而其制约机制作用只有在明君、贤相、好台谏下才能兑现,而满足三者是十分困难的。濮议也说明了英宗不是“明哲”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