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一词由来已久,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革命的概念,历代王朝的建立与发展都离不开革命的推动,纵观世界历史,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曾发生过革命,作为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也是一种实现社会变革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
1918年11月,德国发生了一场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史称“十一月革命”,通称“德国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半专制君主制,使得德国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了起来,德国的政治制度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帝国政党无情镇压,德国工人运动的道路选择充满艰辛坎坷十一月革命以前,德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道路是议会斗争。
议会斗争道路的形成期处于德意志实现国家统一的关键期,而其发展期又是紧随统一之后的和平发发展期,在这两段时间里,工人阶级爆发暴力革命的条件都不充足。
19世纪60年代初,德意志工人阶级开始在民族区域内建立自己的政党,1863年5月,德意志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全德工人联合会成立。
与此同时,在德意志掀起了一场国家统一的热潮,德意志举国上下都将“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工人阶级也不例外。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恩格斯说:“从中世纪末期以来,历史就在促使欧洲形成为各个大的民族国家。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是欧洲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正常组织,同时也是建立各民族协调的国际合作的必要先决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无产阶级的统治是不可能存在的。”德意志想要实现统一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自下而上的无产阶级革命方式,第二种就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方式。
而当时的德意志,其无产阶级无论是在政治还是思想上都极其不成熟,并不具备发动暴力革命的条件。其次,德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如果发动革命无疑是以卵击石。
1871年至20世纪初,德国实现统一,并处于工业化飞速发展且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和平发展期,在当时的世界,德国的工业水平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德国经历了英国需要一百多年才能经历的事情,这种成长速度令人惊讶。
伴随着德国的飞速发展,其半封建半专制的君主权威也随着国家力量的提高而强化。德意志第二帝国对工人阶级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大大削弱了工人阶级暴力革命的力量。
1878年,当时掌握大权的容克资产阶级为了对付工人阶级政党,颁发了《反对社会民主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即“非常法”。在这条法令中明确规定,要求解散接近社会民主党的工会,德国的工人运动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非常法”虽然禁止社会民主党的活动,但是却允许参加选举,其议员也可以在帝国国会里开展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过一种和平的方式来进行合法的斗争成为了当时德国工人阶级的选择,即后来的“议会斗争”。
军事战争失败,人民惨遭剥削,加之斯巴达克派的推波助澜,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作为德国工人运动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其爆发是在多种因素和原因相互作用下的结果。
军事上的失败,动摇了德国不断强化的政府权威,加速了帝制的垮台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要发起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军事作战计划上是以快速击败敌方为目标的。
当时的大多数德国人认为,战争将会在同年圣诞节到来之前取得胜利,然而事与愿违,这场战争持续之久是意料之外的,直至1918年,战争仍然没有结束。
1918年9月底,德军最高统帅宣布承认德国军事上的失败,并要求停战和谈。
这场战争的失败直接动摇了自德国统一以来不断强化的皇权和政府权威,大大削弱了政府机构的治理效能,这为此后德国工人阶级爆发革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军事上的失败同帝制的垮台在历史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战争拖延使德国财富消耗殆尽,为弥补所需的庞大经费,德政府对平民残酷剥削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的财富消耗殆尽,为了维持战争所需要的高昂经费,德国政府加大了对平民的剥削。
与此同时,德国的敌对国也封锁了德国食品的进口,一系列连环事件的发生使得当时的德国人民身陷水深火热之中,民生问题急剧恶化。
1915年,德国的食品供应已经成了十分严峻的问题,1916年至1917年,德国人民度过了一个饥饿的冬天,1917年冬天,许多德国家庭靠萝卜充饥度过寒冬,这一年的冬天被称为“萝卜的冬天”。
大量的数据表明,战争的爆发带给了德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德国共有75万多人因饥饿而死去。
在战争最初爆发的几个月里,德国人民表现出了强烈的内部团结,然后这种团结伴随着饥荒的加剧而逐渐瓦解,德国人民因为饥饿对政府充满了怨恨和不满。
斯巴达克派传播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促进了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916年1月,斯巴达克派正式成立,属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
自成立以来,斯巴达克派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去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和平问题。
斯巴达克派在成立之初,对德国工人的影响甚微,但是却对当时德国工人运动选择的“议会斗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伴随着战争的失败以及民生问题的加剧 ,斯巴达克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主要传播者。
与此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也为德国人民带来了示范性影响1917年11月9日,斯巴达克派在《莱比锡人民报》上指出:“俄国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它必将促进全世界工人运动发展。”
斯巴达克派的宣传鼓动,大大加速了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群众基础。
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模板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打破了原先工人运动的“议会斗争”模式,开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道路。
1918年11月3日,一名水兵因为厌战而拒绝了上级的作战指令,并发动了起义,整个码头的工人们以罢工来响应起义。11月4日,这名发动起义的士兵效仿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士兵工人苏维埃,自此拉开了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序幕。至11月8日,工人与士兵的议会已经占据了德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11月9日,威廉二世被迫下台,德意志帝国随之灭亡,11月11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伴随着德意志帝国的灭亡以及战争的结束,社会民主党成为了领导德国的政党,与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共同执政,同年12月,独立社民党脱离政府。
1919年一月,斯巴达克派掀起了第二次革命的热潮,迅速横扫全国。
由于社会民主党散播的思想深入人心,德国人民已经被深深控制,斯巴达克派领导的“二次革命”很快就失败了,2月4日,不来梅共和国被推翻,11日,魏玛共和国成立。
在魏玛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民主党勾结旧政权的军人,在国内全力绞杀无产阶级政权,1919年5月3日,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推翻,至此,德国十一月革命结束了。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成果在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它的爆发推翻了德国的专制制度,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推动了德国历史的发展,成为革命事业的一大宝贵财富。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它的影响虽然是区域性的,但是却成功推翻了德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德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它的成果也显示出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议会斗争道路的局限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注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