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文物保护”宣传力度逐渐增强,但由于信息不畅,老百姓依旧概念模糊,以至众多文物被“熟视无睹”。
1984年,北京举办了“全国拣选文物展览”,一口铜钟迅速引来围观,并最终确认为“国宝级文物”。
令人惊讶的是,“国宝”居然出自海南南平市物资局的废旧仓库,发现时,它已被尘封9年;如果不是“物资局局长”张茂贵,这口铜钟或许早被扔进了熔炉。
1981年,时任海南南平物资局局长的“老张”,在巡查仓库时,被一块铜疙瘩绊了一跤;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大生产”高潮,物资局里什么东西都有,而且是“废旧仓库”,可想当时的杂乱。
被绊一跤,放在平常也没什么特殊的,或许冥冥中自有安排,“老李”竟然蹲下身看了看;本以为是块废铜烂铁,老李怎么也没想到,他见到的竟然是一只“龙头”。
扒拉开其他杂物,露出的是一口“大笨钟”,绊着老李的是钟顶的钮柄;试想,废旧仓库能有什么好货色?结果,这次老李被惊到了,这口铜钟实在太华美了。
或许在仓库封了太久,铜钟早没了原有的金黄色,如今又蒙上一层绿锈,尽管如此,依旧掩盖不住钟体上满布的云气如意纹。
绊着“老李”是钟钮,由两只“龙头”铸成,就是不懂行的人,也能一眼看出“大笨钟”绝非凡品!
“老李”身为物资局局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辖内的废旧仓库中竟然有这样一件宝贝,忙不迭询问仓库管理员,东西的来历。
谁知,管理员满口怨气“这东西在仓库里有年头了,要不是笨重难运,早把它拉走炼成铜水了!今天正好您看见了,什么时候给安排车,赶紧把它拉走,省得占地方!”
这话一出,“老李”听得一头汗。
一是,在自己治下,竟然不知道仓库里还有这么一口“大笨钟”;二来,“老李”虽然不知道这口钟的来历,但一眼就断定东西不简单,真怕管理员哪天一生气,再把铜钟给砸了。
老李赶紧对仓库管理员解释“这口钟不简单,放在仓库另有他用,你可别给砸了!”
两人开始围绕“大笨钟”聊起来,老李这才得知,铜钟已经在仓库里呆了9年。
最初在1972年,福建南平茂地乡宝珠大队为筹资办厂,几个当地年轻人抬着一口“大笨钟”找到废品收购站,收购站是物资局直营的,大笨钟就这样进了物资局的废旧仓库。
那个时代正值“大炼钢”,按理说这口铜钟早该被送进熔炉,还是因为太笨重,一直凑不出合适的运载车辆,直到9年后被“老李”发现。
得知这些后,“老李”开始搜集关于铜钟的信息,原来出自茂地乡依朝村外5里外的破庙,“三宝殿”。
后经测量,这口钟通高83公分、口径49公分,厚2公分,重达77公斤;虽然铜钟华美,但出自破庙,又赶上那个年代,当地村民为了筹资,干脆把它送进了废品收购站。
老李还发现,“大笨钟”上铸有铭文,共5组54个行楷,每字1.8厘米;铭文内容为: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
很明显,这口铜钟是“郑和”所铸,且与“七下西洋”有直接关系;至此,老李更加确定“大笨钟”不是凡品,难道茂地乡依朝村的当地人就不知道这些吗?
当然知道!
宣德六年(1431年),当时朱棣已逝,皇帝换成了明宣宗,“郑和”也已年迈,但还是受皇命准备第七次下西洋,也是他最后一次出海。
明宣宗还给郑和配备了副手,就是祖籍福建延平宝珠乡依朝村的“王景弘”;当时船队先抵达福建长乐,暂时在哪里等候东北季风,同时举行“祭祝海神”仪式。
郑和与王景弘商定,依佛礼铸了一口大铜钟,最初安置在延平“茫荡洋山”上的雪山寺内;茫荡洋山海拔1363米,雪山寺面朝东海,可遥望下西洋的船队,在山顶鸣钟,声可传百里,船队水手听闻,能暂解思乡之苦。
只可惜,明末烽烟骤起,“雪山寺”被焚,只剩下那口铜钟,后被人移至山下“华光庙”;200多年后,“华光庙”也饱受战乱,早成了废墟,又剩下了那口大铜钟。
或许当地人见怪不怪,又赶上那个“炽热年代”,谁都没把大笨钟当回事,之后就被送进了废品收购站,还差点被扔进熔炉。
“老李”得知前后渊源,心中更坚定了信念,铜钟是一件珍贵文物;至此,“老李”更加细致的保护着那口铜钟!
直到1984年,北京举办“全国拣选文物展览”,老李带着那口铜钟参会,一经展出就引起了轰动;经众多专家联合鉴定,确认铜钟就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见证者,也是佐证历史的珍贵文物。
至此,“郑和铜钟”被评定为一级国宝文物,由国务院亲自下文,从福建调入国家历史博物馆珍藏;同时又复制两件,一件成了南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件珍藏与长乐郑和纪念馆。
这样的结果,自然少不了“老李”的功劳,如果不是他,国宝或许早被送进了熔炉。
是福建南平,还是海南南平?乱说一通,乱发一通,一点也不负责任。
那个年代砸掉的毁掉的难道还少吗?
上面的吊环叫“蒲牢”,专门用作吊钟而用。寓意是声音洪亮。
[得瑟]除四旧,又用四旧剩下的玩意来宣传我国文化,可悲的时代。
张茂贵怎么变成了老李?
复制品成了南平博物馆当镇馆之宝[得瑟]
地理知识缺乏,时间知识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