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南医疗版图上,一家73年老院正在打破传统发展逻辑。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民医院,是国家“千县工程”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50家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和全国医共体典型案例之一。年接诊60余万人次、开展手术1.3万台次,将3500万元投入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这里,每天通过远程平台完成300余例心电影像诊断,让急危重症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能启动三级综合医院会诊流程。
不盲目扩张床位,转而构建覆盖县乡村的"20分钟急救圈";不局限疾病治疗,建成300张床位的医养结合院区。与此同时,67万居民健康档案全部上传云端,6类慢病患者实现系统化随访管理,基层医疗的"毛细血管"真正开始向末梢供血。
"医共体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系统化推进。"在新野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林楠看来,这项改革远非机构间的简单协作——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他们贯通了县乡村三级诊疗数据流;组建专职帮扶团队驻守13家卫生院,将三级综合医院资源精准注入基层;更建成覆盖五级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体系,让急危重症救治效率提升40%。当“20分钟急救圈”与2万多平米康养院区形成闭环,县域医疗正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新野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林楠
从历史到未来,一院两区:资源集约化的实践样本
自1952年诞生以来,新野县人民医院已经走过了73年的风雨历程。在国家卫生健康政策的引领下,医院从最初的简陋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如今已蜕变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级三级综合医院,深深扎根于当地百姓的心中,成为他们信赖的健康港湾。
坚持“一院两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总院与分院协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医疗服务格局。
图:新野县人民医院
在这里,1310名职工每天忙碌着,为60余万人次的年门诊患者和5万住院患者提供服务,每年开展13000余台次手术。目前,医院占地面积达到188亩,开放床位1100张,并配备了300余台套大中型先进医疗设备,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资源整合与信息化建设,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当医疗资源的“经纬线”在县域重新编织,新野县人民医院正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枢纽节点。这里不仅架起了上下联动的诊疗桥梁,更在努力破解基层医疗的困境。
作为“千县工程”建设单位之一,新野县人民医院整合资源,建成了20个医疗中心,这些中心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医院与北京名医专家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结成专科联盟,让县域内的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在家门口就能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获得省级专家的权威治疗方案。
图:河南省数字医共体建设现场会(新野县人民医院供图)
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是这场变革的另一条清晰主线。医院全力拓展“健康180”项目,成功构建了以县医共体总医院为纽带的六级远程诊疗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上承国家、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联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医疗服务“神经网络”,使“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成为现实,打通了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全年接待30余批考察团,这一数字背后,是各地同行对新野县人民医院探索实践的高度认可。
以患者为圆心,优化服务流程半径
随着县域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新野县人民医院将关注点聚焦于“人”这一关键要素。林楠书记认为,医院不能仅仅着眼于机构自身的运行模式,而是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复杂的就医流程进行重新梳理与优化。
为此,医院推出了门诊、后勤“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多部门职能,提供58项服务及14项盖章业务的统一办理。
图:医院设立临床营养科,位于营养餐厅一楼(新野县人民医院供图)
过去,患者常常因为就医流程繁琐而感到烦恼,需要在不同科室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反复询问。如今,这些困扰迎刃而解,患者只需在一个地方就能完成大部分就医流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医院同时设立了患者专线电话,搭建起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桥梁。患者可随时咨询、反馈问题,这条热线成为传递温暖与关怀的纽带,让患者感受到贴心服务。
在医养结合方面,分院康养院区打造了“医、养、护、康、乐、学”六位一体新模式。老人们在这里不仅能享受专业医疗服务,还能在舒适环境中安享晚年,精神生活也得到充分关注。这些举措让新野县人民医院成为患者信赖的健康港湾。
从科普到故事,立体化建设县域医院品牌
面对县域患者外流的困境,新野县人民医院将传播力建设纳入改革的重要一环。医院首先聚焦于塑造品牌形象,明确品牌定位,结合自身特色专科和技术优势,确定独特的价值主张,并统一品牌视觉形象,提升辨识度。
新野县人民医院制作的大众科普视频
在传播内容方面,医院精心制作通俗易懂的医疗科普内容,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知识。同时,推出“患者有话说”栏目,分享真实案例,展示医院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历程。林楠书记认为,这些真实故事极具感染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医院的实力和温度。
此外,医院积极拓展多元传播渠道,优化网站布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创建传播矩阵,并与当地媒体合作,宣传新技术、新成果和公益活动。同时,医院定期组织宣传人员参加医学知识讲座和新媒体运营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传播技能。通过积极收集患者反馈、及时改进问题,医院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以良好口碑为自身代言。
新野县人民医院用亲身实践证明,破解基层医疗困局的关键,在于将政策导向转化为可操作的细节改进——无论是手术室里的精密操作,还是康养院区的血压测量,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医疗资源真正流动到需要的人身边。这场始于患者需求的改革,仍在持续校准着服务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