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5月20日,深交所向蓝帆医疗下发年报问询函,要求后者就业绩波动、关联方采购、销售模式、商誉减值等多方面的问题作出说明。

资料显示,2023年蓝帆医疗亏损加剧,当期实现归属净利润为-5.68亿元,交出了上市以来净利最差的一份“成绩单”。在净利增亏之下,蓝帆医疗销售费用同比增长超两成,研发费用却同比出现下滑。此外,公司关联交易存在颇多疑问。
01
销售费用大增是否合理?
蓝帆医疗2023年报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9.2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8 亿元,同比减少52.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0 亿元,同比增加2.6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73亿元,同比减少114.74%;报告期仅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流为正,金额占全年经营现金流的比例为 154.79%(绝对值)。
此外,蓝帆医疗本期发生销售费用4.49亿元;发生财务费用1.24亿元,其中汇兑损益为-3,387.62万元。
对此,深交所要求蓝帆医疗说明: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均未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流由负转正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营收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期内销售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期内汇兑损益的计算过程及会计处理等是否准确,相关汇率变动趋势与出口收入、汇兑损益之间是否匹配,以及应对汇率波动(拟)采取的措施。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蓝帆医疗销售费用为4.49亿元,同比增长21.1%。具体来看,职工薪酬、业务宣传费是蓝帆医疗销售费用明细下增长最为明显的两个科目。2022年,蓝帆医疗销售费用下,职工薪酬、业务宣传费分别为2.07亿元、5461.27万元;2023年,上述两个科目费用分别增长至2.44亿元、8832.47万元。此外,差旅费由2532.45万元增至3977.14万元。
在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蓝帆医疗研发费用出现下降。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蓝帆医疗研发费用为2.91亿元,上年同期为3.52亿元,同比下降17.5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蓝帆医疗净利继续下滑。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蓝帆医疗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4.55亿元,同比增长32.96%;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9892万元,同比下降27.97%。
02
关联方采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蓝帆医疗毛利率及关联方采购也成为深交所关注的重点。
年报显示,蓝帆医疗旗下防护事业部的主要产品为一次性健康防护手套,具体包括 PVC手套、 丁腈手套、乳胶手套、PE手套。关于防护事业部,蓝帆医疗制定了“在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期间经营现金流的近似指标)为正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开拓新客户和抢抓市场订单,领先行业实现满产”的经营策略,本期毛利率仅为-2.13%,同比减少1.32个百分点(2021 年该业务毛利率为45.80%)。
年报同时显示,蓝帆医疗报告期内向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6.56亿元,占年度采购金额的比例为43.01%,关联方采购金额占比为21.26%,第一大供应商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朗晖石化”)、第三大供应商淄博宏达热电有限公司(简称“宏达热电”)均为蓝帆医疗关联方,且朗晖石化董事长为蓝帆医疗实际控制人李振平。

对此,深交所要求蓝帆医疗详细说明针对防护事业部设置“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正”经营策略的有关考虑及依据,是否会导致该业务的毛利率进一步下滑,以及公司(拟)采取的改善盈利水平的措施。
同时,深交所要求蓝帆医疗分类列示 PVC 手套、丁腈手套的销售定价策略、原材料采购策略、具体产能情况、境内外销售金额及占比、本期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以及最近三年销售单价、销售数量、毛利率的波动趋势。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蓝帆医疗核实并说明你公司是否存在通过高价关联采购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输送利益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蓝帆医疗曾在2023年半年报问询函回复中表示,因淄博防护、淄博健康科技两个丁腈手套生产基地未取得燃煤锅炉指标,无法投资自建配套燃煤锅炉,公司因此向关联方外购蒸汽等燃动能源,且上述两个生产基地占据丁腈手套常用产能超过50%;除前述两个生产基地外,公司亦有三个已取得燃煤锅炉指标的丁腈手套生产基地,自产蒸汽成本低于外购蒸汽成本。
03
武汉必凯尔业绩是否虚增?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必凯尔原为蓝帆医疗健康防护手套业务的下游客户及关联方。彼时,公司董事长刘文静、时任董事孙传志为武汉必凯尔控股股东珠海蓝帆巨擎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2023年,武汉必凯尔合并报表层面营业收入为2.76亿元,占2020年营收不到一半;净利润为3279.19万元,约为2020年净利润的三成。经收益法评估,武汉必凯尔商誉所在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为1.46亿元,账面价值为1.05亿元,自2020年收购形成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商誉4921.82万元,至今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深交所要求蓝帆医疗说明:武汉必凯尔自2020年被收购后业绩即大幅下滑的原因,公司是否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虚增武汉必凯尔业绩、抬高估值,进行利益输送;自2020年收购以来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合规性、合理性;截至目前,武汉必凯尔募投项目是否达到预计效益,2022年年报在相关项下填报“不适用”的原因;武汉必凯尔业绩增长而湖北高德业绩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蓝帆医疗全面自查前期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内部及财务控制等方面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关联交易及其他重大事项应否严格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对外担保及资金占用等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形。
04
蓝帆医疗
是耗材龙头企业
蓝帆医疗成立于2002年,其以医用手套起家。作为一家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企业,围绕2013年确立的“高值耗材+中低值耗材”(“A+X”)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一家高值耗材和中低值耗材完整布局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目前,蓝帆医疗拥有心脑血管事业部、防护事业部、护理事业部以及外科事业部四大板块。

在心脑血管领域,蓝帆医疗主要从事冠脉植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以及和心脏介入手术相关的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设备产能超过187万条/年,经营主体之一的柏盛国际是全球第四大心脏支架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其下属子公司吉威医疗在国内的心脏支架植入量位列第二。
该公司充分发挥自主研发、全球独家专利药物Biolimus A9®(以下简称“BA9™”)的创新优势,通过药械结合的领先技术,自主研发差异化和领先的冠脉支架、球囊和其他植介入医疗器械产品。
此外,其在海外还在不断完善产品线,已经开展或已经完成新一代预扩球囊、微导管、药物球囊、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等产品的临床试验。
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其重磅产品Allegra™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膜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包括2023年首次实现销售的智利、希腊、中国香港、北马其顿共 和国和土耳其,还将陆续进入更多国家和地区。蓝帆医疗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管线丰富,其中主动脉瓣膜的多个临床试验国内外同步开展中。
——
事实上,过去3年,医疗行业经历了惊涛骇浪,行业已然被重构。
值得一提的是,蓝帆医疗在5月21日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蓝帆柏盛拟继续引入A2轮战略投资者大兴临空发展基金进行增资扩股,本次投资方拟按照49亿元的投前估值以现金方式向蓝帆柏盛增资金额合计人民币1亿元。
那么,接下来蓝帆医疗将如何对年报中的三大疑问进行回应?在行业风暴面前,再次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蓝帆柏盛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