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著名书学理论家朱长文七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7-19 08:09:00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朱长文七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北宋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宋朝历史从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一直到1279年赵昺跳海殉国为止。共计将近320年。

宋于1126年-1127年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二帝皆被金人掳去,宋室被迫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入侵的金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史称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时期的宋称作北宋。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亡于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的征服。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尽管如此,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北宋草书在前代草书发展的基础上,并没有简单的对唐代草书进行全面继承,也没有盲目地对魏晋草书盲目崇尚。北宋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草书这一书体展示出代表宋代书法的鲜明特征,草书也成为了这些书家书写性情的最好载体。北宋草书家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偏重于对草书传统的继承,另一派是创新型书家。

法帖是指汇刻名家书法墨迹在石、木版上并拓印成可供人们学习的墨本。此前,南唐已有《升元帖》、《澄心堂帖》等法帖。宋代最早的法帖是《淳化阁帖》。此后刻帖的风气渐盛,又有了潘师旦摹刻的《绛帖》、细白和尚摹刻的《潭帖》,由蔡京负责摹刻的《大观帖》等。《宝晋斋法帖》等宋代法帖。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书法作品。

朱长文(1039—1098)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苏州吴县人(今属江苏苏州)。未冠,嘉祐四年(1059)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以父忧去职,举进士,以病足不肯试,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化其贤,士大夫过者,以不到乐圃,遂名动京师。元祐中(1089)起教授于乡,召为太学博士。还秘书省正字,卒。

家居20年,筑藏书楼为“乐圃坊”,藏书2万余卷,当时有名人士大夫以不到“乐圃坊”为耻,其藏书多有珍本秘籍,“乐圃坊”藏书闻名于京师。元祐中(1086~1094)起为本州教授,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秘阁校理等职。所辑周穆王以来金石遗文、名人笔记,作《墨池》、《阅古》2篇,为较早搜罗金石学遗文之名篇。著有《吴郡图经续集》、《琴台记》、《乐圃余稿》、《乐圃集》等。

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墨池编》赏析

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墨池编》原为二十卷,明以后并作六卷。论述书学之源流,分字学一类,笔法二类,杂议二类,品藻五类,赞述三类宝藏三类,碑刻二类,器用二类,共八门二十类。

采辑前人论著,依类汇编,搜罗资料较张彦远的《法书要录》更广,凡笔法之奥秘,各家之品评,以及历代古碑、文房四宝等,莫不兼而备之。每卷末或篇末附加评论,对前代遗文,考析得失,简附已见。其主要功绩在于对书法特点、变迁和功能的详加阐述。

传世有明隆庆中四明薛晨刊本、明万历李白成刊本、清康熙甲午朱氏刊本、雍 法正刊二十卷本和《四库全书》本等,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则选录其中的《续书断》一文,以广流传。

钤印:绿竹山房藏图书记。清雍正刻本。十册。提要:是书为清雍正精刻本,就闲堂雕版,刻印俱佳,卷一为手抄配。此书是专门论述书学之源流的专著。其俱录前贤要著,而且每篇均有点评,考核得失,个中己见,俱极敏锐之思。墨池编是编辑的书法理论总集,研究古代书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尺寸:25.5×14cm。

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续书断》赏析

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续书断》

续书断序:《周官》保氏教国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谓也。 书之为教,古者以参于礼乐,恶可置哉!自秦变六体,汉兴有章草, 英儒承承,故得不废,寝兴于西京、曹魏之际,而极盛于晋、宋、 隋、唐之间,穷精殚妙,变态百出,无以尚矣。当彼之时,士以不 工书为耻,师授家习,能者益众,形于简牍,耀于金石,后人虽相 去干百龄,得而阅之,如揖其眉宇也。下至于五代,天下罹金革之 优,不遑笔札。

神宋受命,圣圣继明,云章宸翰,艺出天纵,炳如日月,发如龙鸾。天下多士,向风趋学,间有俊哲,自为名家。古文则郭忠恕、句中正,篆简则徐骑省、邵餗、章友直,分隶则王原叔,真革则杨少师、王御史、李西台、宋宣献、石曼卿、周千发、 苏子美、蔡君谟,咸有遗迹,可以观述。虽然,学者犹来及晋、唐 之间多且盛者何也?盖经五季之溃乱,而师法罕传,就有得之,秘 不相授,故虽志于书者,既无所宗,则复中止,是以然也。

夫书者, 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 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若夫尺牍叙情,碑板述事,惟其笔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 俱传;或其缪恶,则旋即弃掷,漫不顾省,与文俱废,如之何不以 为意也。予虽不能,每怅然为之叹息,于是集古今字法书论之类为 《墨池编》。其善品藻者得三家焉: 曰庾肩吾、曰李嗣真、曰张 怀瓘,而怀瓘者为备。然自开元以来,未有纪录,而唐初诸公,或 虽有其传而事迹缺略,或未尝立传,于此编为缺。于是用怀瓘品例, 缀所闻见,断自唐兴以来,以至于本朝熙宁之间,作《续书断》, 庶近时抱艺君于于此具见,而不学者观之亦思勉焉,其所缺漏,当 嗣而益诸。熙宁七年八月六日灊溪隐夫序。

续书断上品书论:宸翰述

神品三人:颜真卿 张长史 李阳冰

妙品十六人:

  唐太宗 虞世南 欧阳询 欧阳通

  褚遂良 陆柬之 徐峤之 徐浩

  释怀素 柳公权 沈传师 韩择木

  徐骑省 石曼卿 苏子美 蔡君谟

 品书论:

 昔庾肩吾定张芝至于法高一百二十有八人为九品,李嗣真录 李斯至于张正见八十一人为十等,其间有两存者,有互见者。网 罗前哲,固以博矣。然肩吾,梁人也,其去羲、献米远,其所评, 远者必有据依,近者皆所亲见也。而嗣真得承群贤之绪余,而又 益以隋、唐之近迹,故可以锱铢以权之,尺寸以度之,列为数品。 然太繁则乱,其升降失中者多矣,其说止于题评譬喻,不求事实, 虚言润饰,孰为准绳。至张怀瓘乃讨论古今,自史籀至于唐之卢 藏用,为神、妙、能三品,人为一传,兼王、袁之评,庾、李之 品,而附之以名字、郡邑、爵位之详。品简则易推,事明则可考, 此足为学者之便也。然其或失于折衷,或伤于鄙俚,而叙古人之 行事未备,其犹病诸。

予欲不踵怀瓘,别为一书,然自度僻处, 而去古益远,其所见闻皆不及怀瓘之博且详也,虽复增损,其能 甚异哉!于是续而补之。自隋以前,能书者虽怀瓘所不录,而杂 见于庾、李《书品》,窦臮《述书赋》,迹绝难考,此不复载也。 怀瓘,开元中尝为翰林供奉,工书之外无闻焉。不以人废言,此 谓神、妙、能者,以言乎上中下之号而已,岂所谓圣神之神、道 妙之抄、贤能之能哉!就乎一艺,区以别矣,杰立特出,可谓之 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离俗不谬,可谓之能。据所传睹,精 为著定,苟好恶之异,离榷之差,以俟来哲。然同品之间,固有 优劣,览之可以自知焉。

宸翰述

神宋之兴,自太祖…… [评点](1039年——1098年),宋代书法家。字伯原,自号灊溪隐夫。吴县(今属江苏)人。未冠举进士,著书不仕,名动京师。元祐中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元符初卒。《六经》皆有辩说,又著《吴郡图经续记》、《琴台志》、《乐圃余稿》和《墨池编》等书。

《续书断》一文选自《墨池编》第九、第十卷,《墨池编》一书是朱长文选辑的历代书法论文汇编,而其中《续书断》一篇是他自己的著作,继唐张怀瓘《书断》之后,仿其体例,继续把唐宋时期的书家,按上、中、下(神、妙、能)三品,一一评论,以补《书断》之缺。

北宋草书的发展是处在由唐向元明清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草书书法发展史上来看,北宋草书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个环节。从整体上是积蓄力量将北宋草书的影响逐渐扩大,宋太宗、王着正是其中的核心人物。黄庭坚代表了北宋草书的巅峰,狂草的创新极大丰富了后世对草书章法以及笔法的认识,后世更将黄庭坚淋漓尽致的草书风格推向极致。

0 阅读:29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