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接水,被爸妈夸了我5分钟”,鼓励式教育怎么做才正确!

说说青少年们 2024-03-03 07:36:35

“因为会接水,爸爸妈妈夸了我五分钟”,看到词条,心里自然而然认为事件主人公是个小孩,点进去才发现贴主已经二十出头。

帖子一出,不少网友也在评论区分享自己被爸爸妈妈夸奖的趣事,因为吃饭被夸、烧水被夸、得奖被夸、吃药被夸等等,虽然都是小事,但这样的家庭氛围让人艳羡不已。

鼓励式教育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许多实例都已证明长期被鼓励的孩子做事的成功率更高,在生活中也更加从容自信,这就涉及到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对别人表示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热切期望会使被我们期望的人产生更强的心理动力,达到我们期望的样子。

但该怎么给予期望,怎样鼓励孩子,家长需要谨慎,以防产生负面影响。

1、鼓励要适度,不应不论是非,强行赞扬孩子所谓“优点”。

孩子是需要鼓励的,这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但是鼓励也分很多种,有明辨是非的鼓励,也有攀比式鼓励,例如:孩子你真棒,能考90分,比你们班的大多数人都强;

还有虚伪式鼓励,例如:嗯嗯,好,做得不错等敷衍式的态度;亦有夸张式鼓励,就像孩子办成了一件很小的事,家长却逢人便夸,仿佛孩子获得了多大成就一样。

过于夸张和随意的鼓励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他们在离开家长所创造的舒适区后会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像家长夸赞的一样。

强行赞扬孩子的所谓“优点”,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攀比心和虚荣心。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以及之后的教育都是有害无益的。

2、鼓励要适量。

家长不应给孩子一种家长在敷衍他的感觉,习惯于被鼓励的孩子在进步难度上要远高于适量被鼓励的孩子。

老话常说:一种东西,当人已经拥有,且拥有足够多之后,他就不会再珍惜。物以稀为贵,这是从古时流传下来的至理,鼓励这种非物质性的东西也是如此。

当一个人接受过足够多的鼓励之后,他人再给予鼓励仿佛就成了家常便饭,这样的孩子不会再为了寻求他人的肯定而用尽心力,不会再为了他人的鼓励而沾沾自喜。仿佛已经成就了“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最高境界。当然,适量的鼓励就不会出现如上的问题。

适量的鼓励有助于孩子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人各有所短,各有所长是正常的现象,这也是孩子努力奋斗的意义所在。实事求是,在应有处的鼓励,会使孩子获得巨大的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成就感。这些会化成孩子继续拼搏的动力,让孩子能够攀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峰。

3、鼓励要分出层次。

小事成功地鼓励和完成远大目标的鼓励机制要加以区分,这样会给孩子以更加充足的动力。

当孩子完成一件小事,例如成功作对了一道数学题,和完成了一个远大的目标,例如考试成功考了第一名,奖励制度是一样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懒惰感。

想要孩子更加上进,更加有动力,那就不要一味地夸奖你的孩子。

只有适量,适度又有分寸的夸奖,才是能令孩子冲向成功阶梯的保障。拒绝一味夸奖式教育,才能令孩子健康成长,走出属于他们的自信与自我,最终走向人生的巅峰。

近几年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不断冲上热搜,“长大后把自己重新养一遍”、“善待从前那个小孩”等等,大多数人会分享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并表示自己会用独特的方式善待的自己。

0 阅读:0

说说青少年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