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阳明悟行学宫 2025-02-02 20:06:54

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初释:良知的“虚”就是天的“太虚”。

壶天山人诠释:良知之虚,便是太虚之虚。这一个虚字说的特别精绝,它其实讲的是一个更高层面的天人合一。是什么天人合一呢?是本我的良知。中间的虚名不昧的那个东西与太虚之中的那种太虚,两者之间是相合的,这就是真正的天心人心的相合。而这种至虚的东西,其实也就是真空。因为他做到了真空,它自然能达到妙有,真空妙有两不相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然后他从这个层面上对这个良知之虚,心灵之虚,其实就是心灵不昧,也就是空而不空的道理。

应用:这里讲一个营造灵感氛围的一个场景功夫,因为我们往往在做事情的时候,实际上最缺的就是灵感。这个灵感它是怎么来的?其实我们往往是被自己的后天的这种识神意识和理性的逻辑思维,把自己的本我的这种良知给遮蔽住了,所以很难有灵感,全是一些套路性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做到先把这些外在的这些理性的东西把它放下,不存任何的一个偏见,在这种虚灵的状态中间,灵感可能就会被激发出来。

0 阅读:7
阳明悟行学宫

阳明悟行学宫

中华国学真修实证的修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