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制金桃皮鞘腰刀亮相中鸿信2024秋拍,彰显皇家威严

星鹏评文化 2025-01-29 02:28:31

中鸿信2024秋拍饕餮——中国古代重要器物专场中就有一件清乾隆 御制金桃皮鞘「天字二十七号」「素筠」腰刀,此件珍品它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皇家武器,更是凝聚了乾隆帝的心血与匠人的卓越技艺,展现了康乾盛世的辉煌和工艺美学的极致。如果您是收藏爱好者,或者是历史文化的痴迷者,这把腰刀的故事和价值将让您为之着迷。

2255清乾隆 御制金桃皮鞘「天字二十七号」「素筠」腰刀

L:90.5cm

估价待询

参 阅: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御用腰刀

款 识:天字二十七号”「素筠」「乾隆年製」

“天字”系列,无疑代表着其在乾隆御制兵器中的崇高地位。“二十七 号”则赋予了它独一无二的编号,仿佛在诉说着它在皇家武库中的特殊使命。“素筠”二字,或许蕴含着乾隆皇帝对这把腰刀的 特殊情感或期许,也许是取自某位文人雅士的诗词,为这把充满阳刚之气的兵器增添了一丝文雅的韵味。这把腰刀,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件凝聚了无数工匠心血和皇家威严的艺术品。它见证了那个辉煌的时代,承载着历史的厚 重与文化的传承。在它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乾隆时期工艺的极致水平,以及皇家对品质和美的不懈追求。

清乾隆 御制金桃皮鞘「天字二十七号」「素筠」腰刀

清王朝是以“马上取天下”的王朝,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五代皇帝的苦心经营,到清乾隆时期,国势强盛,疆域辽阔,称为“康乾盛世”。乾隆帝为教育自己的子孙居安思危和“宣威制胜之盛,昭垂法守,远靖迩安,永永无极”,于乾隆十三年(1748 年),特命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造腰刀九十把和宝剑三十把作为永藏,告诫後人不忘祖制,崇尚武备。这九十把腰刀,除少量的外拨和流失海外,绝大部分现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根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清乾隆御制的金桃皮鞘腰刀九十把,全部由内务府造办处承旨造办。

造办处属清代宫廷内务府管辖,由内务府大臣亲自领导,是专门为皇帝和宫廷制作修理各种生活用品和珍玩赏物的机构。造办处下设众多作、处、馆等作坊,有玉作、画作、裱匣作、皮作、广木作、油漆作、安甲作、珐琅作、雕刻作、皮作,枪炮处、做钟处,如意馆等,最繁盛时多达三十几个作处。每做一件用品,各作各有分工,共同协作完成。九十把腰刀的制作,由内务府画出图样,玉作制作玉把,枪炮处制作刀刃,木作制作刀的木样,雕刻作商制图案,皮作制作皮签和书写满、汉文字,铁鋄作制造刀的什件等,最后交武备院组装完成。

故宫博物院藏 玉嵌料石花柄金桃皮鞘挥霆腰刀

乾隆帝对于制作腰刀一事颇费心血,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安排。从最初的画样、木样,到刀的数量、名称、年款、纹饰,以及刀的什件、用料、用金量、刀鞘、楠木箱匣和所附皮签上的满、汉文字等,无不按照“谕旨”行事。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由司库,首领太监交总管太监呈请乾隆帝御览,乾隆帝详细审看後,每每降旨,提出修改意见。以乾隆十三年(1748 年)始做第一批三十把腰刀为例,可看出乾隆帝对御制腰刀的重视程度。

由上表中可见,光是铭文为炼精的腰刀就有三柄,其中有就大名鼎鼎的皇帝大阅佩刀。

故宫博物院藏 玉马首柄金桃皮鞘铺炼腰刀

根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清乾隆御制的金桃皮鞘腰刀九十把,全部由内务府造办处承 旨造办。造办处属清代宫廷内务府管辖,由内务府大臣亲自领导,是专门为皇帝和宫廷制作修理各种生活用品 和珍玩赏物的机构。

故宫博物院藏 玉錾银花叶柄金桃皮鞘霞彩腰刀

乾隆御制金桃皮鞘九十把腰刀,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开始制作,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最终完成,前後共分四批。第一批 从乾隆十三年开始,至乾隆二十二年完成,制腰刀三十把;三十把腰刀,历经近十年,恐怕在有清一代也是极为罕见的。第二批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完成;第三批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完成;第四于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完成。四批腰刀中,第一批腰刀都在三尺左右,重量在二十三两至三十一两之间;第 二至第四批腰刀,每把均重十八两,其长度、造型、图记、款识等与第一批腰刀基本相同,仅护手、刀柄、刀鞘略有区别。乾隆御制腰刀历时四十七年,才完成其九十把的全套制作。它材料珍贵,做工考究,钢刃锋利,纹饰优美,含义深邃,不仅有着 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可以说它是“康乾盛世”宫廷御造的代表作之一。因为腰刀是乾隆帝特为收藏而制作的, 除腰刀制造要求精而又精外,其刀鞘和盛装腰刀的箱匣在制作上也极为严格。腰刀刀鞘为木质,外蒙金桃皮,拼组成“人”字图案。

清乾隆 御制金桃皮鞘「天字二十七号」「素筠」腰刀

腰刀虽为收藏和赏玩而特制,但乾隆帝 在大阅庆典、木兰秋狝、巡幸省方、命将出征及接见外国使臣时,常陈放在皇帝身边,以示“宣威制盛”和“远靖迩安”。清乾隆御制金桃皮鞘“天字二十七号 素筠”款腰刀如一颗耀眼的星辰,闪耀着皇权的威严与工艺的极致魅力。这把腰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精美绝伦的金桃皮鞘。金桃皮那独特的纹理与色泽,仿佛诉说着岁月的神秘故事。它细腻而富有质感, 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中泛起的微微涟漪。

清乾隆 御制金桃皮鞘「天字二十七号」「素筠」腰刀

整刀呈细长的“S”型,刃锋至尖处略上翘,配白玉雕柄,玉柄以马身作柄尾作马头造型,于柄身装饰缧丝嵌宝石,刀柄上的刻花装饰具有鲜明的蒙古草原风格。刀銎镀金镂雕,刀靠近銎处有金、银、铜丝镶嵌的花饰及云龙纹,另有金银丝装饰框内嵌刻此刀富有诗意的名字——“素筠”以及此刀的皇家御制编号——“天字二十七号”,另一侧相同位置则是“乾隆年製”四字款识。刀鞘木制,外包编织纹的桃皮装饰。

清乾隆 御制金桃皮鞘「天字二十七号」「素筠」腰刀

抽出腰刀,那锋利的刀刃瞬间让人感受到一股逼人的寒气。刀刃寒光凛冽,仿佛能斩断世间一切的虚妄与邪恶。它的线条优美而犀利, 是力量与美的完美结合。刀身之上,或许有着精美的纹饰,那是工匠们用他们的巧手和无尽的耐心雕琢而成的。这些纹饰或许是 象征着皇权的龙纹,或是寓意着吉祥的云纹,它们为这把腰刀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庄重的气息。而“天字二十七号 素筠”款,则是这把腰刀身份的独特标识。

0 阅读:0
星鹏评文化

星鹏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