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札、手稿精品推荐|中鸿信2024秋拍

星鹏评文化 2025-01-31 01:37:49

书札的重要性:一重其人。历代名人当为首选,地位越高名气越大越受重视。二重其字。字要写得好,书法名家为首选,因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其中以毛笔第一,钢笔次之,圆珠笔、签字笔、水笔、铅笔又次之。因后者难以长久保存。三重其文。文采斐然的书信,本身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内容涉及历史重要事件及关键人物,还可能补史之阙如。若是诗笺及学术论争亦具文史价值。

4097

端方、许其光、许振祎、徐致祥致筱琴手札

年 代:清写本

数 量:一册三十八页

提 要:内收端方致筱琴手札一通、许其光致筱琴手札九通、许振祎致筱琴手札三通、徐致祥致筱琴手札三通。托忒克·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陶斋,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许其光(1827 ~?)字懋昭、耀斗,号叔文、涑文。广东番禺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榜眼,殿试钦点进士及第一甲第二名。许振祎(1827—1899)字仙屏,江西奉新县人。同治二年(1863)中进士,历任陕甘学政、河南按察使、江宁布政使、( 山) 东河( 南) 河道总督。是湘军统帅曾国藩的弟子,曾两次加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书函、奏章、咨议等文案工作,先后跟随曾国藩十六年,其间,他还曾组织乡兵与太平军作战。光绪二十一年(1895)调任广东巡抚,与湖南巡抚陈宝箴号为“江西二雄”。徐致祥(1838—1899)字季和,江苏嘉定人,清朝官吏。咸丰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晋中允,典试山东。累迁内阁学士,督顺天学政。遭忧去,服阕,起故官。

22.5×12cm×38

4132

田汉撰并书 《读〈吴祖光谈后台〉》文稿

年 代:1957 年6 月21 日作

数 量:两页

提 要:此为田汉1957 年《读〈吴祖光谈后台〉》文稿二页,系针对吴祖光在《剧本》杂志发表的谈话《吴祖光谈后台》的批判文章,是理解田汉、吴祖光交情及吴氏“右派”问题的重要文献。此文连同曹禺《你为什么这样》、严清《吴祖光站在什么立场谈后台?》二文和吴祖光原文一并刊载在《剧本》月刊1957 年8 月号上。后吴氏被打成“右派”,于次年被发配北大荒改造。文稿有款,含通篇大幅度红、黑二色墨迹圈划和改动痕迹。与刊行本比对,此稿中“倘使我说的是事实……我们关系只会是更好的”两段被用纸盖住,缺少后续“艺术工作者的生活条件”等三段。经修改后,稿本与刊行本尚存字词差异,可知非定稿。吴祖光的谈话将今昔的戏剧创作和舞台后台情况做了对比,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坦率的看法。据田汉自述,田汉阅读谈话稿后本“打算写几句按语”,后“写长了就成为这篇文章”。在文中,田汉列举事实以驳斥吴氏观点,指出吴祖光“错误的想法是很系统的”“必需及时地对他敲起警钟,让他加紧挽救他自己”。所及已超出文艺范围,预示了吴氏的命运。《剧本》(月刊)于1953 年由田汉、张光年等戏剧家一同创刊并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

刊 载:《剧本》月刊P14,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1957 年8 月号。

19×26.5cm×2

4127

欧阳予倩撰并书 《工人戏剧选序》、《戏剧组讨论莎士比亚作品》、《谈抄袭和模仿》

年 代:近代稿本

数 量:二十三页

提 要:此为欧阳予倩《工人戏剧选序》《谈抄袭与模仿》《戏剧组讨论莎士比亚作品——关于〈威尼斯商人〉的讨论》文稿3 种23 页,为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文艺思想的纪录。其中,《工人戏剧选序》见载于1962 年工人出版社发行的《工人戏剧选》。稿中有本款,硬笔书就,含多处修改和删减。经对比,出版时有多处章节删减并修改,可知此稿为早期版本。在文中,欧阳予倩对工人业余戏剧创作给予高度评价,从矛盾冲突、突出人物、喜剧风格、扩展题材等方面对其作品加以肯定,并希望未来在艺术加工和概括等方面继续进步。《工人戏剧选》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编选的三部工人文学创作集之一(另外两种为《工人歌谣选》《工人短篇小说选》),所收集作品皆为1958 至1961 年间工人同志在劳作中创作的优秀作品精选,反映的都是特殊时代背景之下主题性创作。

《谈抄袭与模仿》稿本11 页,因《河北文艺》大力批评青年作家宋苤芳所作《最珍贵的礼物》为抄袭品、引发热烈讨论而作,未见发表。文中所及诸文均发表于1954、1955 年,可推知此文约作于1955 年。欧阳予倩时任中京剧协副主席。此文原题为“应该爱护青年写作者的作品”,使用中国戏剧家协会稿纸写作,硬笔书就,通篇有大量毛笔修改和增删痕迹。文章旨在具体分析抄袭和模仿本质之不同,指出应当正确批评和引导青年作家在创作中的模仿行为,爱护青年作家的作品和创作热情,从中可见欧阳予倩对艺术的辨证分析和对青年作家的关怀。《戏剧组讨论莎士比亚作品——关于〈威尼斯商人〉的讨论》文稿1 页,提出反对将“《威尼斯商人》的主题机械地狭隘化认为它是描写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当作于新中国成立后。早在1937 年8 月,欧阳予倩即在与马彦祥主编的《戏剧时代》上出版了莎士比亚特辑。

著 录:《工人戏剧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编,工人出版社,1962 年。

25.5×36cm×23

4137

抗日将领云南王卢汉信札、照片、个人用印章等一组

年 代:民国时期

数 量:三件

钤 印:“卢汉”

提 要:卢汉(1895-1974)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卢汉在中华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 年多,被称为最后一任云南王,后发动昆明起义,为云南解放、西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款人:蒋廷黻(1895-1965)字绶章,笔名清泉,湖南邵阳(今邵东)人,中国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景星学社社员。

尺寸不一

4151

焦裕禄手书文稿

年 代:1963 年写本

数 量:一通十五页附原装信封

提 要:焦裕禄(1922-1964) 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26×18.5cm

4158

林语堂旧藏有关《宇宙风》及抗战文献、合同、证书文献等一批

年 代:近代写本

数 量:一批

提 要:

1;1936 年8 月3 日王云五签名,商务印书馆和林语堂签订关于林氏译著《音译老残游记第二集及其他选译》的出版权授予契约;

2;1935 年5 月28 日王云五签名,商务印书馆和林语堂签订关于《英文小品文甲乙集》的出版权授予契约;

3;1936 年8 月3 日王云五签名,商务印书馆和林语堂签订关于《子见南子及英文小品文》的出版权授予契约;

4;1935 年1 月10 日林语堂、王云五签名并钤印,商务印书馆和林语堂双方就有关《作文求解两用现代字典》撰稿、编印事宜订立的契约;

5;1935 年9 月1 日林语堂和陶亢德签名并钤印,有关合资出版《宇宙风》半月刊一事签订合同,附信封一枚;

6;1931 年2 月1 日,林语堂、夏丏尊签名并钤印,开明书店和林语堂签订林语堂著作《英文第一、二、三读本》出版发行契约;

7;1956 年5 月19 日杨家骆签名钤印,台湾世界书局和林语堂签订林译《英译庄子十二篇》的版权授予契约;

8;1929 年9 月16 日林语堂、何炳松英文签名并钤印,商务印书馆和林语堂签订林语堂著作《现代英语大学读本(College Readingsin Contemporary English)》的出版权授予合同;

9;1940 年6 月24 日因抗战期间在助华会工作卓著,行政院长授予林语堂荣誉奖章证书;

10;1940 年7 月14 日因林语堂担任美国医药助华会理事期间对抗战有功,国民政府卫生署为林语堂颁发奖章及证书的证明公文一通二页;

11;1946 年1 月1 日因抗战有功,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授予林语堂夫人廖翠凤抗战胜利勋章证书;

12;林语堂、李卓敏(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英文签名《当代汉英词典》初版纪念藏书票;

13;1957 年纽约麦迪逊大道长老会教堂,林语堂个人会员证书,【戴维·里德(David Reed) 等牧师签名】

14;1957 年纽约麦迪逊大道长老会教堂,林语堂夫人廖翠个人会员证书,【戴维·里德(David Reed) 等牧师签 名】

15;《大英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致林语堂撰稿人证书。

16;林语堂肖像照片

17;林语堂肖像照片

18;林语堂肖像照片

19;林语堂签名,赛珍珠撰写《林语堂简介》剪报一页

20;林语堂肖像原版底片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尺寸不一

4163

陈寅恪撰并书 《宋元史略》手稿上下册

年 代:民国稿本

数 量:两册共265 页

落 款:庚戌五月既望义宁陈寅恪録于逸文轩

跋 文:陈寅恪先生字鹤寿,江西省修水人氏。中国现代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为清华大学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尊为前辈史学四贤。其历史治学旨在史中求识,继承清代乾嘉学者重证据书精微,又吸取西方历史演进法穷东溯源,核订确切。此为宋元史略手稿,弥足珍惜也。癸亥四月菊农王静芝识

跋 者:王静芝(1916-2002)本名大安,号菊农、霜茂楼主,晚号龙壑,笔名王方曙。祖籍黑龙江佳木斯,生于沈阳,寄籍北平,卒于台北。北平辅仁大学毕业,大学时从启功先生习书画,抗战内徙重庆,又从沈尹默先生学书法。来台后任教辅仁大学,担任中文系系主任、所长、教授,许多著名学者均出其门下。着有《诗经通释》、《王静芝论书丛稿》等数十种。曾任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等书法评审委员。

钤 印:“莞城图书馆藏”“三釜珍藏”(程十发收藏印)“开卷一尺许置身千秋间”“陈寅恪印”“王静芝印”

提 要: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一说字彦恭(均未用),江西省义宁县(今九江市修水县)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陈宝箴之孙、陈三立三子。陈寅恪自少受家学熏陶,广泛阅读经史。早年赴欧洲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学校学习各种语言文字学。民国十五年(1926 年)受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教授)。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及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69 年10 月7 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9 岁。陈寅恪的研究范围甚广,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古代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古代各民族语言、敦煌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为“清华四大哲人”,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又与王国维、章炳麟并称“近代国学三大师”,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等,并编有《陈寅恪集》。

藏 者:程十发(1921-2007) 籍贯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人。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中国海派书画画家。

说 明:

1. 程十发旧藏

2. 王静芝题跋

22.5×14.5cm

4167

梁思成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经过》手稿、朝服示意图、影像、底片等一批(梁思成、林徽因旧藏)

年 代:近代作

数 量:一批

钤 印:“梁思成”“梁从诫藏”

提 要:1. 全国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方案底片、胶片(1)102 张(01001-01050)

2. 全国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方案底片、胶片(2)100 张(01100-01150)

3.1954 年华北直属设计公司图片册,内收武汉大学图书馆、武汉测绘学院教学楼、武汉中苏友好宫、广州中山纪念堂、广州中山大学、杭州、上海、无锡、苏州等地照片125 张。

4. 内收59 年住宅方案、五层混合式住宅、三里河高层住宅平面、住宅设计方案、农村住宅方案等照片42 张。

5. 内收门头、门边、窗芯、雀替、柱头、藻井、壁灯等照片77 张。

6. 内收华北税务职工宿舍、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宿舍、工会干校、中国新闻社、结核病疗养院、生物制品研究所、林叶部、中研医院、西苑小学、华北党校、华北行政教育学院、北京射击坊等地照片280 张。

7. 梁思成著《中古建筑之两部< 文法课本>》复印件一册。

8. 梁思成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经过》手稿七页,设计稿四页,清华校史摘记一册。

9.1954 年华北直属设计公司图片册,内收莫斯科红场、斯的马聂尔广场、苏军中央剧院、国立莫斯科大剧院等照片145 张。

10. 内收藻井图、龛楣、宝盖、铁狮、石狮、北京天宁寺塔、易县昌陵龙凤门当中琉璃墙等中篇45 张。

11.1954 年公用建筑设计院图片册,内收河南安阳殷墟宫殿遗址、阿房宫遗址、山西大同云冈石佛、山西大同善化寺全景、大同九龙壁、河南登封县嵩嶽寺砖塔等照片98 张。

12. 内收故宫、天坛、中山公园、北海、颐和园等地照片78 张。

13. 内收清故宫太和殿前石栏杆、清故宫太和殿梁架、天坛园丘坛全景、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北京西郊明正觉寺金刚宝座塔全景等27 张。

14. 内收沈阳故宫、圆明园平面图、西安大雁塔、山西五台山、辽宝坻广济寺、日本法隆寺正定龙兴寺、明代宫城图、辽大同上华严寺等多地文物设计蓝图一份六十余页。

15. 恭亲王府存明代复合式朝服柜结构示意图一轴,绘图:梁思成 分解:王世襄 测据:罗哲文。NO.1950112 此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古代营造法式课题组教学专用图(一九五零年二月)

梁思成(1901-1972)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 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设计处处长,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学家、文学家,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梁从诫(1932-2010)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

说 明:梁思成、林徽因旧藏

尺寸不一

4198

邓尔疋行书录《心经》

年 代:民国写本

数 量:两页

钤 印:“邓”“尔”

提 要:邓尔疋(1883-1954)原名溥,后改名万岁,以字行。别署风丁老人,广东东莞人,因得唐绿绮台琴及今释和尚《绿绮台琴歌》手卷,遂颜其室曰“绿绮园”,自署“绿绮台主”。其室名尚有邓斋等。为名儒邓莲裳第四子。生于江西。幼承家学,八岁学写篆书,兼研小学与篆刻。旋回粤,得见黄牧甫(士陵)篆刻,极为钦佩,由是专心治印。

25.5×12cm×2

4221

夏衍为姜东舒书“孔明诫子语”

年 代:1990 年写本

数 量:一幅

钤 印:“夏衍”

释 文:澹泊足以明志, 宁静而以致远。孔明诫子语,东舒同志嘱,夏衍,九0 年冬

提 要: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上款人:姜东舒(1923-2008)山东省乳山市人。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钱江书法研究会会长,文澜书画社社长,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顾问,山东《羲之书画报》名誉社长,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咨询,研究馆员。

131×48cm

4223

张仃书法、相册等一组

年 代:1965 年写本

数 量:一组

钤 印:“张仃”

提 要:张仃(1917-2010)号它山,中国辽宁黑山人,现代中国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的设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提议者之一。

尺寸不一

4066

张树声 古代兵器拒攻要略

年 代:清绘本

数 量:手卷

钤 印:“张树声印”“正黄旗护军统领印”“提督广东水师总兵官印”

提 要:张树声(1824-1884) 字振轩,安徽合肥人,廪生出身,清末淮军将领。历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通商事务大臣等职。是淮军开明派代表人物,提倡“采西人之体,以行用”。

22.5×540cm

4073

林则徐 大清四省运河漕运全图

年 代:清绘本

数 量:手卷

钤 印:“武英殿修书处掌印”“林则徐印”

提 要:林则徐(1785-1850)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 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26×800cm

胡厥文(1895-1989)又名胡保祥,上海嘉定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杰出实业家。历任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代理事长,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

— 中鸿信 2024秋拍 —

4243

胡厥文行书“书谱”

年 代:近代写本

数 量:一批三十二张

钤 印:“胡厥文”“再髯”

说 明:藏家得自作者家属

43.5×50cm

4244

胡厥文行书“怀素贴”

年 代:1977 年写本

数 量:八页

钤 印:“胡厥文书”

说 明:藏家得自作者家属

43.5×50cm

4245

胡厥文为燕燕题词

年 代:1984 年写本

数 量:一幅

钤 印:“胡厥文”“九十之后”

释 文:要在艰难中增加毅力,坎坷中锻炼才能。燕燕留念,一九八四、二、二0 胡厥文

提 要:胡厥文(1895-1989) 又名胡保祥,上海嘉定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杰出实业家。历任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代理事长,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

说 明:藏家得自作者家属

28.5×63cm

舒新城(1893-1960)湖南溆浦人。原名玉山,字心怡,号畅吾庐。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辞书学者。一生苦学自励、从事文化教育出版事业近五十年、主编新旧《辞海》三十余年,主要著作四十余种。其中仅在辞书方面,就有《辞海》《中华百科辞典》《名人辞典》《中国教育辞典》等。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新旧《辞海》主编工作和出版事业。对中国文化科学和出版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解放后被选为上海市人大、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政协上海市委副主席。

4267

潘玉良“丰收”

年 代:1933 年作

数 量:一幅

释 文:新城先生教正,玉良、三三、五

钤 印:“新城珍藏”

提 要:潘玉良(1895-1977)出生于江苏扬州,安徽桐城人,原名陈秀清,又名张玉良,字世秀,中国近现代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花卉》《菊花和女人体》《浴女》《瓶花》《月夜琴声》《躺在沙发上的女人》《持扇女人》《双人袖舞》等。

出 版:《舒新城研究》2020 年第4 期封底

31.5×42cm

4266

石鲁速写自画像

年 代:1951 年作

数 量:一幅

钤 印:“石鲁”

释 文:速写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日,石鲁习作

提 要:石鲁(1919-1982)四川人,1934 年夏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44 年调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任创作员。1948年延安收复后到群众日报社主编《群众画报》,后调延安大学文艺系美术班任班主任。1949 年夏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是以后历届全国文代会代表。1950 年初任西北美协副主任、《西北画报》社社长,开始中国画创作。1954 年任西安美协副主席。

出 版:《舒新城研究》2020 年第4 期P29

34.5×21cm

4265

徐悲鸿题签《良友》

年 代:1946 年题

数 量:一册

释 文:悲鸿自述,此自述为十七年前率写新城先生得之属加欵再上实不必也,三十五年悲鸿

提 要: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景星学社社员,曾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并与厉麟似等联合发起创立了中意文化协会。

出 版:《舒新城研究》2020年第4期P28

35.5×24cm

0 阅读:0
星鹏评文化

星鹏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