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能量转化效率;
二是能源价格差异。
电动机结构简单,效率很高,热效率可以达到80%~90%,而且不管是低速还是高速,都不会影响热效率的输出。
发动机结构复杂,效率很低,汽油发动机热效率在25~35%左右,柴油发动机稍微高一点,这么低的热效率,有大量的能量被浪费。
在城市中开车,电动汽车的热效率是发动机的3~4倍,热效率越高,理论上能耗越低,行驶的成本也就越低。

电动机效率比发动机高得多
哪怕你在城市中堵车,电动汽车的能耗也超级低,电动机在运转时输出动力,就有能耗,如果车辆处于怠速状态,几乎没有能耗,车内设备用电量可以忽略不计。
发动机不一样,低速行驶时,能耗非常高,因为发动机工作不充分,不在最佳状态,堵车时的油耗能比高速行驶的油耗高出20~40%。
发动机哪怕在怠速状态下,也是有油耗的,只要有油耗就是浪费,在这一点上,发动机的行驶成本也高于电动机。
电动机还有特性非常节能,这就是能量回收功能,电动机在正转时消耗能量,在反转时能够发电,不仅不浪费能量,反而还能收集部分残余的能量。

电动机有动能回收功能与单踏板模式,可以节能
比如单踏板模式,踩下电门是正常行驶,松掉电门是电动机反转,有部分制动功能,能够实行部分刹车的功能,这一功能就能节能。
燃油车想减速,松了油门之后,车速下降缓慢,大多数时候要去踩下刹车才能减速明显,踩刹车越多,理论上油耗越高。
电动车想减速,油门一松就能,动能回收与单踏板模式都会启动,前者能回收能量,后者能节省能量,这也是电动汽车效率较高的一大原因。
开电动汽车下很长很坡的坡,能把电池电量都充满了。

大型矿卡都是纯电动车
矿山工作的重卡基本是纯电动汽车,第一次上山的时候充满电,后面几乎不需要充电了,第一次下坡时由于满载,充电很快,下山之后电就满了,再次上山就不需要充电,只需要耗费已经充好的电量,如此循环,成本非常低,这是燃油车永远做不到的功能。
燃油车在任何状态下行驶,都有能耗,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只是油耗多少罢了,上山时油耗高,下山时油耗低,还要频繁踩刹车控制车速,油耗也不会低。
电动汽车下山,基本上不需要踩刹车,再陡的坡都不用,开启单踏板模式,松掉油门有刹车效果。
再来说说能源的价格差异问题。

电价比油价便宜
目前电价分为商业用电和家用电,商业用电价格从0.6~2.8元/度都有,家用电从0.3~0.5元/度都有,电动汽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用家电充电,自己家里装个充电桩,设置一个定时充电,过了12点就是谷电价格,很便宜,平均算下来最便宜也就是4~5分钱一公里。
燃油车的油价内地就是海南、西藏高一点,前者是因为包括过路费,后者是因为路途遥远,燃油车的平均油耗就算6~8L/百公里,算下来0.45~0.6元/公里,这还只是高速油耗,如果是在城市中,至少还要提高20~40%。
燃油车的行驶成本算下来就是电动汽车的10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电价比油价便宜多了。

充电的车越多,价格越便宜
电价几十年都没有上涨,反而有下降,电跟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能源,电的优点是用得越多越便宜。
全国发电装机量是大于用电量的,很多发电站的机组并没有工作,因为用电量不够。
电又是很难储存的,没有足够的储存设备,发出来的电就要被浪费,如果电动汽车在晚间充电,就能把这个浪费弥补起来,这个浪费是相当大的,据统计,每年超过500亿度电被浪费。
这些电如果全部给电动汽车充电,就算0.5元/度,也能创造250亿人民币的产值,一边是浪费,一边是产值,当电动汽车越来越多时,一方面能带动上游的发电、送电、变电、输电行业,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发出的电用不掉而浪费。

新能源发电越来越多
电动汽车越多,用电设备越多,电价只会越便宜,不用担心电网承担不了上亿辆电动汽车的负荷,这个问题早就有人算过了,哪怕中国有4亿辆电动汽车,也无需担心电网不够。
还有人说中国主要是火电,不环保,火电厂是集中制污,肯定比汽车尾气环保,另外,火力发电占比逐年下降,现在已经不足60%,新能源发电开始大行其道,这是最环保的。
反观油价,受国际市场波动太大,而且受制于人,需要进口,这个东西就不可能便宜的,未来油价只会越来越贵,电价反而会越来越便宜,目前电动汽车的行驶成本是燃油车的十分之一,10年后这个数字还会发生变化,也许会变成十五分之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