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对你说“不用你管”时,别急着生气,先给自己放放假吧

兰妈谈育儿 2023-05-25 21:29:48

文/兰妈谈育儿

惠家庭教育的创始人曹校长曾说:“妈妈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我没想到,这样的事情竟真切地发生在我的身上

就在放五一假期间,在取得大女儿同意的情况下,我带着上幼儿园的小女儿去外地探亲

前后也大概就两个星期的时间,姐姐呢,由奶奶在家帮忙照顾

本以为两个星期未见,归家时姐姐应当甚是想念,可寒心的一幕出现了

带着妹妹回家那天,姐姐并没有想象当中的喜悦,还有些欠收拾地说:

“妈妈,你为什么不多玩一段时间”

“我想让奶奶照顾我,你跟妹妹要是去爸爸那玩到放暑假就好了”

两句话,说得人心是拔凉拔凉的

什么原因呢?很简单

因为孩子不喜欢被你管着,也不喜欢被你啰嗦着

特别是有了奶奶要什么就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满足溺爱

十几天未见,姐姐身上的叛逆劲儿更明显了

刚开始几天,几乎是一说话就抬杠,一句“不用你管”更是戳人心窝

被孩子“嫌弃”,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谁都好,就妈妈不好

凶的是妈妈,管得最多的是妈妈,最苦最委屈的也是妈妈

这是因为,妈妈不会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妈妈也不会任由自己的孩子随便胡闹,丢了人品修养、和成长习惯

而比起生养,培养孩子才是最难的

特别是在这条路上,所有的人都有退路,但妈妈却没有

正如,我的家庭情况

老人说:

“我是隔辈之人,管不了你的孩子”

“你生了孩子,就应该好好管着她”

“你现在不抓紧时间管,以后想管就管不了”

爸爸说:

“孩子听你的,不听我的”

“我这不是要挣钱嘛,管孩子的事得靠你”

“你是家里的顶梁柱,没你不行”

有些话、有些寄托,说起来都那么容易,可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妈妈为什么总是会成为那个“吃力不讨好”的人

因为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被“责任”二字套上枷锁

有了责任,也就有了顾虑

举个例子

当孩子走路摔跤了时,不同角色定位的人会有不同反应

老人家溺爱孩子,一看到娃儿摔跤就赶紧大惊小怪:

“哎呦,我的乖乖,摔疼没有,一会我把这块地都给挖了,叫它把我的宝贝绊倒了”

妈妈会注重内心健康,孩子摔得哇哇大哭是想着如何强大内心

比如,耐心地引导孩子:

“先试试手脚能不能动,别怕,扶着妈妈勇敢地站起来”

可相比之下,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的感觉

所以,妈妈容易成为“吃力不讨好”的对象,也是因为家庭教育观念的不统一

教育孩子也最怕遇上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白脸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也不应该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两个女儿出生之后,我一直抱着“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带,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忙也是本分”的思想埋头苦干

一直以来,我也认为,只要你跟孩子好好说话、尊重他,就能避免教育焦虑、亲子矛盾

可种种成长迹象表明,你想跟孩子做朋友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家人不支持,因为老人的溺爱和你的培育会形成明显亲子矛盾

就拿这次五一假期的短暂分离来说吧

尝到“自由”感觉的大女儿就开始排斥、嫌弃我,甚至一开口说话还被冷眼相待

因为她在奶奶那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这份满足也让她开始依恋享受

为了一直保持这种感觉、享受这份满足,孩子自然就会从主观上喜欢那个能满足自己的人

再者,教育好一个孩子,好的方法不及好的环境

到幼儿园接送孩子时你会看到这样一幕

一群孩子们挺直腰板地坐在凳子上、还把小手放在桌子上

那乖巧安静的模样呢,哪里像平时在家从上窜下的混世魔王样子

有人说,这是因为小朋友们在学校都怕老师,所以才乖乖听话

可在我看来,与其说害怕,不如说规则环境意识下孩子们更服老师的管教

比如,当老师说“小手背背后,小嘴巴闭上,认真听老师讲话”时,刚开始肯定是一张小嘴接着一张小嘴不停地叽叽喳喳

可,接受到老师的指令后,一个、两个、甚至十几个小朋友都小手背背后,小嘴巴也闭上了

那剩下个别不听话的孩子,也在环境的规则意识下慢慢跟着大伙一样去学习照做

所以,教育好孩子需要家庭教育观念统一,更需要家庭环境的规则意识

一个人说这件事,比全家人共同说这件事也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服教”意识

当吃力不讨好的妈妈遇上不喜欢被管教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你跟孩子讲平等、就跟别指望孩子能自律一样,别抱太大希望

想想被女儿“嫌弃”的可悲可叹关系

我依然没有对她大发雷霆,而是耐着性子和她沟通: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你是觉得我说话的方式有问题,还是哪些行为做法让你不满意了”

“我现在不是批评你,也不是责怪你,我是想了解情况,然后我们一起共同解决问题”

……

本以为,在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下,大女儿的情绪态度能有所缓和

可遗憾的是,刚说第一句话时就开始掉眼泪,自始至终给你的信号也是“摇头”

很明显,在这份沟通里我一直在和孩子讲平等,也希望被孩子尊重,可孩子就是不愿意跟你敞开心扉去聊

无奈之下,我想出一招:以静制动

当大女儿一门心思希望“奶奶照顾”时,我遵从她的心愿

也从我被嫌弃那一刻开始,我就明确地告诉她:

“你想奶奶照顾你,那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来吧,妈妈以后不再唠叨、也不再管你了”

“不过,我不是说永远不管你了,当你需要、或者想要我管你的时候,你主动跟我说,我还是会管你的”

就那样,大女儿跟奶奶开始彻底放飞自我了

“自由”的滋味或许很上头,可自由的结果却不友好

女儿“自由”的第一天,天气骤然变冷,她穿着短袖、又穿了一条短裤

奶奶提醒“穿得太少,会容易感冒”

女儿不听,还倔犟地表示:“我就要那么穿”

于是,那天过后的第二天,倔犟的人就轻微感冒,还有些头疼流涕的症状

奶奶担心请假会落下功课,让我好好哄哄女儿,好让孩子坚持去上课

要放在以前,或许会苦口婆心地劝说、也会各种谈条件

可这次不一样了这是女儿千辛万苦所争取来的自由

更何况,我也跟女儿约法三章:需要管教时才会参与进来

为此,我特意顺着说“她觉得不舒服,就算去学校也听不进课,让她自己去做决定吧”

那天上午女儿没有去上学,她在家玩了一上午iPad游戏,我没有管、也没有说她

正是因为没人管、也没人说,以至于都中午了,她还一副蓬头散发的样子

等到中午快要上学时,我以为女儿会继续待在家里玩游戏

可经过一上午“没人管”的冷静沉淀后,女儿似乎也想明白点什么

她到我身边说“妈妈,我想去上学,你帮我梳头发”

女儿“自由”的第三、第四天,她依旧照例去奶奶屋睡觉,上学找奶奶送

奶奶呢,作为隔辈之人不能说重话,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孩子磨蹭、拖延

穿一件衣服要磨蹭十几分钟,洗个脸还要一边玩水一边画圈圈

毫无办法的奶奶,只能告诉她“你再不快点,我就回房睡觉了”

就那样,尽管还是紧赶慢赶,可女儿还是迟到了,还是连续五天迟到的那种

同样一个情况连续发生,自然会引起老师的关注

也大概是女儿在学校被老师“提醒”了,“自由”放飞的第七天,女儿主动找到我说“妈妈,我想要你管我,明天早上你送我上学”

当孩子对你说“不用你管”,或者因为管孩子而吃力不讨好时,那就暂时给自己“放放假”吧

孩子不让你管,那就暂时别管他,放他们自由一段时间

当然,为了避免突然的“不管”被孩子误解成被抛弃,我们还需要跟孩子约法三章

告诉他们:“现在不管你,是因为你现在不让我管,等你需要管的时候告诉我,我还是会管你的”

这种说得多不如行动一次的行为和思想尊重,比起规劝更有实际性意义

因为你跟孩子讲平等,其实也是带着“被尊重”的诉求而去

可你尊重孩子,不代表孩子一定非要尊重你

当付出和所得不成对比时,简简单单的尊重也会成为一种道德绑架

有些家长认为,付出那么多,终究是感动了自己、感动不了孩子

也有家长认为,我养出了一个白眼狼孩子,他对谁都友好,唯独看我不顺眼

其实呀,这些思想认知多少有些埋怨、失望的意思,放在孩子的眼里也不好受

正所谓,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也有自己任性的时候

主动要求被管,和被动要求做什么,这也完全是两个概念

即便是你苦口婆心地规劝孩子,站在平等、尊重的角度跟孩子沟通

但你跟孩子讲平等、说尊重,就跟讲道理一样,他们听不懂、也听不进去

所以,当你吃力不讨好的时候给自己放放假吧,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妈妈们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教好,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长大

当你感觉到无能为力或者家庭教育观念不能统一时,你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能影响什么

比如:

•家庭方面不要大包大揽,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身兼维护好家庭的主角

•孩子更不要啥事都参与,孩子迟早要长大、需要独立,他更应该做自己的主角

•教育方面不要焦虑不安,管不动时尝试让其他家人多沟通,好的环境决定好的沟通,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影响方面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尽量少让他们领悟文字游戏

•想要孩子有担当、有责任心,那就“歇歇”自己、多“用用”孩子,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出现,孩子不需要你的时候识趣退场

特别喜欢这样一段话:

好的教育从来都是让孩子坐在主驾驶位置,父母坐在副驾驶位置

你可以给孩子指路、避免迷路找不到方向,但请不要干涉孩子的决定

特别是理解能力有限、又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危险”思想,你的过度参与、强势出现,只会在干涉中让孩子失去更多判断、和自信力量

可见,好的教育从来都是在产生影响中发展结果,而不是在批评指责中让孩子成功

如果此时此刻您正在因为孩子的问题而焦虑不安,或者又被孩子气得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那就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

记得做一个先让自己“顺心”的家长,然后用好的心情去看待孩子、让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出现、不需要的时候默默退场,这种相对于自由且具有责任感的环境,才应该是家长们最应该为孩子铺垫的家庭氛围

那么,关于妈妈永远是全世界最吃力不讨好角色这个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2 阅读:99
兰妈谈育儿

兰妈谈育儿

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