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熟的人,都非常安静

内心温良文化人 2025-04-24 09:11:27

周国平说: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世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其实,真正的成熟,是面对令人感到不快和困扰的生活,依旧能稳住情绪,保住心态。

同时,就算人逢喜事精神爽,也懂得不张扬,保持克制,知世故而不世故。

如此,不刻意讨好谁,也从不去求得谁的认同,更多的时候,是让自己活得通透,开朗,自在。

最终,不求认可而丢失自尊,不必因自证而迷失自我,而是一边安静地体验人生,一边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自由和从容。

不求认同而丢失自尊

那些为了求得别人认可而放弃自尊,甚至活得没脸没皮的人,其实是可怜又可悲的。

人生在世,谁都有自己的无奈和痛苦的地方,但是我们总不能因为一时遭受不幸就自甘堕落,或者因此变得自暴自弃到底了吧?

而且我们也只不过是一时掉进困境里,又不是一辈子出不来了,倘若因为这样的原因,然后就慌不择路地乞求别人的帮助,奢望他人伸出援手的话。

那么,首先你会在心态上变得脆弱,甚至因为有求于人而顿时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内心受挫。

以至于为了求得认同,慢慢连自己的自尊心都完全丢光了。

很喜欢的一段话:

“成熟的标志就是,不需要靠别人的巴结获得优越感,不需要靠别人的认同获得价值感,不需要靠别人的表扬获得存在感;

而是允许自己被否定、被批评,但心里明白这并不说明什么,这只是旁人片面的判断,自己无需认同。”

别人过得好不好,其实跟你没有多大的关系,看到别人过得好,自己就想着蹭一下,甚至巴不得当对方的小跟班,其实是幼稚且搞笑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羡慕别人,为了获取别人的认可,就不断地活着别人的评价和眼光里。

更多的时候,你应该为追求独立的自我而努力去探索,坚持,而不是为了世俗之见而丢失自尊,丧失自我。

不因自证而迷失自我

有人说:

“这个世界上,但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所谈论的话题,无外乎三个:

拐弯抹角地炫耀自己,添油加醋地贬低别人,互相窥探地搬弄是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恩怨。

其实,人活一生,真的挺难的。

这种难,就在于人性太复杂,人心太叵测了。

以至于当我们处于不同的圈子里,自然会看到不一样的人性,因为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然后你就会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的在计较,有的在刁难,有的在压榨,有的在摧毁。

总之,一个人对人性了解得越多,就越不喜欢跟人打交道。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为了向人性自证,其实是苍白的,甚至可以说应该为这样的自己感到可怜。

换个角度看,你可怜人家,谁可怜你?你向别人解释,谁向你解释?

人心都是相互的,与其大动干戈、苦不堪言地自证,不如学会静下来,回归内心,与人保持距离。

尤其是跟生活里的闲人、小人、烂人保持距离,我们才能稳住自我,守住自我。

真正的成熟,安静而独立

没有谁的一生,是完美的。

同样,谁的一生里,都不能活到这么一种高度,就是自己能让所有人喜欢。

真正的成熟,是不会想着得到他人的喜欢,然后委屈自己,贬低自己去迎合和讨好谁。

相反,那些安静而独立的人,通常都是活得清醒,理性,也是从来都足够淡定和无所谓的。

尤其是对于人情冷暖的人情世故,他们更是敢于做到足够的冷淡,根本不屑讨谁喜欢。

就像波伏娃在《人都是要死的》里描写的:

雷蒙问贝娅特丽丝:“您不愿意讨人喜欢?”

她眼里闪过一道光:“我愿意用我本来的样子讨人喜欢。”

保持内心的安静,做到足够的淡定,专注于你自己的世界,安静于你自己的时光。

如此,美好总会与你不期而遇,幸福也会时刻伴你左右。

0 阅读:9
内心温良文化人

内心温良文化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