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弋伦Allen
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司马懿都是三国宇宙中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他早年跟随曹操,为曹魏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作为大魏忠臣的标杆,在顶住了诸葛亮数次北伐压力的同时,拳打辽北公孙渊,脚踢江东孙仲谋。晚年升为太傅,不出意外的话将会带着巨大的功劳名垂青史。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已过古稀之年的他,突然露出了獠牙发动政变,推翻了大权独揽的大将军曹爽。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自249年高平陵之变开始,司马家三代四人历经16年的偷梁换柱,最终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充斥着背信弃义与专横跋扈,更有前无古人的当众弑君。桩桩劣行,无不令人发指。
司马懿:我敢将皇室宗亲灭族司马懿之所以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开启篡国之路,同政敌曹爽的打压有很大的关系。魏明帝曹睿临终前的构想是皇室宗亲曹爽与外姓老臣司马懿共掌大权相互制衡,辅佐年仅8岁的小皇帝曹芳。
刚开始二人关系还算融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爽不满足于同司马懿共享最高权力,在幕僚的推动下,将司马懿明升暗降立为太傅,将大权和禁军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面对气势汹汹的曹爽集团,司马懿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反击。年过花甲的他不断继续南征北战刷存在感维持着自己的地位,并设法将他最器重的长子司马师安插在禁军中担任中护军。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47年,曹爽将司马懿的政治盟友郭太后迁至永宁宫,使得司马懿在皇宫中不再有任何眼线。觉察到危险的司马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马上实行他藏在内心的那个绝密计划。
首先是装病,年至古稀的老爷子演这么一出,不能说是本色出演吧,最起码也是栩栩如生,毫无困难地骗过了来司马懿府中探听虚实的曹爽心腹李胜。
眼看着自己最大的政敌行将就木,曹爽及其亲信们各种飞扬跋扈,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被打压的老臣们不约而同地恳求司马懿主持公道,而司马懿只是要求大家忍耐。
时间走到了公元249年正月,按照惯例,皇帝及所有皇室成员都要赴高平陵拜祭先皇。司马懿在曹魏皇室出发的前一天,同弟弟司马孚、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密谋,制定了详细的政变方案。
第二天一大早,趁着洛阳城内空虚,司马懿按下了政变的启动键,迅速控制了皇宫内的晋军。在这一过程中,司马师及其手下三千死士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随后司马懿召集群臣面见郭太后,以她的名义起草了弹劾曹爽的奏疏,派人送至曹爽处,先给他个下马威。
尽管开头相当顺利,但司马懿也有顾虑。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不在自己身边,万一曹爽心一横,带着皇帝跑到许都号令天下(从洛阳城中跑出来的桓范就是这么劝曹爽的),那么自己很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曹爽放下顾虑交出兵权,才能够取得此次政变最终的胜利。经过一番思考,老家伙想到了一条“妙计”——指滔滔洛水为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爵位和地位均会被保全。
此时的曹爽也很纠结,养尊处优惯了的他面对桓范及诸多亲信劝他放手一搏的建议迟迟不予采纳。当许允陈泰尹大目等人将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告知曹爽后,曹爽更坚定了交权的决心,毕竟当时的中国人对于誓言还是很看重的。
哪知道司马懿竟然敢将洛水的毒誓当放屁,前脚曹爽刚交出兵权,后脚曹爽及其全家就被监视起来。
在这段期间,司马师在司马懿的授意之下,开始搜罗曹爽及其心腹谋反的证据。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后,老家伙二话不说便下令将这位皇室宗亲及其“同谋者”灭族。
这一背信弃义的举动,开了一个坏头,既然他可以为了权力将皇室成员灭族,那他的继承人们会不会更进一步,将矛头对准皇帝呢?
司马懿敢在71岁高龄干出这么一票大的,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长子司马师出色的表现,使得他相信司马家最终取代曹家是可能的。
在251年病故之前,他又牵头将“淮南三叛”的第一叛的始作俑者王凌处理掉,为司马师的接班扫清了一大障碍。
司马师主掌大权后,继续为取代曹魏添砖加瓦,于252年担任大将军一职。此后面对东吴鹰派权臣诸葛恪的屡次进犯,他于次年派毌丘俭与文钦支援,取得了新城大捷。
就在这时,不满司马家势力越来越大的曹魏君臣们开始了反扑。新城大捷后不久,一直被权臣压制的曹芳联合国舅光禄大夫张缉和中书令密谋发动政变,试图立同曹爽关系密切的夏侯玄为大将军。
可惜他们的政变水平同司马家相比太嫩,这一绝密信息很快就被司马师的眼线截获并上报。联想到对面东吴的诸葛恪因独揽大权被吴帝孙亮联合宗室托孤大臣孙峻反杀,类似处境的司马师难免兔死狐悲。
为了杀一儆百,司马师二话不说将上述二位重臣灭族,连带着废掉了张皇后。半年后,他索性更进一步,以郭太后的名义废掉了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魏帝。
常言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把这句话的主人公换成司马师似乎更恰当一些。既然走到了废帝这一步,那么接下来所有人都知道你要干什么了。细数之前废帝的那些人,要么是吕后王莽董卓等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要么是周勃陈平霍光等饱受争议的权臣。
而从整个事件的前前后后复盘来看,司马师无论如何都更接近前面那帮货色。
司马师废帝的举动,激怒了之前立下大功的毌丘俭文钦,他们于255年举兵,开启了“淮南三叛”的第二叛,矛头直指司马师。
此时司马师因眼疾刚刚做完手术,贸然亲征的话风险极大,可不亲自带队的话又会正中毌丘俭的下怀。权衡再三,他也只能冒险亲赴战场迎战。尽管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但代价也是惨重的:因旧伤复发,司马师接班仅仅4年,便追随老爹的亡魂而去了。
这对于司马家的篡国进程,不啻为一个巨大的打击。不论是能力还是威望,其弟司马昭都是无法同司马师相提并论的。那么司马昭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的呢?
司马师拥立曹髦,是考虑到他是曹丕的庶孙而非嫡孙,有助于避免刺激忠于曹丕一系的魏国重臣。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司马师这个举动可谓是“好心办坏事”,给司马昭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司马昭接班初期表现尚可,干净利落地平定了“淮南三叛”的最后一叛,并在其父和兄长打好的基础上继续推动着“篡国大业”。尽管曹髦被司马昭的心腹钟会评价为“才同陈思(曹植),武类太祖(曹操)”的大才,可手无实权也着实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和曹芳一样,曹髦不甘于做一个傀儡皇帝,先是写《潜龙诗》表达不满,同司马昭矛盾进一步激化后,试图召集重臣推翻司马昭。然而时代不同了,司马昭的势力遍及了朝廷内外,无人能够撼动。
眼看着曹氏中兴无望,曹髦下定了决心:朕哪怕就是死,也要溅司马昭这个无道奸臣一身血!
公元260年五月初七,曹髦,这个自魏国正式成立以来最有血性的皇帝,率领仅有的数百仆从,在布满司马昭眼线的前提下,成功突破了司马昭势力的阻拦,冲出了皇宫,要和司马昭拼个死活。
一行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到达南阙,与司马昭的头号爪牙中护军贾充的队伍碰了个正着。双方相互对峙,谁都不肯退让。贾充手下的太子舍人成济担心这样下去己方军心不稳(毕竟面对的是天子),向贾充征求意见。
看到有人主动请缨,贾充暗喜,说了一句话里有话的话:“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还有甚么可问的?!”
成济听罢也不含糊,抄起长矛将皇帝捅穿,魏帝曹髦倒在血泊之中,年仅十九,结束了短暂却壮烈的一生。
这一矛刺下去,曹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当众被杀害的皇帝。此前分别有两位不幸的皇帝死于谋杀,分别是汉质帝刘缵(死于梁冀毒杀)和汉少帝刘辨(死于董卓毒杀)。
这二位再怎么说也是被秘密杀害的,其恶劣指数无论如何也不如被公开处刑。难怪司马昭得知后的第一反应是五雷轰顶,但他后来对有关人士的处置反倒更令他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司马昭向重臣陈泰询问该如何处理责任人,之前被司马懿PUA过一次的陈泰把心一横,直言必须将贾充正法以谢天下。
司马昭自然不能将第一爪牙卸磨杀驴,于是便将动手弑帝的凶手成济夷灭三族。之后先是授意郭太后下旨把曹髦埋汰一通,自己再牵头为曹髦“辩护”,为他“争取”到王礼下葬的待遇。这么一套骚操作下来,司马昭自然被视作曹髦之死的主谋。
曹髦的拼死反抗,彻底粉碎了司马昭在有生之年取代曹魏的痴心妄想。即便随后被拥立的曹奂只是一个百依百顺的提线木偶,司马昭考虑到坊间的反应也无法强行篡权,只能选择相信后人智慧。
不仅如此,他还必须设法做点事情去消除弑君事件的负面影响以便为后人铺路。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蜀国和吴国之一来立威,而蜀汉这个时刻喊着“汉贼不两立”的政权,无疑是最适合拿来开刀的。
公元263年夏,司马昭开启了讨伐蜀国的战车,执行攻蜀任务的邓艾和钟会面对蜀汉最后的脊梁姜维,凭借果决的执行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成都城下。
此时的蜀汉,常年被打压的益州本土势力逐渐抬头,他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不遗余力地宣扬亡国论。
受此影响,263年末,后主刘禅开城投降,蜀汉也成为三国当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司马家也暂时摆脱了舆论的风暴,得以进一步推动篡国的阴谋。
公元265年,司马昭带着有生之年未能称帝的不甘咽了气,接班的长子司马炎走上了历史舞台。相比于其父,没有历史问题的他立刻开启了篡国的收尾阶段,将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赶下王座,自己取而代之,正式开启了晋朝(西晋),司马炎史称晋武帝。
成为新皇帝的司马炎深知自己能有今天是父辈和祖辈共同“奋斗”的成果,追封了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为宣帝、景帝和文帝。15年后,晋武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率领晋军势如破竹,灭掉了吴国,实现了华夏大地的再度统一。
尽管晋武帝在风评上远好于三位先帝,且司马炎在位期间开创了“太康之治”,然而得国不正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西晋上空。晋武帝死后,继位的晋惠帝以“何不食肉糜”闻名于世,朝政被皇后,贾充之女贾南风把持,结果引发了“八王之乱”,极大削弱了国力。
后来北方的匈奴实力逐渐壮大,抓住机会攻入中原灭掉了西晋,成为了“五胡乱华”的开端,中华大地自此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分裂与风雨飘摇。
而这一切,都源于洛水的那个响屁!
禁海
司马懿和曹爽的斗争不是一般政治斗争,背后代表的势力不一样。曹爽代表皇权搞得中央集权,要把权利抓在曹魏皇族手里。司马懿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士族地方都对曹爽这样集权不满意把德高望重的司马懿推到前排代表大家争回士族的权利。所以曹爽一旦失去皇城他没地方跑,各地的士族谁也不会响应他还会杀他表明自己立场。
用户10xxx01
司马这个姓氏古今没有一个好鸟
用户15xxx89 回复 03-26 04:56
司马相如、司马迁、司马懿一家子、司马光……说才吧都有些,说德吧都差了点[流鼻涕]
用户48xxx70 回复 用户15xxx89 03-27 01:34
还有司马南[笑着哭]
牵着纲子去打猎
下限不是早就被周平王破尽了吗?
永强
曹髦是条汉子!
长发如墨愿君抚 回复 02-28 11:26
降于成都视为仁,死于帝庙视为烈,可惜刘禅笱于安,所以刘禅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Jakewong
司马懿和他的家族是上下五千年来最卑鄙无耻的家族,没有之一
calculus
司马懿按下了政变的启动键,迅速控制了皇宫内的晋军---那时叫晋军?[呲牙笑]
duang 回复 10-11 17:26
可能是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