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工作场景中,形式主义的工作内容常常占据着基层工作人员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从迎检方案、领导调研方案、安保方案的制定,到通知撰写、汇报材料准备以及领导讲话稿的创作,甚至是各类检查资料的整理,这些工作往往遵循着固定的套路,耗费大量人力却可能缺乏实质的创造性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DeepSeek等类似的人工智能或许可以成为承担这些工作的潜在选择。

形式主义工作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模板化和重复性。以迎检方案为例,通常需要包含检查目的、检查范围、检查流程、人员安排等固定板块;领导调研方案也有着类似的结构,如调研主题、调研地点、陪同人员、行程安排等。这些内容的创作更多的是基于过往经验和固定格式进行拼凑,而AI在处理这类模板化任务时具有天然的优势。它们可以快速地根据大量的既有模板和数据生成符合要求的文档,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通知撰写来说,其格式较为固定,包含标题、主送单位、通知事项、时间要求、落款等要素。AI能够精准地按照这些要求生成通顺、表意明确的通知。汇报材料和领导讲话稿虽然需要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工作内容的理解,但其中也存在大量的套路性表述,如工作总结部分的成绩列举、问题分析、未来展望等,AI同样可以在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然而,将这些工作完全交给DeepSeek等AI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是信息准确性的问题。AI虽然能够生成看似合理的内容,但可能缺乏对实际工作场景的深入理解,导致出现信息错误。例如在安保方案中,可能存在对特定场所安保需求的误判。其次,过度依赖AI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对这些工作内容的疏离,降低他们的业务能力。如果工作人员长期不进行迎检方案等的创作,一旦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人工调整时,可能会无从下手。所以,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还要发挥审核把关的作用,对不科学、不正确的地方进行修改。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也反映了人类在工作中的价值定位问题。如果将形式主义的工作都交给AI,人类是否会逐渐失去对这些工作背后逻辑的把握,进而影响整体工作的质量?我们应该把AI视为一种工具,在利用其高效处理形式主义工作的同时,也要保持人类的主导权。工作人员可以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更具创造性、需要深度思考和人际沟通的工作内容上,如深入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加强与群众的互动等。

总之,虽然DeepSeek等AI在处理形式主义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减轻大家指尖上的负担 ,但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平衡好AI的使用和人类自身能力的发展,以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和价值性。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