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时,有三位重要人物没去参加,都是什么原因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8-19 15:28:53

1959年7月2日至31日,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了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各省委第一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一些部门的负责同志,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1958年的“大跃进”尽管热火朝天,但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也带来了种种问题。毛泽东对“大跃进”中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有了觉察。

1959年6月1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认为“大跃进”的主要问题,是对综合平衡、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重视不够。为了进一步廓清“大跃进”以来的问题,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把核心人物统统召集到他一直想去的江西庐山。

庐山会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一、

1959年6月29日,毛泽东在从汉口到九江的轮船上,确定了庐山会议将要讨论的包括读书、形势、任务、体制、食堂等19个问题。此前他与还在北京的周恩来通了电话,还在周的建议下又增加了一个“国际问题”。

按毛泽东的想法,庐山会议目的是分析形势,以便从“左”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对后面的工作做出科学安排。因此毛泽东准备了今年的任务、明年的任务、综合平衡问题、群众路线问题、公共食堂问题等18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此时的毛泽东,认为当前的工作“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同时毛泽东也清醒地看到问题不少,所以准备在庐山会议上肯定成绩,改正错误,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建设社会主义。

7月1日,毛泽东登上庐山,下榻在蒋介石和宋美龄曾经住过的“美庐”别墅。一进别墅,他便风趣地说了一声“蒋委员长,我来了!”

毛泽东一到庐山,江渭清、聂荣臻、曾希圣等人便来看望。毛泽东高兴地把他们迎进美庐别墅,对前来看望的几人说:“你们把形势和问题,都一块儿说说,这次中央扩大会议上,主要是反‘左’的问题,不要怕右。”

送走江渭清等人后,心情不错的毛泽东,还在“美庐”别墅提笔写下了一首诗:“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看得出来,毛泽东对这次庐山会议的“纠左”,还是充满期待的。

会议第一天,毛泽东再次重申了会议的宗旨:“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反“左”,反瞎指挥,反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大跃进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没有搞好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从7月3日开始,庐山会议按毛泽东定下的基调,围绕形势和任务分6个大区分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还对“大跃进”以来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气氛十分融洽。薄一波曾回忆说:“会议的开始阶段气氛很轻松,大家都将之称为‘神仙会’。”

二、

会议风向的变化是彭德怀的那封“意见书”。

按照毛泽东7月10日在组长碰头会上的安排,庐山会议准备在7月15日结束。14日这天,会议已经印发了胡乔木等起草的《庐山会议诸问题的议定纪录(草稿)》,只待最后通过。但就在这一天的傍晚,毛泽东收到彭德怀的一封信。

在这封“意见书”中,彭德怀向毛泽东陈述了自己对1958年以来党的工作的看法。认为这次会议尚未冷静地研究“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建议中央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彭德怀在信中对大跃进用了“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左倾错误”等评语,让毛泽东无法接受。毛泽东试图给大跃进“降温”,并已经着手进行局部纠正,但他不愿意有人给形势泼冷水。他认为缺点和错误是存在的,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抓住这些东西来攻击总路线,是把总路线引到错误的方向去。

7月16日,毛泽东将彭德怀的信印发到会同志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等人支持彭德怀的观点,而以刘少奇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同志则反对彭德怀的观点,并强烈要求撤销彭德怀党内外一切职务,把彭德怀彻底开除出党。

毛泽东不同意这样做,只同意免去彭德怀国防部长和军委副主席的职务,仍保留政治局委员和副总理职务,生活待遇不变。

庐山会议是在“左”倾错误所造成严重困难的情况下,需要全党团结带领人民渡过难关时召开的,当时的形势需要,党内不能分裂折腾,毛泽东从大局出发,为了加强党内团结,稳定全国形势,只能“挥泪斩马谡”。正如他在1966年说的那样:“五九年八月庐山会议我是不满意的,尽是他们说了算,弄得我是没有办法的。”

在庐山会议上支持彭德怀的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等人,也在庐山会议后,被带上了“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帽子。比如黄克诚就在会后被撤销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职务,政治待遇基本取消,工资降级,在北京大水车胡同四号院过上了赋闲生活。

三、

庐山会议时,有三位重要人物没去参加。如果他们参加了这次大会,按他们的性格,很有可能也要受到牵连。

第一位是当时分管经济的副总理陈云。

作为分管经济的副总理,陈云按说是必须出席这次会议的。不巧的是,庐山会议前,陈云的心脏病犯了,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连说话都困难,最后不得不向中央请假。

陈云当时在中央常委中排名第五,也是党内公认的经济专家。建国之初,国共产党面对的是物价飞涨、满目疮痍的烂摊子。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打仗是一百分,搞政治八十分,管经济只能是零分。全国的金融中心上海,被一些看不见的手操纵着市场,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并且断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为了整顿上海经济秩序,陈云被派往上海坐镇,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大获全胜,控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安定了人心。毛泽东大喜,为陈云写了一个“能”字,并高度评价这次以上海为重点、涉及全国范围的经济斗争,“不下于淮海战役”。

庐山会议前,毛泽东为提早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曾提出以反对右倾保守为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结果出现了经济过热,资金、原材料和市场十分紧张的现象。陈云发现了这一问题,当机立断“反冒进”,把过大的建设规模压了下来。

遗憾的是,当时的毛泽东产东没有看出问题的严重性。1957年他准备开展“大跃进”的时候,开始批评陈云搞“反冒进”,说一反就泄了气,泄了6亿人民的气,说这是方针性错误,是政治问题。言外之意,陈云做经济工作不行了。

在这之后,毛泽东亲自统揽了经济工作的大权,加大了反“反冒进”的力度。1958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针对“反冒进”讲了一句很重的话,他说:“反冒进”的人“跟右派相距不远”了,“大概50米远”。无奈之下,陈云发言检讨了自己“反冒进”的“错误”,并表示对“反冒进”中财贸工作的“错误”要负主要责任。

1958年4月的汉口会议上,毛泽东在讲话中说:如果今年得不到丰收,还会有人出来说“我早就有先见之明,还是我的对”。到那时又要刮台风的。党内中间偏右的人是“观潮派”,他们是“楼观沧海月,门对浙江潮”。

毛泽东的这番话,矛头无疑是指向陈云的。通过批评“反冒进”,毛泽东终于为“大跃进”扫清了思想障碍,从而形成了“大跃进”的高潮。

四、

在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后,陈云更加谨慎。“大跃进”正热的时候,经济学家薛暮桥曾私下对陈云说,希望他找毛泽东谈谈对“大跃进”中的一些问题的想法。陈云说:“现在不是毛主席一个人热,全国许多领导都热,不吃一点苦头,这些话是听不进去的。”

庐山会议前,陈云接连 考察了天津、河北、河南等地的工业和农业,对全国的经济形势已经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怎样才能迅速克服困难、恢复国民经济,肯定有着自己的想法。再加上陈云一直是一个不太愿意讲违心话的人,如果他上了庐山,极有可能会站在彭德怀这边,其后果必然是被视为“右倾”的代表而遭到批判。

正因为没在庐山会议上受牵连,陈云才能在1962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西楼会议)上,作了《目前财政经济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报告,实事求是地估计了我国当时国民经济的困难形势,确定了实行经济调整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会后,刘少奇专程到武汉向毛泽东汇报了会议内容,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并商定成立中央财经小组,由陈云任组长,使调整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五、

第二位没有出席庐山会议的,是陈赓大将。

和陈云一样,陈赓当时身体非常不好,甚至无法长时间坐着。医生建议他休息,不要参加任何会议或活动。毛主席也知道陈赓的健康状况,特别嘱咐陈赓不必出席会议。

陈赓虽然没有出席庐山会议,但他还是很关心会议的情况,每天都让护士给自己读会议简报。看到彭德怀的《万言书》后,陈赓当时就意识到彭德怀可能会出事。

庐山会议还没结束,便有人来找陈赓,让他发表一下对彭德怀的看法,但陈赓以自己正在养病,不了解会议情况为由,拒绝了对方。

庐山会议结束后,陈赓本想去看望彭先生,但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一年多之后,陈赓因病 去世,享年58岁。

第三位没有出席庐山会议的,是邓公。他没有参加会议,是因为在会议前不久不慎摔倒,摔断了大腿,一直在住院治疗,无法起床,更无法参加会议。经中央批准,他也缺席了庐山会议。

从后来的历史可以看出,这三位缺席庐山会议的重要人物,在对待彭老总的态度都是一致的。除了早逝的陈赓外,另两人在十几年后,完成了对彭老总的平反。

参考资料:

中新网:《七千人大会留悬念,陈云为什么不讲话?》

凤凰网:《杨尚昆揭秘:庐山会议之后的彭德怀在做什么》

0 阅读:1201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