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基本盘是八旗,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牢牢掌握权力,汉人官僚翻不起浪花。太平天国爆发后,八旗损失惨重,拿太平天国毫无办法,只好让汉人官僚办团练武装镇压太平天国,湘军淮军官僚集团强势崛起,清朝中央逐渐失去了对东南乃至全国的控制。
明朝和过去朝代最大的不同是藩王制度,藩王虽无实权,但世世代代都是国家供养,俸禄不会减少,朱家子孙是以超几何级数增长,到后来即使以一国养一姓也不能。其他朝代是每代降一级,到刘备就只能织草鞋为生,成为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拿个计算器估算一下,按平均生育率3来计算,古人20年一代,明朝260多年,13代,亡国时理论上应该有3^13,即160万人,按生育率4算,就是670万人,财政问题一直是困扰明朝的主要问题。张居正改革主要也是基于财政压力。
南明,是从清军屠城才开始有真正的反抗。但也只是部分人参与,更多的乡绅只是口头附和,根本没有全力支持。明朝留下来的这批大地主,大多在清朝都过得并不好。满人也不会把孔夫子真的当回事,直到太平天国时,不得不组织乡勇对抗为止。但随着满清覆灭,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夫子也在历史发展中走下了神坛。
其实就那么几点。
第一,骨头硬的那批在满清入关的时候都已经被杀光了。剩下的那批都是怕死的。
第二,入关坐稳了的满清不像明朝那会,他们是真下死手的,不听话,要么宁古塔,要么九族直通车。
第三,满清不像汉人王朝,不以士大夫为根基,他们的根基是八旗,所以不会太在意汉族士大夫阶层的感受。
第四点,满清朝廷班子分满汉,做主的是满班子而不是汉班子,决策权不在汉而在满。
PS:极少数精英垄断大部份舆论不是好事!制度设计上,应让沉默大多数的发声,至少占据一半與论才对,虽然他们发言可能千奇百怪,层次不高漏洞百出,但属于上下阶级有效沟通缓解社会矛盾的渠道,避免过于压制,导致义和团文革那种极端言论
用户10xxx10
将汉家天下搞灭亡的士大夫,人民觉醒想让它们死,满族视它们为奴才,它们也只配做最下贱的狗的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