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上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换季的时候,小嘴干得像好久没喝水,大便也硬,吃饭更是没胃口。其实啊,这都是体内的“火”在捣乱!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如果脾胃功能虚弱,食物无法被消化吸收,堆积在体内,化热生火,形成内热。
内热不仅会让孩子出现上火的症状,还会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一碗山楂水,消积健脾又清内热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从消积健脾、清热生津入手。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健脾开胃的作用。
01山楂麦芽饮
功效:山楂消食化积,麦芽健脾开胃,既能解决积食问题,又能增强脾胃功能。
适合:脾虚积食、胃口差、严食挑食的孩子。
02山楂雪梨汤
功效:山楂消积食,雪梨清热润燥,两者搭配可以消积食,清除内热。
适合:积食内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的孩子。
温馨提示:食疗方只适合日常调理,如过孩子症状较重,可以给我留言,我帮你找出解决方案。
门诊案例
这个孩子6岁,家长带他来看诊时,第一眼就注意到他小脸发黄,整个人瘦瘦的,没什么精神。
家长反馈,孩子平时吃饭特别费劲,稍微多吃一点就喊肚子胀,晚上睡觉也不踏实,翻来覆去,还容易惊醒。
更让人头疼的是,孩子经常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得像羊粪蛋,手心脚心还总是热乎乎的。

孩子舌头一伸,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舌体胖大有齿痕。这说明他体内有热,脾胃功能弱,湿气也比较重。
脉象濡数,稍微有点弦滑,进一步印证了脾胃虚弱、内热积滞的判断。
治疗思路
根据孩子情况,治疗要以消积食、清内热、健脾胃的思路来。
于是开方:山楂、麦芽、茯苓、白术、黄芩、陈皮、党参、甘草等。(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经过一周的调理,孩子积食问题改善了,肚子不胀了,大便也开始变软,晚上睡觉变安稳了不少。

继续调理,孩子的食欲逐渐好转,吃饭不再费劲,小脸也开始红润起来,现在体质也增强了,身高和体重也跟着长了可多,家长特别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