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多次谈到,超级大国因为自身军事地理条件优越,因此一直奉行两洋战略。也就是把舰队实力基本平均的分配到东西两侧的大洋之上,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御敌于国门。即使全球其他大洲打的热火朝天,而超级大国的本土仍然可以基本确保岁月静好。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吸收全球躲避战乱的人力精英与巨额资本,而且可以对其他大洲产生长达上百年的持续吸引力。两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基本证明了两洋战略是行之有效的。而且经过二战,超级大国海军更是基本掌握了全球大洋90%面积的实际控制权,全新的两洋战略不但可继续御敌,而且可以从海上对其他大洲,尤其是作为世界岛的欧亚大陆进行深度的前沿干涉,等于把当年大英帝国对欧洲大陆的离岸平衡战略发挥到了极致。最终目的,
就是防止欧亚大陆上出现一个强权,具备足够的实力,在充分整合本大陆的同时,再把现有的超级大国挤压回美洲;毕竟再次蜷缩回美洲的超级大国,就已经不再是现有超级大国。也自然会再次走向蛮荒与衰落。对这种后果,超级大国做梦都能吓醒。总的来看,在整个冷战时代,两洋战略仍然是相对成功的,毕竟欧亚大陆上威慑力最大的苏联也轰然解体了。不过冷战最大战略对手的突然性解体,也给超级大国本身,尤其是作为霸权支柱的超级大国海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这就是过于自信的认为,在苏联的威慑基本消失后,在今后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欧亚大陆上都不会再产生一个与苏联同等的战略力量。因此过去准备深海决战的大洋舰队,完全可以转变为快速反应的近海干涉舰队,
这就是所谓的由海到陆新战略。在这种体系下,常规大型航母就显得不够经济了。不如干脆把所有航母全核化。这样只需要过去一半数量的航母,定期在全球巡游一下,就足够吓退各种不服管束的“刺头”。当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真正执行下来,却最终发现全核舰队的部署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偏瘫”现象。所谓的偏瘫,就是原本基本左右对称的航母舰队的部署,却出现了在本土左侧的大西洋与地中海方向尚可;但是在其本土右侧的太平洋方向却已经严重的实力不足。毕竟在冷战高峰时代,当时有大约15到16艘正规航母,常规动力版本多于核动力版本,这样可以在东西两洋各自常年部署七到八艘,对全球危机随时反应。而与之配套的航母维修维护设施也基本可以跟上。但是航母全核化以后;
原本更需要航母舰队威慑的太平洋方向,无论是横须贺、圣迭戈还是布雷默顿,甚至包括夏威夷与关岛,这5大基地都无法正常维护核动力航母;所有的尼米兹级与福特级航母如果部署到太平洋方向,那么都将是无保障的带病运行。长此已久,国将不国!超级大国的战略设计部门,居然想出了一个以轰炸机群来部分代替航母战斗群的奇葩方案,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明天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