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有没有警示作用,就单说手机是学生的私人物品,学校砸手机这事它难道就不违法吗?我们社会好不容易进展到“老师不能随意打骂体罚学生”的共识,现在没法体罚了,于是就又开始从学生的私人物品下手了?
首先说上学带手机会不会影响学业,我觉得肯定会影响,我朋友就是高中老师,他经常吐槽现在小孩玩手机玩得比他还6,还嘲笑他是“2G”网。试想一个学生能“5G”上网,肯定会挤占他学习的时间,从而影响学习。
如果我们只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带手机上学肯定是不对不好的。但是学生在成为学生之前,他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也有正常的社交需求,也有使用手机的权力,不论带手机再怎么影响学习,也不是学校砸学生手机的理由。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说不带手机出门就寸步难行,现在早就不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大家还用纸币、硬币买东西,现在出门拿着钱人家都不一定有零钱找。这样的情况下,还不让学生带手机上学,这不是为难人吗?
到底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老师才能意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打骂、没有自尊心、没有个人隐私的附属物?
不希望学生带手机影响学习,这样的心情我相信谁能理解,但无论如何,现场砸手机这种带有“示众”的强烈羞辱性质的、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在这个年代都不应该出现乃至被宣传。
先说观点:我支持老师砸手机,不仅要砸,还要当着所有同学的面砸,砸出禁带手机的决心!!!因为手机非常影响学习成绩,它就像一颗老鼠屎,坏的是一锅汤。而且手机影响的不是一个学生,是会影响很多学生,相比于高中生无法估量的未来,价值几千块的手机根本不值一提。
要我说,家长得懂事,跟孩子的未来相比,一部手机算什么?如果真舍不得孩子吃苦,还上什么学,让孩子在家躺着玩手机不就行了?
还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学校的规章制度?
很多学校,明确禁止带手机,违者可以直接劝退处理的,所以相比于学生被劝退,砸手机真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情了。
我举个例子:
上个月,我在老家表弟处理转学借读问题。
表弟今年读高二,高考分数不够,上不了公立高中,最后只能读本地的私立高中。这里学费+住宿费每学期就要1万多,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只有周末放假可以回家,为了让大家好好学习,学校明确规定:禁止带手机。
因为表弟带手机被班主任抓了很多次,影响同学学习,班主任都不让他进教室了。后来表弟他爸直接当老师的面把手机摔了,但是班主任还是不同意表弟在他班上继续读。没办法,高二下学期商量着转学去六中(公立学校)借读,我找人托关系花了几万块钱,终于把他给弄进去了。
中间人就明确强调,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1、不准带手机,2、不准谈恋爱,3、不准打架斗殴…违反任何一条,都直接劝退。一旦劝退,托关系花的几万块,一分不退。
我表弟的家人也表态:不可能让孩子带手机去学校的,但如果发现表弟带手机了,让老师直接摔碎就行。
所以,家长要明白事情重要性的,跟孩子的未来相比,手机算什么?
真舍不得孩子吃苦,上什么学,在家躺着玩手机不就行了?
回想我表弟的成绩,初中那会还可以,学校前一百名呢,就是因为初三的时候,家里把不用的手机给他用了,结果他整天沉迷于王者、吃鸡这些游戏,导致成绩直线下滑,最终公立高中都没考上。
最后,再说说我自己的经历:
我08年读初中的时候,班长藏了一部手机带进宿舍。那部手机还是按键的,屏幕只有一小块。但就是这部手机,每周六必更新一次小电影,宿舍8个人每人出一块钱…手机让我们成长了吗?没有,只是学坏了。
等读高中的时候,智能手机开始普及。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每天带手机进教室,结果就多了几个沉迷于游戏的同桌…
我的经历告诉我,手机不是用来学习的,不懂的问题问老师。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除此之外,应该禁止接触一切可能让学生变坏的东西,所以手机,必须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