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那些长寿君王,都有什么秘诀?

俇攘 2025-04-04 17:01:16

我国古代历史上,很长时间里人的平均寿命并不算长,所以杜甫才有诗言人生七十古来稀,毕竟古代饮食、卫生和医疗条件都格外有限,所以要想长寿还是很难的,很多底层百姓连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还要承担繁重的劳动,所以很难保证人的健康和长寿。虽然贵族乃至皇室享受了最好的资源供应,很多物资条件可以得到满足,但是受制于医疗等限制,所以也很难突破寿命的禁锢,尤其是需要抵制“仙丹”的诱惑,自古以来的皇帝,寿命超过八十的寥寥无几。

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其寿命长短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与王朝兴衰紧密相连。然而,在众多帝王中,能够享得高寿者并不多见。本文将深入探讨几位中国古代长寿君王(享年超过八十岁)的养生秘诀,以期为现代人提供借鉴与启示。

乾隆养生

一、乾隆皇帝:胸怀宽广,爱运动,重养生,会滋补

首先来说,清高宗乾隆,作为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帝王中的长寿冠军,享年89岁。乾隆皇帝的身体条件确实很不错,其不禁欲,也不信佛,政务繁重,却能保持长寿。他的长寿秘诀,科学养生,被清代御医后裔总结为二十字:“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服龟龄集”。乾隆皇帝每天黎明早起,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体内的污浊气体,以促进身心健康。

他坚信“生命在于运动”,常年坚持锻炼,八十多岁还经常外出狩猎,以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智力体力。乾隆皇帝身体的十部位经常运动,有四件事注意节制。“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即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些养生方法,使他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乾隆千叟宴

乾隆皇帝还注重适时进补和服用补品。他认为,人在晚年因新陈代谢功能减退,需要适当用些补品,加强营养,延年益寿。其中,龟龄集是乾隆皇帝长期服用的一种名贵中成药。这个药方由长寿和尚传给乾隆皇帝,用药珍贵,包括鹿茸、人参、海马、枸杞等名贵中药材,以及平常药品中极少用到的蜻蜓、石燕等珍稀药材。乾隆长期服用龟龄集,到了80岁时,仍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除了养生秘诀,乾隆皇帝的心胸开阔和精力充沛也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他在位60年,又当了3年太上皇,掌实权达63年之久,巩固了清朝政权。他处于花天酒地包围之中,还非常注意养生之道,一生身体健康,到80岁高龄,仍然还可正常处理国家大事,乾隆皇帝心态好,胸怀这块相比其父亲雍正皇帝可不止宽广一点半点,只要身心都足够愉悦,健康长寿就是自然之理。

梁武帝修佛

二、梁武帝:远酒色,禁欲望,勤于活动,兴趣广泛

南朝梁武帝萧衍,同样是一位长寿皇帝,享年85岁(也有说法是86岁)。他的长寿秘诀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爱学习、好六艺、勤政务、远酒色”。萧衍自幼天资聪敏,勤于动脑,酷爱文学,乐于读书。他当了皇帝后,不管事务多么繁忙,仍手不释卷,经常读书到深夜。萧衍还醉心著书立说,撰有《毛诗答问》《尚书大义》等200余卷,《通史》、诗文等六七百卷。读书则神安,神安则寿延,勤读书,多写作,是萧衍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萧衍不仅好学,而且精通琴棋书画,喜欢骑马射箭。古人云,笑一笑,十年少。喜能解愁,欢则去忧,萧衍喜六艺,所以能益寿延年。勤政务也是萧衍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史书记载,梁武帝处理政务从不马虎、拖延,总是孜孜不怠。他身为帝王,本可以享受豪华的生活,但他的衣食住行,都比较俭朴,膳食不讲究,不食美味甘浓,只吃一些豆汤粗食,有时每天只吃一顿饭。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使他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保养。

梁武帝执政48年,前面二十余年还算比较正常,但是自年过半百之后,突然就开始了养生和信佛,更是不近女色,也不饮酒,清心寡欲,一心修佛。所以,远酒色肯定也是萧衍长寿的一个秘诀,梁武帝疏远酒色,对嫔嬉姬戏并不热心。在历代帝王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实属罕见。萧衍的长寿,与他注重养生、保持身心健康密不可分,同时也与其欲望控制,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武则天

三、女皇武则天:控制饮食,注重养心,坚持运动,晚年多滋补

武周女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享年82岁。武则天的长寿秘诀可以概括为十八个字:“好运动、重养心、兴趣广、宽心胸、节饮食、巧养颜”。武则天的父亲是行伍出身,母亲通晓文墨,这为她习文练武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她从小就喜欢琴棋书画、骑马射箭。入宫后,锻炼不辍。这种坚持运动的习惯,使她的身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武则天还注重养心健身。因为信佛的缘故,她幼时经常随母亲一起“坐禅”,这使她深得裨益,能够静下心来,不浮躁,不躁动。27岁时,武则天又去感业寺当尼姑,每日盘膝静坐,修身养性。即使她在处理政务期间,仍然坚持瞑目静坐,调息养心,以消除疲劳烦恼,恢复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武则天的兴趣非常广泛,赏花、下棋、观歌舞、练书法、习诗词、骑射游玩等均有涉猎。她的生活丰富多彩,从而增添了情趣,陶冶了心情,延缓了衰老。武则天胸襟宽阔、豁达、能容人,面对事情能保持情绪稳定,这也是她长寿祛病的良方。

武则天还一直坚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她喜欢吃蔬菜,肉食、野味少吃,从不贪嗜膏粱厚味,也不暴饮暴食。合理而均衡的膳食,使她一直保持着健康的身体。此外,武则天还善于化妆养颜。她令御医研制的中草药美容化妆品,被称为“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她中老年时期巧妆饰之,使其驻春泽面、风韵犹存。

赵构长寿

四、宋高宗赵构:养生养性,注意饮食卫生,多运动,远离勾心斗角

宋高宗赵构,在经历了国破家亡、母亲被俘的惨痛后,竟然也活了81岁。赵构的长寿秘诀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精于书法、讲究饮食卫生和休闲养生。赵构认识到书法不但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养生之道。因为练习书法时思想高度集中,甚至还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美中,从而进入既轻松又安适的状态,没有了妄念和烦恼。书法能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使人身心愉悦,性情得到陶冶,精神获得享受,因而有益身心健康,对养生大有好处。

宋高宗赵构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讲究饮食卫生的皇帝之一。他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但在饮食方面,他却非常讲究。他吃饭多半选自己喜欢吃的,用一双筷子夹到碗里,吃光。盛饭用另外一只勺子,装一点吃一点。他说:“吾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皇帝皇后们吃剩的菜肴,一般赐给宫中其他人吃,但赵构能注意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这种讲究饮食卫生的习惯,也许是他活到81岁高龄的重要原因之一。

赵构还注重休闲养生。他55岁时让位给宋孝宗,自己搬到德寿宫去住,做清静的太上皇去了。这种休闲养生的思想可能受到当时一些医家和养生家的影响。在清静无为的宗旨下,赵构以垂钓、看打球、夏日消暑等方式消磨晚年的时光,以此换得高龄长寿。

忽必烈骑射

五、忽必烈:坚持运动、性格平和、不忌医、饮食均衡

元世祖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开国之君,完成了元朝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同时也重视汉学和儒家文化,帮助元朝建立了汉制政权。虽是蒙古族出身,而这位君王没有游牧民族的戾气,反而性格平和,细化汉文化儒家的中庸之道,这些都助力忽必烈健康长寿,所以其享年80岁。

忽必烈的长寿秘诀也很简单,其作为游牧民族,本身就喜欢骑马射箭等运动,在入主中原之后仍然保留了这些喜好。然后,其虽然来自于蒙古草原,却坚持肉和素搭配,肉食以水煮羊肉为主,同时很少饮酒,保证身体机能。

更重要的是忽必烈性格平和,也不焦躁,身边总是带着医护人员,随时为其护理和保养身体,这两点是很多人都做不到。

钱镠的爱情故事

六、钱镠:豁达,好人好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作为我国历史上最痴情和浪漫的君王,吴越王无论是治国还是齐家,都是一个完美的人,在其治理下,让吴越地区成为了五代乱世间的一片净土,这里文昌武胜,百姓安居乐业,也避开了战乱,造福了一方水土子民,而且钱镠其个人私德也相当好,不已国家公器为资本去谋取个人野心,所以这样的君王,必然是心胸豁达开朗之人,长寿也是好人好报。

赵佗

七、赵佗:饮食健康

南越王赵佗,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之一,传言其从秦始皇时期活到了汉武帝时期。历史上关于其记载很少,只知道赵佗喜欢吃鱼,而鱼肉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因子和高蛋白,所以这应该也是其长寿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这些长寿君王的长寿秘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在于他们都注重养生之道,保持身心健康;个性则在于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养生方法和生活习惯。这些长寿秘诀,不仅为当时的帝王们带来了健康长寿,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养生经验和启示。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更需要注重身心健康和养生之道。我们可以从这些长寿君王的秘诀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健康和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阅读:25
俇攘

俇攘

研史,读书,写诗,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