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到医院后,不少医生不建议患者做核磁共振呢?医生告诉您实情

良翰评健康 2023-03-01 23:23:01

“医生,都说CT有辐射,我不想做,给我做个核磁共振吧。”

在医院时,不时能听到患者和医生这样的对话,通常医生都要耐心给患者反复讲解,为什么不给他们做核磁共振检查。今天,我们就好好说说,告诉您实情。

核磁共振是什么?

核磁共振作为新型的高精尖检查方式,被很多患者“神化”了。其实,核磁共振也只是一个常见的影像检查手段而已,而且核磁共振也是分部位检查的,并不是只要拍一次核磁共振,全身上下所有地方都可以检查到。

核磁共振的原理也很简单,在弧形的机器中产生强磁场,利用十分强大的磁场,就像老师喊出了集合的口令,我们身体里的水分子都会乖乖的朝向一个方向排列站好。然后磁共振机器中的强磁场突然消失,就像老师告诉孩子解散了,我们体内水分子的磁力线就会突然恢复成它原来的样子和朝向。

说得再通俗点,核磁共振就是把患者的身体摇一摇,再停下来,感受患者体内的分子振动。

所以,核磁共振特别适合用来检查一些软组织、脂肪组织、神经根等细微病灶。那么核磁共振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有什么区别呢?

核磁共振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有什么区别?

1、B超

B超就像是拍打患者,听传出来的回音来查看问题,超声波穿透肌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或者病灶会反射给机器,最终呈现出病灶的外观情况。所以B超可以用来检查腹部器官是否有肿块、子宫卵巢是否有异常、体内的结石、肿瘤等。

2、X光片

X光就像是把患者压扁在一张图片上,所有的信息都无处隐藏,但所有的信息也都积压在一起,形成一个二维影像,可以查看病灶内部的情况,但是是重叠的、平面的。

这种检查可以用来粗看一些骨头的损伤、内部大致的损伤情况,或粗略的病灶情况。

3、CT

CT就像是把患者一层层切片来看,X光会分层穿过人体的肌体或病灶,然后通过计算机计算后得到成像,可以更清晰的全方位向医生显示出病灶的内部、外部、各种组织信息等。

CT相当于X光的加强版,CT适合做骨骼和胸腔内部、脑部急症的检查。CT比X光可以显示出更清晰的结构,尤其是对肺部病变的监测,要优于X光。

到了医院,为什么不少医生不建议患者做核磁共振?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不同的检查,其实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患者类型的。那么患者到医院后,医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是基于哪些考虑呢?我们详细说说。

第一,患者的疾病不适合做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也是一般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并不是万能的,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有很多患者的病不适合用磁共振检查,医生也要对症下药、对症下检查。

磁共振主要就是利用我们体内的氢原子,也就是水,来进行共振,利用振动转化为图像进行检查。所以如果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没有水分,那么磁共振也就没有太大用处,比如被气体充盈的肺部,很明显就不适合用磁共振检查。

第二,核磁共振的检查时间长,患者没有必要做,或来不及做

像X光等检查方式,一般在十分钟内就可以完成,最慢也基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但磁共振不一样,需要花费的时间往往会翻倍,一个小时左右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患者的病情不严重,且其他影像学检查更合适,那么就没有必要非做核磁共振不可,一是要做核磁共振等待时间很长,二是也会耽误其他必须做核磁共振患者的救治时间。

如果患者病情危急,比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那也根本没有时间做核磁共振。这种时候,时间就是生命,首选是CT检查,尽快确定病因病灶,赶紧进行抢救或治疗。

只有特定疾病,比如颅脑肿瘤、脊髓病变、关节肌肉病变等一些需要核磁共振诊断,而且病情并非生死时速的患者,核磁共振才是首选检查手段。

第三,核磁共振费用比较昂贵

众所周知,核磁共振的检查费用比较昂贵,这和核磁共振仪器的造价是有关系的。

核磁共振的仪器在脑神经科学界,重要程度相当之高。而这种高精尖技术的仪器,国外出售给我们的整机价格,曾经高达2000万人民币一台。我们买过来之后,每一次使用也都会有消耗,都需要后期维护。

因为费用的原因,医生在开核磁共振的检查时,是要充分判断患者有核磁共振的必要,不会让患者多花冤枉钱。

第四,患者体内有金属

核磁共振仪器运行时会产生强磁场,所以我们做核磁共振检查的时候,是不能携带金属物品。但是在现实中,有些患者因为某些疾病的原因,身体内会有心脏搭桥、胰岛素泵、人工心瓣膜,甚至避孕环等,而这些都含有金属物品。

如果这样的患者去做核磁共振的话,会发生严重的后果。以避孕环举例,在强磁场的作用下,体内的避孕环会移动位置,有可能会导致子宫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

所以如果决定要使用核磁共振,在检查前一定要和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史,避免疏忽酿成大错。

小结:

综上,不要盲目的跟医生说想要做核磁共振检查,在决定做核磁共振之前,要仔细了解核磁共振的相关问题,包括费用、优点、适应症和禁忌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相信医生的判断,在医生的建议下选用合适的影像学手段检查,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0 阅读:449

良翰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