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立朝开始白银和铜制钱就被定为官方货币,但因成色不均、重量等因素让这些货币不仅流通不便,折算兑换也难有标准。太平天国起事后,各省为筹措军费纷纷发行自己的银圆、铜圆、官钱票据等,又让清朝的货币体系变得愈发混乱不堪。
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西方诸国均已实行金本位货币制度,白银需求的下降导致国际银价持续下跌。为偿付各项以黄金为基础计价的赔款、外债,清廷不得不承担更多的金银兑换成本(即“镑亏”)。
为了降低落后的货币制度带来的损失,当时另一个用银大国墨西哥主动联络清廷,联合向美国提出“协助建立金本位货币体系”的请求。1904年初,美国应邀派遣“会议货币专使”精琪来华,并带来了美国政府为清廷拟定的“精琪币制改革方案”。
一个国家的货币改制是一项高技术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操作、跟踪、管控,而清朝恰恰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精琪方案”从技术层面认为清廷没有能力主导这项工作,建议清廷聘用洋人担任“司泉官”,并由他组建外籍管理团队,全权负责新货币的发行、管理、金银兑换价等事宜。
但这恰恰触碰了朝野内外那根“丧权辱国”的红线,以至于朝廷官员无论保守、开明均纷纷上疏反对。虽然其后精琪主动修改方案,削减外籍职位和权限等,以突出大清主权财政色彩,平息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但也让这次“币改”从伊始就蒙上一层阴影。
除了“政治正确”方面的风波之外,“精琪方案”在技术层面上的争议也很大。
考虑到白银已在大清流通几百年,骤然换金不太现实。“精琪方案”为清廷设计的并不是西方诸国通行的金本位,依照该方案清朝内部流通的货币实际还是白银,即“虚金本位”。
该方案将清朝内部银价与国际金价浮动挂钩。为了降低清廷的启动负担以及增大铸币收益,国内金银的初始兑换比被设定为低于国际金价的1:32。同时为了不让列强吃亏,该方案又要求清廷对外贸易结算和偿付赔款、贷款的金银价,由司泉官根据国际银价随时调整(初始为1:40)。
技术层面的反对以张之洞为代表,他从三个方面提出不同意见。
其贫民每人一日口食,仅止一二十文,中人一日口食,仅止六七十文,并不能值洋银一角,何论于金 … 故论目前中国情形,若欲行用金币,不但无金可铸,即有金可铸,亦非所宜。
《虚定金价改用金币不合情势折》
张之洞认为用黄金铸币,其价值远超国人日常所需,反而会导致“金币”在国内流通、使用更为不便。实话实说,张之洞的这个反对意见并没什么道理。梁启超就此嘲讽他,“全未达生计学经济学原理,一派门外汉语”。
因为“金本位”货币只是与黄金价值挂钩(例如一元相当于多少克黄金)而不是直接使用黄金。如果觉得货币相对应的金价太高,发行时降低比例或增加下一级货币单位即可。
张之洞的第二个技术性反对理由来自国内外市场不同的金银兑换价。
外国持银三十二两一入中国,便可得金一两之用,及以中国之银抵付外国之金,则仍须以银四十两准金一两 … 强以三十二两之银作值四十两之金,则民间必将以只值银三十二两之货物,涨为值银四十两之价,虚伪相抵,徒劳无益。
《虚定金价改用金币不合情势折》
其认为国内外制定不同的金银兑换价,一方面会让国内黄金流向兑换价更高的外洋市场,另一方面也会迫使民间无视朝廷规定将金银兑换价主动上涨,与高价的外洋市场看齐,从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
这个反对理由有其道理,但是“精琪方案”如此设置并不是看不到问题,而是在与国际金价挂钩的同时尽可能地为清廷获取“铸币”收益。这到底是开源增收,还是以危害整体经济为前提的虚假收益,大家就各抒己见吧。
最后张之洞对于“镑亏”问题也持有不同看法。
夫抑制进口外货,畅销出口土货 … 今以金贵银贱之故,赔款每年虽多二三百万,而商民获土货外销之利可多至二三千万,其无形之益已多,且出口货多,则税亦加多 ……
《虚定金价改用金币不合情势折》
当时清廷不少官员支持“金本位”和“精琪方案”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国际银价的暴跌,让清廷用白银与列强结算黄金计价的赔款、贷款时吃了亏(为兑换相应黄金需付出更多白银)。
张之洞承认国际银价的下跌,会增加朝廷财政负担。但同时他又提出,金贵银贱,有利于清朝货物出口,不利于西洋货物的进口。贸易顺差给清廷、皇朝带来的收益实际要大于“镑亏”,因此没必要为了“镑亏”去搞金本位。
张之洞的这个观点其实挺“超前”的,现今不少国家在经济萧条时也会主动贬值本国货币来刺激出口进而拉动经济。
最终清廷没有接受“精琪方案”,只是不同意的原因并不是综合各种技术因素,大部分还是来源于政治考量。
首先,不“丧权”于洋人,让朝廷中枢的重臣基本无人表态支持“精琪方案”。张之洞公开上疏反对后,朝堂内支持“精琪方案”的声音就更少了。至于清廷是否有能力自行组织币制方案以及应当制定何种币制,则无人去考量。
其次,各省督抚普遍不支持朝廷的统一币制改革。因为独立的铸币收益已经成为各省重要财政来源之一,朝廷统一币制就相当于要夺去他们的“蛋糕”。而他们反对的切入点,同样是维护朝廷主权以及“丧权”问题。
最终在中枢无人表态支持,地方督抚普遍反对的情况下,清廷放弃了货币现代化的初次尝试,仍坚持银本位并授权张之洞在湖北试铸一两银币积累经验。
可能是各地督抚的积极要求效仿,让朝廷意识到了统一铸币权的问题。也可能是新银币实重一两,让朝廷没有铸币收益。湖北的新银币刚发行就被朝廷强行叫停,转而要求户部统一铸造新银圆(每枚重七钱二分)。
但是新的币制并不是光铸造银圆就可以解决的,结果就是缺乏专业人才和货币统筹管理经验的清廷上下,在各种纷争与吵嚷中直到大清垮台也未能建立起全新的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