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社部近期在官网发布了一条消息,对挂靠单位缴纳社保进行了正面回应,生活中,有的灵活就业人员觉得挂靠单位缴纳社保,可以享受跟在职职工一样的社保待遇,但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现在人社部在文章中表示,挂靠单位缴纳社保的话,将会这样处理,一起来看看。

先来看看人社部在近期发布的《“挂靠”代缴社保省钱省心?当心钱财权益一场空!》,其中提到,把社保关系挂靠到熟人公司,或者找机构代缴社保,不仅属于违法行为,还会面临钱财和社保权益两场空的风险,如下图:

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根据社保法规定,通过虚构劳动关系让自己满足社保参保条件、骗取社保待遇的,不仅属于违法行为,需要追回违规领取的钱,而且还会处以2-5倍的罚款。
也就是说,挂靠单位缴纳社保,一经发现,不仅导致自己无法享受到社保权益,而且还会面临处罚,即便是领取到养老金了,到时也会面临追回的风险,大家在实际参保中需要注意。

其实,灵活就业人员完全可以在户籍地缴纳社保,而且现在大多数地方也放开了社保参保的户籍限制,在工作所在地也可以正常参保,没必要通过挂靠方式去参保,因为后者所需要的花费更多。
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假设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一位灵活就业人员按照60%档次缴费,养老保险每月缴费金额为6000*60%*20%=720元,如果再缴纳医保的话,假设当地最低缴费比例为9%,那么医保每月缴费金额为6000*60%*9%=324元,加起来就是720+324=1044元。
但是如果挂靠单位的话,正常需要缴纳五险一金,也就是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需要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每月的缴费金额就要多几百块钱以上,经济负担更大。
此外,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保,符合条件的,还可以领取到社保补贴,有的地方补贴标准可以达到个人缴费金额的2/3,而挂靠单位缴费的话,是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的。
至于有人担心的个人缴纳社保,跟挂靠单位缴纳社保,拿到的养老金会有差别,这也是误解的,因为养老金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跟个人的参保身份没有关系,养老金能拿到多少,取决于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以及缴费水平等情况。

人社部近期在官网发布了消息,对挂靠单位缴纳社保进行了正面回应,挂靠缴纳社保,不仅违法,而且还增加了个人的缴费负担,给个人享受社保待遇带来风险,2025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需要避免这种行为。其实,现在参保便捷性已经大大提高了,大多数地方放开了户籍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在工作所在地能以个人身份参保,不会影响到养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