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寡妇桥,始建于元代,800年老建筑为何不是文保

巧云聊旅游 2025-01-30 19:18:33

前段时间有网友留言锣圩镇群兴村至树合村方向有座寡妇桥,年代非常久远,应着网友的提示来到群兴村,转了很久都没找着,还好有位大爷指路终于找到寡妇桥。寡妇桥为横跨于锣圩河的双拱桥,单拱跨度约10多米,整座桥长度得有30多米,不难看出寡妇桥或许就是锣圩河流域跨度最大的古桥没有之一。

寡妇桥,桥的历史悠久固然重要,但人们关心的应该是寡妇桥的由来。前段时间写过隆安县的寡妇桥,得名的原因是对岸有粮田百亩,洪水来临无法到对岸去收割,寡妇便修一座桥。寡妇体力有限就请来匠工,桥修好后寡妇没钱给匠工就提出让匠工在寡妇家吃住三年的约定。巧的是匠工是单身汉,索性就答应这笔交易。

武鸣区锣圩镇寡妇桥的故事则是另一个版本,不知何年何月,村里一壮汉突然暴毙留下妻女两人,妻则成为寡妇。寡妇含辛茹苦将爱女抚养成人,女儿嫁到河对岸的村庄,寡妇探女要过河,没有桥只能绕道5公里外才可以过河。

随着年纪的增长,寡妇体力跟不上,绕道5公里有点力不从心,但思女之切仍旧拖着年迈的身躯探女。寡妇探女这么辛苦,女婿不忍心就请来匠工修小船给寡妇渡河,从此省去5公里的路程。小船渡河是好,但晃动极大每次渡河都得有女婿的陪伴,寡妇觉得太麻烦就想修建一座桥。

寡妇将修桥的想法带回到村里跟几个妇女商讨,村里的妇女支招,可用布当桥。寡妇听到这法子极为振奋,垦荒种田、早出晚归,两年时间便纺得几百匹土布,每当寡妇渡河时就请来族里的叔侄在河道两端打桩,用布匹当索桥。

布匹当索桥,走起来摇摇晃晃极度危险,但思女心切的寡妇仍旧坚持几年。族里的叔侄们被寡妇的坚持打动,大伙商议集资修建一座桥。集资修桥得到乡邻的支持,都纷纷前来捐资,寡妇探女的故事更是打动县里的富人阶层,还派人送来上百两的银子。

正所谓有钱好办事,尽管当时的信息不灵通,没有对外招标,但寡妇探女的故事已传四方而招致匠工前来修桥。匠工前来修桥不收工钱只提供一日三餐,族里或者乡邻都前来帮助修桥,不足半年桥就修好通行。据说通行当天武缘县令前来剪彩,还为当天的庆祝活动买单。

桥修建好后不仅方便寡妇探女还方便相邻,桥又是因寡妇而建所以取名寡妇桥。寡妇桥始建于哪年不详,不过按树合村落业始祖黄成玖的第三代1232年起应该算是元朝,这么说来寡妇桥有近800年的历史。800年的历史进程中寡妇桥亦经历过老化、洪水天灾等影响而修修补补,目前看到的寡妇桥应该是清朝康熙年间重修的古桥。

纯人工、建材单一的年代,仅用山石头外加点石灰砂浆就能修建一座双拱横跨30多米的桥梁,或许放在现代就是个芝麻绿豆的事情,但放在古代寡妇桥绝对是个大工程。工艺看不出有多么精湛,但康熙年间至今也有近400年仍旧屹立不倒,不能不说其坚固而且实用。寡妇桥两头的桥墩有被洪水冲击而留下的伤痕,但不影响寡妇桥的整体外观和历史底蕴。

寡妇桥通行近800年,时光的洗礼是天灾的侵蚀,桥已不是当年的桥,并带有危桥的信号,现在的寡妇桥已经不通行。寡妇桥即便是危桥固然也是古建筑,为何寡妇桥的桥头没有一座文物保护碑,至少的有个不可移动文物吧!寡妇桥退役的具体时间不详,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座历史明桥,上游50米处修建一座群兴桥来替代寡妇桥,寡妇桥则光荣的退出历史使命。喜欢参观古桥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走走,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5
巧云聊旅游

巧云聊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