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有业内人士爆料:白酒市场上,70%的酒都是勾兑酒!虽然这话没法考证,但从近年来频频曝光的“白酒黑料”来看,这话好像也不是空穴来风。
曾有云南白酒市场占了一半的散酒,多次被查出甲醇等有害物质超标;也有酒企号称一年用了12万吨老酒勾调新酒,实际上却是一年卖掉了2亿酒精。这些事情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他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所以,为了酒友们的健康着想,大家要注意了,下面这3种白酒已经被行家拉入了“黑名单”,再便宜也别喝,都是劣质香精酒。
1、白瓶加飘带,多喝走得快
酒友们有没有见过这种“茅型瓶”?乳白色的瓶子、红色飘带、胶帽,给人一种“不是名牌胜是名牌”的感觉,但瓶身上却没有任何信息,姑且叫它“三无裸瓶”。
这种瓶子大概1块钱一个,加上红飘带和瓶盖胶帽,成本价差不多2块钱,再配上里面装的劣质香精酒,总成本估计不超过10块钱。成本这么低,可见品质多低劣了。以后再看到这种白瓶酒,别以为是“捡漏”,因为喝一口,可能十几种添加剂都进了肚子。“白瓶加飘带,多喝走得快”可不是瞎说的。
2、几十块钱几桶的廉价酒
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几十块钱好几桶的散装酒见过吗?比白水还便宜!仔细想想就知道,这酒肯定有问题,价格这么低,真的有好酒?
按五斤粮食出一斤酒来算,贵州当地专门用来酿酒的红缨子高粱,价格已经涨到了11.2元/公斤,再加上其他粮食和后期储存、人工成本,几十块钱几桶酒恐怕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当然,如果这酒是劣质香精勾兑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虽然价格不是衡量品质的唯一标准,但老祖宗说的“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能不信。
3、冒牌“大曲酒”
俗话说“曲是酒之魂”,没有曲,再好的粮食也酿不出好酒。而在所有的曲中,大曲是最好的,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大曲酒就是粮食酒。于是,黑心厂商钻了这个空子,直接把酒命名为“大曲酒”。
实际上,这种酒并不是真正的大曲酒,仔细看一下原料表,你会发现里面有“食用酒精、香精、甜蜜素”等字样。带有这些字眼的,妥妥的香精勾兑酒,跟大曲酒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