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影推荐715:《九品芝麻官》和《审死官》

鸽子酒痴电影文学 2025-01-30 12:24:07

《九品芝麻官》是周星驰主演的经典喜剧,讲的是包龙星从贪官变成清官,用各种无厘头手法对抗权贵的故事。

《审死官》也是周星驰主演,宋世杰作为状师,利用法律漏洞帮人打官司,后来良心发现,决定为老百姓打官司的故事。

两部都是无厘头风格,在新年时观看甚为欢乐。

然而,这两部电影的精髓在于,表面是古装喜剧,内核是撕开封建官僚体系的遮羞布,用荒诞无厘头的糖衣包裹着对权力腐败的辛辣嘲讽。

如是说:“别指望青天大老爷救你,想要公平?要么比恶人更恶,要么学会在粪坑里仰泳!”

三十年后重看这些电影,最恐怖的莫过于它的预言成真。

当热搜上某明星离婚案变成舆论狂欢,当某企业家性侵案演变成公关大战,我们依然活在宋世杰的魔幻律所里。

法律依然是富人定制西装的裁缝铺,公堂依旧是流量至上的真人秀舞台。

在这个系统性溃烂的体制里,良心发现的官员除了自我放逐,竟别无选择。银幕外的我们笑着笑着,生出一脸苦涩,突然尝到了自己眼泪的咸味。

周星驰的电影,从来不是为骂而骂,这大概就是喜剧的最高境界:笑着看透人间荒诞。

《九品芝麻官》

一个贪官被迫卷成“正义使者”,证明“清官”的终极奥义是比贪官更会耍流氓。

周星驰饰演的贪官九品县令包龙星,是靠卖官鬻爵上位的,开局贪得理直气壮,结果被更大的贪官坑到怀疑人生。

从知县到尚书,每个官员都像《动物世界》里的掠食者。

知县是鬣狗般见风使舵的投机者,刑部尚书是笑面虎式的顶级掠食者,连看似憨厚的杂役都在食物链中找准了食腐动物的生态位。

为自保包龙星被迫转型“清官”,在妓院特训成"嘴强王者",用菜市场吵架练就的嘴炮神功,在公堂上把黑的说成白的、活的说成死的,最后靠用比贪官更不要脸的招数翻盘。

这就是怡红院里用银票堆出来的"骂人宗师",和现代专业培训机构的“成功学鸡汤”,本质并无二致。

当包龙星站在公堂上,用菜市场泼妇骂街的架势怒斥权贵时,屏幕前每个被甲方蹂躏过的社畜、每个在职场背过黑锅的打工人,都感受到了一种近乎暴力的精神快感。

这是周星驰用荒诞喜剧为刀俎,将中国千年官场文化放在显微镜下解剖的黑色寓言。

《审死官》

1992年的这部“律政癫剧”,用一具尸体、三场官司、无数荒诞台词,把封建法治的底裤扒得干干净净,让观众在笑出眼泪后脊背发凉。

原来我们至今仍在同一条河流里裸泳。

周星驰饰演的职业讼棍宋世杰,头戴瓜皮帽、手摇折扇,专帮有钱人钻法律漏洞,靠颠倒黑白发家致富。

宋世杰能把杀人案辩护成正当防卫,把贪污罪美化成行政失误。

在公堂上跳大神般挥舞状纸,把严肃的司法程序变成单口相声专场。昏官县令捧着《洗冤录》却连尸体伤口都分不清正反面。师爷忙着和姨太太调情时惊堂木都能敲错节奏。

这些荒诞场景精准预言了当代某些“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闹剧。

宋世杰一边数着沾血的银子说“公道自在人心”,一边在深夜被夭折儿子的鬼魂吓到尿裤子。结果被迫金盆洗手,最后又为正义重出江湖,用“以毒攻毒”的套路把权贵按在地上摩擦。

包龙星和宋世杰都不是传统伟光正的青天老爷,而是满身缺点的市井混子。

一个贪财好色,一个唯利是图,但偏偏是这些“烂人”用底层智慧暴打体制。

仿佛在说:“清官?不存在的!想赢就得比烂人更烂。”

《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和妓院老板娘组团嘴炮输出,靠骂街骂赢官司。《审死官》里宋世杰把状纸当rap念,用诡辩术把法官绕到怀疑人生。

官威?律法?在周星驰的电影逻辑黑洞面前,全是纸老虎。

官员们要么贪得明目张胆,比如《九品芝麻官》里的尚书大人,要么蠢得惊心动魄,比如《审死官》的昏官县令。

所谓“公正审判”不过是权力游戏的遮羞布。

周星驰用夸张喜剧告诉你:古代官场和现代职场一样,拼的是谁更会演戏。

可是,《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打赢官司却辞官卖包子,《审死官》宋世杰赢回正义却全家死光。

看似大团圆,实则告诉你:在系统性的腐败面前,个人的胜利不过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只能爽一时,治不了本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