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29)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4-10-20 14:08:56

庄则栋等为何敢于同科恩接触?代表团领导人曾否及时报告北京?

赵正洪在文中说:

“实际上,在科恩与庄则栋接触后,我们就及时报告了北京。”

据上节引述《参考资料》所载的几则外电看,科恩与庄则栋和中国其他运动员的首次接触,是在4月4日,而外交部和国家体委给周总理写报告的时间是4月3日。

其中,并没有也不可能有科恩与庄则栋接触的内容。

文中说:

“出访前,曾有过规定:不和美国队员手拉手;不与美国人主动交谈;比赛场上不与美国队交换国旗。看到庄则栋这些举动(按:指庄与科恩在汽车上的接触和谈话),我心里颇为紧张,拉了他一下。庄则栋笑着对我说:‘你当团长顾虑多,我是运动员,没关系,你放心吧。’”

2004年,熊向晖与张玉凤夫妇和庄则栋(左二)在家中合影

据我所知,周总理并没有做出“不和美国队员手拉手;不与美国人主动交谈”等规定。

做出这样规定的必是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庄则栋“违反规定”的行为,该团领导人没有向北京报告,是可以理解的。

不但如此,在名古屋的新华社记者也没有发回此项电讯。

《参考资料》4月8日上午版,才刊登新华社记者7日自名古屋发回日本报纸报道的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在名古屋同我运动员接触的消息。

无论从时间上、内容上,都远远不如《参考资料》4月6日下午版刊载的几则外电。

对照上述几则外电,可以看出赵正洪文及《生涯》等记述中的问题。这里只举出三点:

第一,4月4日,并不是科恩错上了中国选手的车,而是中国选手们主动邀请正在步行的科恩上车。

在车上,和科恩谈话的不只是庄则栋一人。同时,还有好几位中国选手。

第二,4月5日,并不像《生涯》所说,“科恩在地铁站买了一件运动衣回赠庄则栋”,而是“科恩从上午9点钟就来到比赛场,等候庄则栋,把他带到记者接见室”,回赠了礼品。

(共同社说是“一件睡衣”。美联社说是“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短袖衫”。

法新社说是“一件乒乓球运动衫”,“上有一个标志。科恩给庄则栋讲解,说这象征着反战的美国人民的愿望”。)

第三,《生涯》说:“第二天,日本新闻媒介争先恐后报道了这条令世界瞩目的新闻”。而事实上,最先报道的不只是共同社,而且还有美联社和法新社。

为什么庄则栋和中国其他乒乓球运动员,敢于违反赵正洪文中所说的“出发前曾有过的规定”,同蓄长发的美国选手科恩接触交谈,并表示友好态度?

这与周总理在该团出发前再三叮嘱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方针分不开的。

据《年谱》下卷1971年部分:

周总理2月12日观看准备参加第31届世乒赛的中国运动员练习情况。“嘱告参赛运动员:这次出国比赛,是打政治仗。要反骄破满,谦虚谨慎;放下包袱,增强信心;友谊第一,技术第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周总理3月8日批示同意外交部、国家体委关于参加第31届世乒赛有关问题的请示,还提出中国乒乓球队应“坚定、敏捷”,“严守集体行动”,实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10日晚,周总理接见赴日参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全体人员时,又说:

“打出水平,打出风格,应该把打出风格放在前面。风格不高,不是真本事。风格就是政治、思想、品格、作风。水平是技术。

我们要政治挂帅,不能搞小动作。你们这次出去,即使技术不熟练,稍有失手,但是思想过硬,万一输一些,我们不会责备你们的。

如果是政治上的错误,我们倒要责备了。”

“3月14日,周总理召集外交部、国家体委等部门负责人开会,商讨中国乒乓球队赴日参赛问题,并研究有关外交对策。

15日,他致信毛泽东,提出:

此次出国参赛,已成为一场严重的国际斗争;我方提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即使输了也不要紧,反正政治上占了上风。

……16日,他再次接见中国乒乓球队全体队员,强调:

到日本后,应注意在对外宣传方面不要强加于人,比如是不是每人手里都要拿语录本,就值得研究;要克服和防止类似的形式主义,提倡实事求是”。

周总理的谆谆教导,武装了中国乒乓球队全体人员的头脑,使他们在对外接触,包括同美国乒乓球队员的接触心中有数。

也应指出,“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每人每日都要背诵“老三篇”,几乎每个人都背得滚瓜烂熟。

《愚公移山》中有这样几句:

“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但是我们第一要把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相区别,第二要把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相区别。”

据我所知,这几句“最高指示”在中国乒乓球队员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

4月9日《人民日报》以《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为题,刊载“新华社名古屋8日电”,报道“日本乒乓球协会7日晚为庆祝锦标赛胜利结束举行了1000多人的送别酒会”。

其中说:

“在酒会上,一对从美国前来观看比赛的夫妇向庄则栋致意。庄则栋对他们说:

‘虽然美国政府敌视中国,但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我们是把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加以区别的。’

这两位美国朋友对庄则栋的话频频点头表示同意。”

应该说:庄则栋在“乒乓外交”中的表现是突出的。

《生涯》中有以下一段:

“有人称赞庄则栋在这一重大历史转变的关头所做出的贡献,而庄则栋却说了这样一句深刻的话:‘我只是把乒乓球从球台的这一边打到那一边,而周总理是把友谊之球从地球的这一边打到了那一边。’”

——讲得好!

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的消息传出后,有什么重要新闻?

赵正洪在文中说,4月7日上午,工作人员将北京打来的电话记录送他看,上面写着:

“关于美国乒乓球队要求访华一事,考虑到该队已多次提出要求……现在决定同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包括负责人在内来我国访问。

可在香港办理入境手续,旅费不足可补助。请将办理情况,该队来华人数,动身时间等情况及时报回。”

赵马上叫宋中去通知美国乒乓球队,并请日本朋友村岗久平迅速转告后藤钾二。

村岗到了后藤家,许多记者正围着后藤问:

据说“中国代表团已邀请美国代表团访华,是否有此事?”

后藤再三说:

“没有这回事。中国不会邀请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的。”

村岗向后藤转达后,后藤大发脾气:

“这么大的事也不打个招呼,太不够朋友了!我刚刚答复了新闻界,中国决不会邀请美国队访问中国。这下子让我说什么好呢?”

村岗说:

“赵团长说事情突然决定了,来不及先通报,请您原谅。”

后藤又亲自找到赵正洪,问是怎么回事。赵详细做了说明,“他的气也消了”。

(共同社7日报道,后藤钾二说,“我之所以努力邀请中国队,始终是为了使世乒赛获得成功,没有料到这样的结果。”)

据外电报道,宋中7日上午到美国队的住处,向哈里森口头发出邀请,哈里森表示将进行研究,在今日之内做出答复(因需请示美国驻东京大使馆)。

但是,宋中随即向记者宣布说:

曾几次听到哈里森表示美国乒乓球队希望访华,中国方面从促进中美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的观点出发,决定接受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进行友好比赛的要求,并已发出了邀请。

这一宣布立即引起轰动。

据《年谱》,4月8日晨,周总理在国家体委关于接待美国等国乒乓球队的请示件批注:

“(邀美国队访华的)电话传过去后,名古屋盛传这一震动世界的消息,超过31届国际比赛的消息。”

随后,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同意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并将所持护照上“不能去共产党中国”的印记抹去。

4月7日中午,哈里森走访宋中,答应接受邀请,细节待该团开会决定后再告。

下午,美国代表团开会,团长宣布,访华事已得政府许可,但是女选手中,未成年者要得到双亲的许可,已婚者要得到丈夫的许可。

这时,会场外已挤满了记者。科恩第一个跑出会议室,他说:

“太幸福了,一定要去,我很高兴。”

女选手中,15岁的朱迪·博琴斯基马上给住在美国俄勒冈州尤金的父亲打电话,并取得同意。

17岁的奥尔加·索尔特也给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父亲打电话,并取得同意。

刚打完电话,美联社就分别从尤金和奥兰多发出电讯,电讯说:

朱迪的父亲在接到女儿的电话前就从收音机中听到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的消息。他说:“我很感动。这对国际和平和友谊确实是好事。”

电讯还说:

奥尔加的父亲在40年代是匈牙利的乒乓球冠军,后移居美国。他说:“我很兴奋,是我训练了奥尔加。”

团长斯廷霍文说:

“我感到非常高兴。心情与其说是兴奋,毋宁说是惊讶。”

哈里森对中国接受美国队的要求这种友好的态度表示感谢,他对带领第一个美国代表队去中国访问感到特别高兴。他说:

“所有的队员皆大欢喜,并没有任何害怕。中国运动员们在比赛期间表现得极为友好。”

男选手坦纳希尔说:

“中国球员们是友好的,而且确实是最优秀的运动员。我到中国去,肯定会丰富我的经验。我们要看看中国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也要他们看看我们美国人究竟是怎么样的。”

美国白宫和国务院发言人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中国要同美国改善关系的一个认真的信号,说:

“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事。”“中国向一个美国团体发出邀请,这是第一次。”

与此同时,外电纷纷发表评论。

[美联社东京7日电]说:

“20年来在恢复美国和中国已经中断的对话方面所采取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步骤,竟出现在一个想不到的地方:乒乓球比赛场。”

[法新社8日电]说:

这是“中国的新外交战略”。“北京选择了在政治上最中立的方式向美国舆论以及世界舆论伸出手。”“中国政府用大跳跃的”、“大胆的国际战略”,使美国“愈来愈难坚持尼克松对中国迈出的‘小步子’”。

[朝日新闻8日电]说:

“中国无疑是在建立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之间的联系,以使尼克松的‘帝国主义政府’陷于孤立。”

[合众国际社东京8日电]说:

“这是日本政府从未料到的惊人之举,日本外务省认为意义重大。”

[合众国际社东京10日电]还说:

“这一邀请对美国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所产生的影响犹如一声惊雷,因为这是最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中国人竟选择乒乓球锦标赛作为发出邀请的地方。……它突然成了一个进行人民外交的地方。”

4月9日下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到达东京羽田机场,久已等候在候机室的记者一拥而上,美国选手们愣了一下,然后,轻松愉快地向记者们展示他们的护照上面“不许去共产党中国”的印记都已抹去。

斯廷霍文说:

“我感到非常称心如意。”

访华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游览长城等地

有记者问:

“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是天安门,还是长城?”

他说:

“我最想了解的是人,我想尽可能多见到一些中国人。”

接着,他又笑着加了一句:

“也许我能推销几辆克莱斯勒汽车。”

哈里森说:

“我们对此行感到很兴奋。我们希望向中国人学习。”

他说:

“加拿大和英国乒乓球队去中国访问。但是美国和中国没有建交,因此我们去访问有特殊意义。我们认为中国选手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是正确的。”

他还说:

“听说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对乒乓球感兴趣。”

博琴斯基说:

“这是不能令人相信的事情,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友好,我一定为此做出努力。”

科恩说:

“中国选手的力量是超群的,到中国以后,我要更好地向他们学习。”

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日本乒协、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及朝日新闻社之邀,继续在日本一些地方进行访问和友谊比赛。

代表团派翻译王家栋和江承宗陪同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经香港去北京。当晚该团抵达香港,中国旅行社派人迎接,机场上有一大批记者。

下机后,斯廷霍文说:

“我们很高兴,欢喜得要发狂似的,我们希望此行将促进美国同中国的关系。”

他说,中国的邀请完全是友好行动,没有附加任何政治性的东西。哈里森说:

“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促使美中两国达成较多国际谅解的先锋。我们热切希望中国运动员访问美国。”

香港报纸称,香港的美国企业家和银行家们“感到鼓舞”。他们期望能向中国出售美国产品。一位美国银行家说:“我要是会打乒乓球就好了。”

4月13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行欢迎仪式,欢迎前来中国进行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乒乓外交”一词是怎么产生的?

在周总理主持下,组成了参加第31届世乒赛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全团共60人,团长赵正洪,副团长3人,正副秘书长各1人;男、女运动员各11人;领队和教练共9人,记者13人,其余为翻译、医生等。

日本右翼团体非常嚣张,猖狂进行破坏活动,有人提出我团不参加。周总理认为不能失信于人,通过日方友好人士要日本政府保证安全,并报告毛主席。

毛主席批示,“我队应去”,“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3月21日晚,代表团从香港分乘汉莎公司和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两架飞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受到千余位日本各界朋友的热烈欢迎。

赵正洪发表书面谈话,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他说:

“我们愿意通过这次访问和比赛,为增进中日两国运动员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号召立即受到广泛的注意。3月22日,日本各报都突出这一主题。

3月28日,世乒赛在名古屋举行。[合众国际社名古屋28日电]称:

“共产党中国代表团今天在开幕式上受到5000名观众的最热烈的欢迎。穿着红色运动衫裤的中国男女运动员14人列队走进体育馆,他们行进时轻快地摆动着两臂,受到观众雷鸣般的鼓掌欢迎。”

“庞大的日本代表团最后入场,受到热烈欢迎,但是热烈的程度赶不上对中共运动员的欢迎。”

首先提出“发挥了外交使节作用”的是《朝日新闻》。

3月29日,该报第三版以《友好发球,中国选手》《总是握手与微笑》《请“一定到北京来”》为题,详细介绍了世乒赛第一天中国选手的表现。消息中写道:

“中国选手们机敏爽朗地行动了,无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友好活动中都是如此。”

“比赛一结束,就同对手一再握手,关系融洽,摄影留念,还给别国选手签名。”

“如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话所说,他们直接发挥了‘外交使节’的作用。”

首先提出“体育外交”的是共同社。

该社3月20日以《无限明朗的友好气氛,参加世界乒乓球赛的中国代表队》为题,发出电讯说:

“相隔五年来到日本的中国代表队,连日来和各国代表队进行比赛和联欢,展开了‘体育外交’,成了轰动大会的主角。”

他们的表情总是非常明朗,特别给人留下了印象,记者团和他们交谈时总是爽快和直率地答话。

男子冠军庄则栋以及其他人,不管谁都善于交谈。女子老手林慧卿和年轻而又惹人喜欢的选手林美群直率地但很害羞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代表队异口同声的说法是“友谊第一,胜败第二”。

“大概是因为克服了“文化革命”前的锦标主义,才这样爽朗,这样有说服力。

红色封面的《毛主席语录》也不再公开拿出来,甚至当前来声援的旅日华侨少年从口袋中掏出《毛主席语录》时,反而提醒他不要这样做。”

“中国代表团的体育外交不仅指向日本,而且同参赛的各国代表团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同和中国未建交的国家的代表团也不断进行联欢。

开幕的28日,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中东的亚丁的选手们来到中国队的座位上,互换了纪念章并亲切地进行了交谈。

女子队的第一场比赛是同加纳队对垒。林慧卿等选手在比赛结束后跑向前去称赞10年前参加过北京锦标赛的杰克斯夫人和年仅15岁的‘小选手’奥克迈小姐。

这足以填补断绝了外交关系的中国和加纳两国之间的鸿沟。

在这种灵活的态度中,中国对待原则问题的态度是严峻的。对南越、南朝鲜等策划台湾加入国际乒联的问题以及对南越、柬埔寨(按:指朗诺集团)参赛的问题,始终表示反对。”

首先提出“外交性的乒乓球比赛”的是英国《每日简报》。

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

4月8日,该报以《周恩来在外交性的乒乓球比赛中起了作用》为题,刊载一篇署名文章,内称:

“周恩来总理在把中国和西方隔开的外交网上打开了一个小洞——他是通过巧妙地运用他的乒乓球运动员做到这一点的。

在有60名成员的代表队飞往日本参加锦标赛之前,他把他们召集在一起,讲了一句简短的鼓励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昨天,身穿灰色制服的代表队队员们正是这样做的。

……他们邀请美国代表队到中国去进行友谊比赛——美国人立即接受了这个邀请。昨晚,华盛顿把这个建议看作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

首先提出《赛璐珞外交》的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4月8日,该报以此为题发表评论说:

“一个赛璐珞球跃进世界政治并且谱写着历史。起着架设第一座越过中美两国之间割裂开了20多年的鸿沟的桥梁这种耸人听闻作用的,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

……他们不向其他人宣传毛泽东,而愿意成为友好的人。他们对任何人都表示友好,喜欢微笑,愿意给人看球板的特殊胶膜,失败后急忙向获胜者表示祝贺。机智而又举止得体,留着短发,服装简朴,谦虚而始终是礼貌的。

他们像火星上的人受到惊奇的注视。由于受到日本右翼极端分子谋刺的危险而处在警察保护之下,起初他们感到不快,但渐渐缓和下来了。那些仔细地遵循着毛的道德学说的人,在他们的乒乓桌上进行中国的外交攻势。”

首次提出“乒乓外交”的是法国外交人士。

据[共同社巴黎8日电]:法国外交人士评论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时说:

“中国的邀请是在慎重地研究之后发出的,因此乒乓外交可能会使改善美中关系的工作取得成功。”同时,“中国……向莫斯科打出了一个‘难球’,……就是说,这次乒乓外交的真正目的是要在美苏关系上制造混乱,以牵制两国之间的接近”。

0 阅读:15

子名历史回忆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