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军在实战中如何运用装甲部队支援特种作战

良陆海 2024-09-27 21:12:48

编者按:本文编译自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历史办公室2005年第1期《真相》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详细记述了在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与装甲部队协同作战的实例。原文作者通过分析这一实战案例,探讨了装甲部队在特种作战环境中的支援作用,并详细描述了装甲部队在支援特种作战行动时的战术运用和实际过程。本文的编译旨在为国内读者提供一个了解美军在实战中如何运用装甲部队支援特种作战行动的机会,为读者提供借鉴和思考。

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通常不与装甲部队联合作战,但在需要重装部队支援时,特种作战部队也会与其合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奇的威廉·O·达比上校组建过一个临时的“加农炮连”,装备4辆搭载75毫米火炮的M-3半履带车,以在意大利战役中为游骑兵部队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然而,二战结束后,直到“伊拉克自由行动”,陆军特种作战部队才再次与装甲部队进行了较深程度的合作。但即便如此,他们相互间的联系也非常微弱。

单辆M1A1坦克的燃料消耗量几乎等同于一个完整的游骑兵连所有的地面机动车辆

在行动初期,第1-63装甲特遣队便被空运至巴舒尔机场,以支援多国联合特种作战特遣队北部分遣队。然而,装甲部队在耗时三天抵达后,却因为一些问题无法离开机场周边,并未对伊拉克北部的战斗局势产生直接影响。事实上,在装甲特遣队抵达三天后,伊拉克军队在北部的主要力量就投降了,而库尔德佩什梅加部队和维京特遣队(第10特种大队)则已占领了基尔库克和摩苏尔。因此,第1-63装甲特遣队在北部的行动,只是作为占领军进入维京特遣队控制的城市。由于装甲部队在北部地区的作用和影响有限,因此再次需要游骑兵来证明装甲部队在特种作战中的价值。

游骑兵的需要

在类似于二战中达比和游骑兵面临的情况下,在伊拉克的第75游骑兵团发现自己需要装甲部队的支援。虽然他们在任务规划期间讨论过配属一支装甲部队,但并未做出正式安排。然而,在西部和北部沙漠的行动过程中,游骑兵最终得出结论:他们需要装甲部队来对抗伊军坦克,并同时传递出一则信息,即坦克在巴格达北部1号公路沿线几乎畅通无阻。游骑兵的请求最终传达到了联军地面部队指挥部,再下达到第5军司令部,最后传达到第70装甲团第2营C连。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第70装甲团第2营C连是被特别选中执行此次任务,还是仅仅出于幸运,但游骑兵得到的确实是一支非常有经验的装甲部队。该部队此前曾在“沙漠之春”行动(2002年5~10月)期间在科威特驻扎了六个月,并于2002年11月返回堪萨斯州莱利堡。2003年2月再次部署到科威特后,曾隶属于第3步兵师第3旅,从科威特边境一直战斗到巴格达南部的拉姆斯地区,随后向南移动并加入第1-41特遣队,在阿萨马瓦附近作战。

2003年3月31日,C连正作为第82空降师下属的第1-41步兵特遣队的一部分,在阿萨马瓦附近作战。次日,经过激战后,C连连长肖恩·塞林上尉收到了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命令:向南行进近100千米,到达位于纳西里耶西南20千米的塔利尔空军基地,然后通过空运返回北方,以支援多国联合特种作战特遣队西部分遣队。塞林上尉奉命为第1-41特遣队留下一个坦克排,同时等待重型设备运输车将其他坦克运往南方。在等待数小时未果后,塞林上尉决定自行出发。2003年4月2日凌晨1点,C连向南进发。

搭载75毫米火炮的M3半履带车曾在意大利战役中为游骑兵部队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

坦克小队的准备

约5小时后,塞林上尉抵达塔利尔空军基地,会见了第75游骑兵团的联络官。接着,他和他的连部排长乘飞机前往游骑兵战术行动中心报到。在那里,他们得知这支新出炉的“坦克小队”将归于第75游骑兵团第1营的作战控制下。尽管游骑兵团中有部分指挥官拥有机械化作战经验,但多数人已经多年未与装甲部队协同作战。因此,塞林上尉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向游骑兵团简要介绍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性能和后勤需求。由于单辆M1A1坦克的燃料消耗量几乎等同于一个完整的游骑兵连所有的地面机动车辆,因此规划人员将燃料消耗作为重点关注问题。

当塞林上尉与游骑兵工作人员合作时,C连的其他成员正在为坦克的空运做准备。使用C-17运输机空运坦克对装甲兵和空军装载人员来说都是新鲜事。事实上,大多数坦克兵在和平时期从未乘坐过C-17,更不用说在战区了。坦克乘员们通过一系列程序确保运输安全,包括排出四分之三燃料,并用链条将坦克固定在飞机上。由于重量限制,每架C-17每次只能运送一辆坦克及其乘员(首先运送的是连长的坦克及其乘员)。一名炮手回忆说,重载的飞机“进行了长时间的缓慢起飞,感觉就像是在做单轮离地特技”。

C连的机动需要三天才能完成。该连目前共有10辆M1A1坦克、3辆M113装甲输送车、1辆单兵火力支援车、3辆货车、2辆油罐车和1辆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HMMWV,即“悍马”),需要C-17从塔利尔空军基地和位于其西北方向500千米外的H-1机场间进行15架次运输。每当运输机到达时,坦克兵们会在一个集结点集合,进行维修,同时为下一次任务做准备。最后2辆坦克和乘员到达2个小时后,地面装甲车队从H-1出发前往位于哈迪塔大坝和提克里特之间的沙漠简易机场,即“灰熊”任务支援站。

从表面上看,坦克小队的任务似乎很直接:在一系列的突袭行动中支援游骑兵,同时阻断伊拉克政权忠诚者和高价值目标逃亡叙利亚的主要路径。在2号和4号公路被联军封锁后,穿越西部沙漠南北向的1号公路将成为主要的逃生通道。高价值目标将会沿着1号公路向北,然后通过任意一条横贯沙漠的小路向西逃向叙利亚。为了完成任务,坦克小队将参与游骑兵的每次突袭行动,行程50~100千米不等。尽管坦克一旦到达目标地点就能发挥灵活机动的效果,但它们本身并非设计用于长途驾驶。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坦克兵们和连队的小型维修部门弥补了直接维修支援力量的不足。尽管行动本身带来了很大压力,但他们仍然保证了坦克的正常运转。

塞林上尉的坦克翻倒在深坑中

意外与继续

在“灰熊”任务支援站的首次行动中,坦克小队的坦克兵们赢得了游骑兵的尊敬,他们证明了自己和坦克一样坚韧。4月9日,在迫击炮支援以及零照明和低能见度条件下,C连和第75游骑兵团1营进行了一次夜间进攻,以控制“骆驼”目标(K2机场)。当坦克投入战斗后,赛林上尉突然从指挥网络中断开。指挥这次进攻的游骑兵作战军官试图联系他,但无果。装甲部队的指挥官似乎已经退出了行动。

塞林上尉确实退出了行动,但并不是敌人火力让其坦克失效,而是他的坦克不慎开进了一个深约12米的坑里,这个坑位于一个看似是麦田的地方。坦克在零照明条件下以每小时8~16千米的速度行驶,结果不知不觉驶过这个大坑的边缘,坦克翻滚后倒扣在坑里,炮塔正好被压在底部。幸运的是,塞林上尉在部署前的训练中强调了如何应对翻车情况,因此连队中的每个人都清楚在这种不幸情况下该怎么做。当连队的执行官德鲁蒙德中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时,他迅速行动起来,开着自己的坦克前往现场,开始救援,同时确保坑里的坦克乘员不被敌人趁机攻击。

C连坦克和游骑兵的地面机动车辆在为前往“灰熊”任务支援站做准备

与此同时,塞林上尉和其他乘员则陷入了一场活生生的噩梦。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时间仿佛无穷无尽。他们迅速评估了情况并开始自救。除了被困的基本情况外,燃油泄漏也增加了他们的困难,这需要尽快关闭坦克电源。塞林上尉和他的炮手索恩内斯中士还用手电筒为装填手科尔奇斯基军士进行了急救,科尔奇斯基的左手在翻车过程中几乎被切断。当塞林和索恩内斯救护科尔奇斯基时,驾驶员克里斯托弗·贝克一等兵挤过狭窄的驾驶舱口,开始用手挖沙子,最终挖出一条通向自由的通道。塞林和索恩内斯推拉着科尔奇斯基穿过通道,到达能呼吸新鲜空气和方便于医疗救治的地方。由于挖出的通道非常狭窄,塞林上尉不得不脱下化学防护服,只穿着内衣和靴子。在这个沙漠的夜晚,他的全身沾满了血液、燃油和液压油。

第75游骑兵团第1营C连和第70装甲团第2营C连封锁1号公路

在确保自己的乘员得到适当照顾后,塞林上尉转移至德鲁蒙德中尉的坦克,继续参与进攻。他们的任务仍是封锁1号公路。但由于维修设备位于40多千米外,连队被迫认定翻倒的坦克已损失。因为这辆坦克残骸位于敌对区域,装有敏感设备,满载弹药,浸满燃油,他们认为必须将其摧毁。最终,2枚坦克炮弹为这辆坦克画上了句号。也因此,该坦克的乘员们几乎失去了所有个人装备,只能在伊拉克的剩余行程中凑合。在这场行动中,他们赢得了尊敬,游骑兵推荐德鲁蒙德中尉获得带有“V”标志的铜星勋章。

“獾”与“猎鹰”

进攻“骆驼”目标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C连与第75游骑兵团的协同作战关系。2003年4月11日,坦克小队和第75游骑兵团第1营A连联手,对“獾”目标——阿尔萨哈机场和伊拉克空军学院所在地发动了进攻。任务是攻击并占领关键地形,并阻断1号公路,以防止高价值目标的逃跑。另一项任务是前往一架坠毁的F-15E(被指定为目标“猎鹰”)的现场,搜寻幸存者,并找回任何机组人员的遗体。由第75游骑兵团第1营和第70装甲团第2营C连联合组成的地面装甲车队,包括9种不同类型的38辆车,在夜幕掩护下,越野行驶60千米里前往“獾”目标。

在短暂停留为坦克加油后,特遣队在迫击炮火力和旋翼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掩护下,开始了对“獾”目标的进攻。卫星图像显示目标区域有一道围栏,但当坦克小队攻击这道围栏时,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轻松绕过的农业灌溉系统。坦克小队和乘坐地面机动车辆的游骑兵们迅速通过第一个目标区域,并在前进过程中经过了几辆已经被武装直升机摧毁的伊军车辆。

游骑兵们在下车对抗伊军时与坦克密切协同。在一组建筑物附近,一些伊军防御者躲在砖墙后面,用自动武器向外泼洒火力,阻挠了一个游骑兵小队。每当小队试图前进时,都会遇到新一轮的火力。坦克兵们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向墙壁发射两枚高爆反坦克炮弹。然后,游骑兵们通过洞口发动攻击,消灭了剩余的伊拉克步兵。

确保“獾”目标安全后,部分部队转向至“猎鹰”目标,在那里成功找回了F-15E机组人员的遗体。游骑兵和坦克兵们在执行这两项任务时均无伤亡。伊拉克人的情况就不太好了:他们损失了一些人员装备,其中包括2辆T-55坦克、12门高射炮和大约75名士兵。坦克兵们再次以勇气和技能证明了自己,塞林上尉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他因“獾”目标行动,被授予带有“V”标志的铜星勋章。

结语

对“骆驼”和“獾”目标的进攻证明,装甲部队和陆军特种作战部队即使不能完美配合,也可以有效协同作战。游骑兵们发现,他们高估了坦克远距离快速行驶的能力,但很佩服坦克能够“快速超过”游骑兵的地面机动车辆,并能在任何伊拉克抵抗力量面前获得速度和火力优势。此次行动还表明,未来的夜间作战需要调和游骑兵使用的红外瞄准镜和坦克兵使用的热像瞄准镜之间的差异。尽管在作战能力上存在这些细微差别,第70装甲团第2营C连和第75游骑兵团还是验证了达比上校在二战中的“加农炮连”经验。2003年4月中旬,C连返回了第1-41特遣部队,游骑兵们仍继续着他们的日常行动。然而,他们成功的合作经验已为未来可能的协同作战打开了一扇大门。

★编译:文东民 蒋湘慧

0 阅读:4

良陆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