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河南将省内20个地区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集中整治高价彩礼、攀比随礼等不正之风。随后,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杏花营农场班村提倡“结婚零彩礼”,要求红白事除亲属外,本村乡亲随礼不得超过50元。包含上述要求在内,该村制定了红白事统一操办标准,其他规定还包括每桌宴席价格控制在200元以内,菜品八荤八素、酒水不超过40元/瓶、香烟不超过100元/条、迎亲车辆总数不得超过6辆等。
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大多数推出此类村规民约的地方,都是有的放矢。往往是因为本地过去陋俗成风,给村民造成了一定负担,村委会才试图加以针对性的限制。
有网友说,主要矛盾是彩礼,次要矛盾是婚礼办酒。与彩礼相比,办酒费用基本上都是些零头了。以现在的物价,一桌费用200元,出发点虽好,但确实有点苛刻了。
所谓风俗,不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风尚与习惯,而非浮于表面的脆弱存在,它的社会根基是牢固的。比如随礼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官方价格”,在二三十年前,相邻随礼可能就十块。过了几年,物价上涨了,经过一些长者讨论后随礼涨到了二十块。即便是现在,相邻随礼都不会太多,撑死也就百来块。所以,对于相邻随礼大可不必限制,因为他们心里有一杆秤,多重的关系就会随多大的礼。
回归具体问题,当下最令人头疼的“天价彩礼”现象,不仅是源于乡土社会的旧俗,也与一些地方“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和婚恋市场的性别失衡有关。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算以强力手段禁止了明面上的“天价彩礼”,这笔钱也会转化为其他成本,落回面临“结婚难”问题的家庭头上。#鲸#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