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对蔺相如的质疑变多了?

远易爱提问 2024-08-20 16:01:44



”好鞋不踩臭狗屎“”,这句话用在秦昭襄王对待蔺相如的态度上是非常合适的。

跟蔺相如多次打交道的秦王,是秦昭襄王,是“奋六世之余烈”中的第四世秦王,是秦始皇嬴政的太爷爷,在战国时代也是有一号的君王。蔺相如作为赵国外交使臣,把人家秦昭襄王当猴子耍,不合适吧?

比如这个《完璧归赵》的典故:

从这里看,秦昭襄王既然想用十五城换和氏璧,赵王愿意换的话,直接让秦国割地,然后和氏璧奉上就是了,何必勾心斗角这么麻烦?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以及,既然都知道秦强而赵弱,让秦先割地就是了,赵国不履行条约,秦国自然会打过来,强行让赵国履约,为什么先要把和氏璧送出去?蔺相如跑秦国这一趟是不是有点多余?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然后蔺相如到了秦国,还拿着和氏璧,这不就是把自己处于险地,只能寄托于秦昭襄王的道德水平,然后蔺相如还一再质疑秦昭襄王的道德水平,这是个什么意思?有没有一种泼妇跟男人吵架,嘴里一直喊着:打我呀,打我呀,不打我你不是男人。然后被打了又说:你怎么可以打人?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之后蔺相如讲了一通大道理,让秦昭襄王斋戒五日(标准对齐赵惠文王),五天之后两手一摊,我手里没有和氏璧,大王你看着办。秦昭襄王能忍住不把蔺相如车裂了,确实人品是上乘。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绕了一圈,和氏璧两国来回跑了一圈,蔺相如公款吃喝出使了一趟秦国(还冒着生命危险),城也没换到,这意义何在?当初就直接拒绝秦昭襄王十五城换和氏璧可好?而且蔺相如时时刻刻在考验秦国君臣的道德水平,对于自己和赵王的道德水平的要求几乎是没有的。

再看这个渑池会。

其实廉颇这个安排已经很好了,秦强赵弱,实在不行就把赵惠文王换掉,之前不是没有例子(宋襄公被楚国扣留、以及被故事中秦昭襄王软禁的楚怀王)。在这个前提之下,其实蔺相如怎么乱来,哪怕他跟赵惠文王一起被噶了,也不会改变渑池会的结果。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然后,蔺相如非要继续作死,当场威胁秦昭襄王。这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我要是赵惠文王,可以选择当场噶了蔺相如给秦昭襄王赔罪;或者回国之后再噶掉蔺相如这个惹事的妖精。面子虽然重要,但是命就不重要了?蔺相如舍身取义没问题,能不能不要带上别人?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然后蔺相如就因为上面两件事的操作,就爬到廉颇头上去了,代入到自己,你会服吗?

所以,廉颇说这些话,有什么错?赵惠文王再陪着蔺相如一起疯,早晚把脑袋混丢了。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当然,将相和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一个国家文武能和睦相处,内耗会少一些。

总结,蔺相如这种人,志大才疏,言过其实,当得起“战国马谡”这一称号,生活中遇到这种人,有机会还是远离为妙。

0 阅读:129
评论列表
  • 2024-09-05 17:52

    伪君子

  • 2024-09-18 14:07

    以前我也这样思考过。

  • 2024-08-21 22:14

    他就是欺负一下赢稷是个大孝子,人家不跟他一般见识而已。再说这和氏璧也不是赵国的而是楚王的贴身的信物,至于赵国怎么得到的那就有点不耻了[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远易爱提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