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车险,真的要让人“吃土”吗?
最近,小米SU7的车险价格,那真是像坐了火箭似的,噌噌往上涨,搞得不少车主直呼“伤不起”。
这年头,买个新能源车本来想省点油钱,结果保险费一出来,好家伙,直接劝退!
网上各种吐槽声浪一波接着一波,有人晒出天价保单,有人哭诉被“区别对待”,小米车险,这是要搞事情啊?
事情闹大了,小米官方赶紧出来辟谣,说啥“拒保”根本不存在,SU7出险率也没那么夸张。
但网友们也不是吃素的,纷纷亮出自己的保单,有喜有忧,有人觉得价格还行,有人觉得简直离谱。
这保费到底是个啥水平?
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咱先看看数据。
记者跑去问了人保、平安、太保、阳光这几家保险公司,人家说,小米SU7 21.59万元那款,首年基础版保费大概6954元,交强险950元,车损险3361元,200万三者险1289元,驾乘意外险188元。
尊享版贵点,7400元,三者险升到300万,驾乘意外险也升级了。
这价格咋样?
跟同级别的特斯拉Model 3差不多,比特斯拉便宜一点,比亚迪汉就更便宜了,蔚来ET5也差不多这个价位。
不过,新能源车保费普遍比燃油车贵,没办法,谁让咱是“电车人”呢?
这就好比,你买了苹果手机,维修费肯定比安卓机贵,一个道理。
有人说,玛莎拉蒂Grecale指导价那么高,基础版保费才6000元左右,小米SU7凭啥这么贵?
小米官方也说了,保费是保险公司定的,按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来,主要保“三电”系统,覆盖各种使用场景,符合目前20万-30万元新能源电动轿车的保费定价水平。
一个干车险的小米车主跟我吐槽,小米是高赔付业务,所以保费可能就比较贵,差不多7000多。
这价位的确比同价位燃油车高,但在新能源车里不算最贵的。
为啥新能源车保费这么高?
平安保险河南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道出了真相:维修成本差异。
新能源车很多都用一体化冲压车身,后防撞梁总成换一下就得1057元,比燃油车贵多了。
要是激光雷达啥的坏了,维修费分分钟破万!
所以说,保费不是光看车型,还得看地区风险、维修成本和出险记录。
虽说小米官方辟谣了,也有车主晒出四千多的保单,但还真有车主续保保费过万。
江苏一位车主跟媒体哭诉,他在保险公司那边问价,贵得离谱,小米官方App也没便宜多少。
去年出过一次险,现在在哪儿报价都超过一万!
他无奈地说,可能江苏这边保险费用就是高,加上他是新手,去年小剐蹭出了4次险,今年保费直接涨了两千多,他也预料到了。
我看了看小米官方App上的“小米汽车无忧服务包”,价格1299元,可以在人保、平安等四家保险公司投保,还能享受免费保养、事故救援啥的。
但我在上面也看到了九千多甚至过万的保险报价,看来出险记录真是个大杀器。
河南一家车险公司的负责人说,车险定价模型很复杂,影响因素很多,比如车型基础保费、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
但目前来看,小米SU7系列不存在“特别关注”导致保费整体上涨的情况。
续保的时候,前一年的出险次数、理赔金额、违章次数都会被考虑进去,出险金额大说明赔付率高,报案次数和违章次数则反映车主驾驶习惯不好,保险公司为了规避风险,自然要提高保费甚至拒保。
还有,保险公司也会考虑人的因素,25岁以下或50岁以上的车主,会被列为高风险年龄段,保费也会上涨,但这不光针对小米车主,所有车型都一样。
前阵子小米SU7爆燃事故闹得沸沸扬扬,那保险公司怎么赔呢?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高速上撞了,车子起火,车里三个人都没了。
这事儿太让人难受了。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说,现在的智能驾驶都是辅助驾驶,驾驶员才是责任主体,数据都在厂家那里,参考以前的案例,驾驶员会被判主要责任,车厂最多就是次责。
多家保险公司的理赔专员告诉我,这种事故涉及机动车损失险、驾乘险、第三者责任险。
车子按全损赔给车主,车里的人按驾乘险赔偿,护栏坏了就用第三者责任险赔偿。
目前小米汽车跟人保、平安、太保、阳光四家保险公司合作,定制了统一的车险方案,有基础版和尊享版,主要区别就是三者险和驾乘险的额度,基础版是200万和30万/座,尊享版是300万和60万/座。
说白了,小米SU7的车险争议,是新能源汽车保险定价模型跟不上技术发展的缩影。
这不仅是新能源车险市场的一面镜子,也是技术变革和市场规则的一场博弈。
国家也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2025年1月要实施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要来了。
郑州车主王先生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保费就降了12%。
这个平台接入了32家保险公司,强制不让拒保,但高端车型降幅有限。
一位精算师说,小米SU7智能驾驶系统数据积累还不够,保险公司还是按老模型定价。
新政策虽然能优化定价,但风险数据得沉淀3-5年,但可以肯定的是,车险价格最终会降下来。
在车险真正便宜之前,咱们车主该咋办?
保险业内人士建议,先选官方服务包或绑定服务,可能多少能省点钱。
再就是养成好习惯,少出险,这才是降低保费的长期策略。
2024年5月,北京地区小米SU7车主李先生反映,其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因电池故障导致抛锚,拖车及维修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但因更换电池产生额外费用,与保险公司就费用承担问题产生争议。
李先生的小米SU7在五环路上行驶时突然失去动力,仪表盘显示电池故障。
拖车至小米授权维修中心后,检测结果为电池内部模块损坏,需要更换整个电池包。
保险公司同意承担拖车费和维修费,但拒绝承担更换电池包的费用,理由是电池仍在质保期内,应由小米承担。
李先生认为,车辆因电池故障抛锚,保险公司应承担全部损失。
此事件引发了关于新能源车电池质保与保险责任划分的讨论。
2024年6月,上海一位小米SU7车主王女士在地下车库倒车时,不慎剐蹭到墙壁,导致车辆后保险杠受损,维修费用预估超过5000元,保险公司在定损时对维修方案产生分歧。
王女士的小米SU7在倒车时,由于车库光线较暗,未能及时发现墙壁,导致后保险杠出现明显划痕和凹陷。
保险公司定损员到现场勘察后,认为只需进行局部喷漆修复即可,但王女士认为,保险杠受损严重,需要更换整个保险杠才能保证车辆美观。
双方就维修方案产生分歧,王女士希望保险公司能够采纳她的意见,更换整个保险杠。
此事件凸显了新能源车维修方案选择上的争议。
2024年4月,广州小米SU7车主张先生,因使用车辆过程中,充电桩突发故障导致车辆充电模块烧毁,与充电桩公司及保险公司就损失赔偿责任进行协商,但三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张先生在使用公共充电桩为小米SU7充电时,充电桩突然出现电压不稳的情况,导致车辆充电模块烧毁,维修费用高达数万元。
张先生认为,充电桩公司应承担主要责任,但充电桩公司表示,故障原因为电网问题,责任应由电网公司承担。
保险公司则表示,车辆充电模块烧毁属于电器故障,不在保险赔偿范围内。
三方就损失赔偿责任进行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此事件引发了关于新能源车充电安全及责任划分的讨论。
2024年7月,成都一位小米SU7车主赵先生反映,其车辆在暴雨天气中被淹,导致车辆内部电子元件受损,保险公司以“涉水险未购买”为由拒绝赔偿,车主认为保险公司未尽到告知义务。
成都突发暴雨,赵先生的小米SU7停放在路边,被积水淹没,导致车辆内部电子元件受损,维修费用预估较高。
赵先生向保险公司报案,但保险公司以赵先生未购买涉水险为由拒绝赔偿。
赵先生认为,在购买车险时,保险公司并未明确告知涉水险的重要性,且未主动推荐购买,导致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过了购买涉水险的机会。
此事件引发了关于保险公司告知义务及车主风险意识的讨论。
2024年3月,西安某小区发生一起小米SU7车辆自燃事故,消防部门初步判断为车辆电池故障引起,但保险公司在事故责任认定上与小米汽车存在争议,导致赔付迟迟未能到位。
停放在西安某小区的一辆小米SU7突然发生自燃,消防部门赶到现场后将火扑灭,初步判断为车辆电池故障引起。
事后,保险公司在事故责任认定上与小米汽车存在争议,保险公司认为应由小米汽车承担主要责任,但小米汽车表示,事故原因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调查。
由于事故责任认定存在争议,导致赔付迟迟未能到位,车主损失无法得到及时补偿。
此事件凸显了新能源车自燃事故责任认定及赔付的复杂性。
2024年2月,重庆一位小米SU7车主钱先生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追尾事故,车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NOA)在事故发生时未能有效预警,导致事故发生,车主认为小米汽车应承担部分责任,但保险公司表示需要进一步调查。
钱先生驾驶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开启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NOA)。
前方车辆突然减速,车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未能及时发出预警,导致钱先生追尾前方车辆。
钱先生认为,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存在缺陷,应承担部分责任。
保险公司表示,需要进一步调查事故原因,才能确定各方责任。
此事件引发了关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性及责任划分的讨论。
所以说,小米SU7车险到底贵不贵,这事儿还真不能一概而论,只能说“谁开谁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