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能彻底打服匈奴,明朝只能修筑长城抵御,为何差别这么大?

康康看历史 2023-02-11 05:05:14

文章字数4136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论是战与和,中原政权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有着频繁的交流。在诸多少数政权中,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权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在汉朝和明朝时,中原政权对于游牧民族的态度可谓是两个极端。

汉武帝时期,中原政权派遣大军北击匈奴,打得匈奴毫无还手之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匈奴一直远离中原边境。

然而在明朝,游牧民族不仅频繁骚扰中原,甚至掳走了明朝的皇帝,明朝无奈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同样是统一的中原政权为何他们对待游牧民族的态度如此之大呢?

一代雄主,汉武帝北击匈奴

在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以前,中原地区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混乱,即使有秦始皇一统天下,但时间实在太过短暂,如昙花一现。

自春秋至西汉,中原各大政权忙于争霸忙于一统天下,基本不理会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当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察觉到这一点之后,他们就开始南下掠夺中原不太重视的地区,这个逐渐发展壮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就是匈奴。

西汉建国初期,匈奴的势力已经扩大到漠南和漠北地区,和中原的距离已经不是很远。匈奴并不满足于塞北的苦寒之地,他们一直想南下掠夺中原的土地,将广袤的中原地区当做他们放牧牛羊的草场。

因此西汉建国后,匈奴不断南下骚扰,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汉高祖刘邦深知国家建立之初不宜兴兵讨伐,此时最重要的是安抚民众,所以在对待匈奴的入侵时,汉高祖刘邦选择了以和亲换取和平的怀柔政策。

自汉高祖到汉武帝的这段时间里,西汉的帝王一直都奉行这样的政策,其间虽然有过对匈奴的征讨,但收效甚微,所以汉武帝之前的帝王都放弃了对匈奴的征讨,他们把心思都放在了国家内部的建设上。

汉朝的妥协并没有得到匈奴的理解,他们认为汉朝不足为惧,所以不仅轻视汉朝以及汉朝派遣的使者,而且多次兴兵南下攻城掠地。

汉武帝继位以后,他对和亲政策十分不理解,并且认为和亲政策不仅没有换取到应有的和平,反而助长了匈奴的嚣张气焰。在汉武帝看来,解决匈奴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出兵讨伐。

但刚刚继位的汉武帝并没有这个实力,此时的朝堂暗流汹涌,他必须先稳定局势,等腾出手的时候,再来收拾无法无天的匈奴。

不久后,汉武帝掌握大权,开始他的讨伐计划。当然汉武帝并不是意气用事的人,他之所以计划北击匈奴的事情,是因为前几任帝王的励精图治和委曲求全,已经为汉武帝积攒了足够的政治资本。此时的汉朝国库充足,政治清明,完全有能力和匈奴一战。

汉武帝在用兵之前,还派遣了张骞、苏武等人对匈奴控制的地区做了侦查,他们带回来的信息,让汉武帝更加确定匈奴不过是纸老虎,只要汉朝大军出兵,匈奴一定会一击即溃。

封狼居胥,卫霍去病大破敌军

汉武帝的自信除了政治上的富裕之外,在军事上他也有所依靠,这个依靠就是卫青,随后又多了一位冠军侯霍去病。

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朝时期有名的将领,在汉武帝下达北击匈奴命令之后,卫青和霍去病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命令卫青率十万大军攻击匈奴。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汉朝的轻视,这一次的匈奴被汉军打败,卫青在这一次战役中杀敌无数,俘虏了匈奴五千多人,俘获了数不尽的牛羊马匹。

卫青的胜利更加坚定了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想法。

为了维护政权的统治,在继位初期,汉武帝也只能忍气吞声地选择和匈奴和亲。一直以来,汉武帝认为和匈奴和亲是他一生中的耻辱,也是汉朝的耻辱,所以他要洗刷这个耻辱。汉武帝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尽全力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有了第一次的胜利之后,汉武帝北击匈奴就更加有信心,也有说服力,朝堂上不再有反对的声音,因为大臣和汉武帝的想法是一致的,匈奴是喂不饱的豺狼,是时候给他们一个教训了。

于是在不久后,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再次北击匈奴。卫青的能力,汉武帝已经见识过了。对于霍去病,汉武帝其实只是想让他跟着卫青学习领兵打仗的能力,以后好接替卫青的位置。但令汉武帝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外甥霍去病会在这一场战役中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

此时的霍去病不满二十岁,所有人都认为霍去病只是个熟知兵法的王室公子,所以当霍去病请命参战的时候,卫青只是给了他一小部分的人马,而且还特意叮嘱他不要跑远。

然而霍去病根本没有听卫青的劝告,而是带着轻骑兵深入敌营,将匈奴单于的祖父若侯产斩首,还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父,期间还斩杀了数量远超自身兵力的匈奴士兵。

当霍去病带着战功回到军营的时候,包括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在内的所有人都被震慑住了,得知消息的汉武帝大喜,在论功行赏的时候直接给霍去病封侯。

霍去病的出现,让汉武帝认为北击匈奴一定会成功,所以他倾尽全力发动对匈奴的征战。

在数年的征讨中,因为汉武帝的大力支持,卫青和霍去病等将领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匈奴的主力几乎被全部歼灭,在汉朝北方的边境上,几乎再也看不到匈奴人的影子。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

此后匈奴残余势力向汉朝称臣,汉武帝认为确实没有必要再征讨,所以便接纳了匈奴,仍然以和亲的方式缓和关系,不过此时已经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彻底的攻守易形。

蒙古铁骑的后代不容小觑

明朝初期,游牧民族已经历经了多次的政权更替,彻底融入了蒙古,蒙古在元朝灭亡之后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

虽然元朝已经灭亡了,但是元朝的残余势力鞑靼和瓦剌一直是明朝北方边境安全的威胁。为了彻底消灭鞑靼和瓦剌,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多次出兵北伐,然而效果并不显著。

此时的鞑靼和瓦剌已经不是汉朝时期的匈奴了,汉朝时期的匈奴在制度武器装备上都远远落后于汉朝。

然而明朝时期的瓦剌和鞑靼是蒙古骑兵的后代,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时期的蒙古铁骑曾经是横扫欧亚大陆的兵种,无论是在军队制度和武器装备上,都远超过同时期的中原政权。

他们虽然是元朝的残余势力,但战斗力不容小觑,离开中原以后,北方广袤的土地更适合骑兵作战,明朝军队并不是在主场作战,在草原地区,军队的战斗力会有一定程度的削弱。

在草原作战对于明朝军队来说有很多限制,其一是方位的确定,草原就像是沙漠一样,如果没有向导的指引,很容易在草原上迷路,最终会因粮草不足而兵败。

找准方向尚且困难,想要在草原上找到鞑靼和瓦剌的营地就更难了,他们是号称马背上的民族,对草原的生活极其熟悉,他们完全可以在草原上隐藏起来,等到明朝军队精疲力尽的时候再予以致命一击。

其二是草原本身条件的恶劣,草原有很多沼泽地,稍有不慎就会丧命于此,而且许多明朝士兵并不能适应草原的气候,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因此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如果说明朝的军队战斗力是十,那么在草原上作战,至少要减少三成。

明太祖和明成祖时期是明朝建国初期,其实并不适合大规模用兵,因为百姓已经厌倦了战争,他们需要的是和平的统治,如果穷兵黩武,国家的根基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很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因此在明太祖时期,明朝对于瓦剌和鞑靼的进攻并没有很夸张,此时的明朝没有汉武帝时期的家底,根本打不起。

虽然明成祖时期多次北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瓦剌和鞑靼的实力,但并没有彻底将他们消灭。国力的不足,让这两位能征善战的君王并没有实现平定北方的愿望。

不过他们的贡献也是有的,至少在他们在位期间以及后来的一段时间里,瓦剌和鞑靼并不敢大举入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定。

土木堡之变,明朝元气大伤

明朝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态度的彻底转变,是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的。

朱棣逝世之后,明朝没有对瓦剌和鞑靼发起过大规模的征讨,在经过休养生息之后,瓦剌和鞑靼的实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尤其是瓦剌,在也先等人的领导下,实力迅速壮大,已经有了南下攻城略地的野心。

明英宗时期,也先率领蒙古瓦剌南下进攻明朝。太监王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蛊惑年幼的明英宗御驾亲征。

明朝五十万大军在明英宗的率领下北上讨伐也先,结果大败而归,明朝精锐损失殆尽,明英宗也被也先俘虏。

“势决不可行”

“若行正中计”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其震撼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一国之君成为敌人的俘虏,这实在是举国震惊的事情。

也先在击溃明朝大军之后,带着成为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继续进攻北京。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临危受命,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帮助下,迅速调集了数十万的军队保卫北京。最终明朝军队击溃了也先的部队,明朝都城才没有被一举攻破。

此次事件在历史上称之为土木堡之变,自此之后明朝元气大伤,明朝的统治者以及文官集团对北伐的态度便有些消极了。因为如果再出现一次类似的事件,那么明朝就真的灭亡了。

和平交流,和少数民族互市

既然没办法用主动出击的方式彻底消灭北方的边患,那就采取被动防御的方式来抵御瓦剌和鞑靼的进攻,就像是建造城池一样,将瓦剌和鞑靼拒之门外。

明朝的统治者借鉴了秦朝时修建的长城,也开始修建用于抵御瓦剌和鞑靼的长城。与此同时,明朝还设置了九边重镇来强化边关的军事力量。

九边重镇是以屯兵的方式建立的,后来还有屯商等形式,总之九边重镇搭配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确实在抵御瓦剌和鞑靼的入侵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朝时期的名将李成梁就是在九边重镇建立功勋的,他率领辽宁铁骑几乎将瓦剌和鞑靼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除了军事防御之外,明朝还在交流方面做了一些政策,如果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对两国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瓦剌和鞑靼南下其实最大的目的是掠夺生活必需品,北方的少数民族几乎没有什么生产能力,他们许多生活用品其实需要和中原交易才能获得。

既然明确了他们的需求,明朝政府就在边关地区设置了专门和北方少数民族交易的市场,有适应贵族需求的官市,也有适应平民需求的民市。这些市场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断绝了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万历年间,明朝在张居正等人的主持下,实现了和俺达之间的和平。

俺达因为明朝善待可汗的孙子,因此愿意向明朝称臣纳贡,明朝也对俺达给予很多赏赐,双方开启了频繁的贸易和交流,在后来的数十年里,明朝的边境几乎没有任何战争。

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国家对外的政策,不过无论国家强大与否,穷兵黩武始终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战争,永远是最后的手段。一将功成万骨枯,战端一开,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几代人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

对于广大的人民而言,和平的交流方式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参考资料:

《汉书》

《后汉书》

《明清史》

《史记》

0 阅读:9

康康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