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中,一个现象愈发引人注目:众多新能源汽车纷纷配备了全景天幕。
许多车主在购车时,往往被其描绘的美好景象所吸引,想象着出行时蓝天白云相伴,夜晚星辰大海尽收眼底。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 “热辣”的耳光。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全景天幕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 “太阳能加热器”,车主们在车内饱受煎熬,有人无奈打伞遮阳,有人频繁往车顶浇水降温,更有甚者因晒伤而不得不前往皮肤科就医。
这不禁让人深思:为何全景天幕近年来如此盛行?车企为何对其青睐有加,而非传统的天窗?它究竟是汽车设计的伟大创新,还是一场华而不实的 “闹剧”?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 “汽车烫头之谜”。
01
首先,有必要明确天幕与天窗的概念差异。虽然二者常被混淆,但实则并非同一事物。
通常,汽车天窗属于安装在车顶的机械结构,可细分为单天窗、全景天窗、分段式天窗等多种类型。其关键特征在于能够自由操控开合,并且一般都配备有遮阳帘,以便在阳光强烈时提供遮蔽。而天幕,特别是全景天幕,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大块玻璃。
这股全景天幕热潮的兴起,不得不提到那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 “国际暖男” 马斯克。
特斯拉 Model 3 进入中国市场时,凭借诸多独特卖点吸引了无数目光,其中就包括全景天幕。
在当时,特斯拉作为新能源车企的领军者,其设计理念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这块大面积的玻璃车顶,外观上极具未来感与科幻色彩,契合了新能源汽车作为 “新物种” 的形象定位。国内车企虽表面上不愿承认,但实际上纷纷效仿。一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仿佛开启了一场 “秃头” 竞赛,众多车型都装上了全景天幕。
当然,这背后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跟风。
全景天幕的流行,实则隐藏着一个有趣的商业秘密:它是一种极为巧妙的成本控制策略。
对于车企而言,全景天幕解决了一个重要难题,即如何以高性价比获取车内空间。简单来说,就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效果。相比全景天窗,全景天幕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尽管全景天幕看起来高端大气,仿佛直通宇宙,销售人员在介绍时也将其科技感渲染得淋漓尽致,声称能防紫外线、红外线甚至蓝光,但实际上,其成本相较于传统天窗却低了不少。
传统汽车天窗为实现开合、防水密封等基本功能,结构设计极为复杂,需要配备玻璃导轨、遮阳板、导水槽、密封橡胶、驱动电机等众多部件。
小型天窗成本约在 2000 元上下,全景天窗则在 3000 至 10000 元不等。
而全景天幕玻璃,据相关研报显示,普通款式仅需 1000 元左右,即使是隔热效果较好的高端镀膜玻璃,价格也仅在 1500 至 2000 元之间。由于无需驱动模块、排水系统和传动组件,仅一块玻璃即可完成安装,这对车企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或许有人会问,车企若干脆不设置天窗或天幕,岂不是能进一步节省成本?
实则不然。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为了提升续航能力,底盘往往需要安装大量电池,这会严重占用车内垂直空间。若采用传统车顶结构,如铁皮、钢板、隔音棉、蒙皮内饰等层层叠加,车内空间将会变得极为压抑。而全景天幕的应用,从物理层面上能够节省出数厘米的空间,有效缓解因电池抬高底盘而带来的空间局促感。
从视觉效果来看,全景天幕使车内更加通透,充满科技感,极大地减轻了压抑感,给乘客带来更为惬意的乘坐体验。当然,前提是不考虑酷热的夏季。
至于为何不给全景天幕配备遮阳帘,这其中也有车企的考量。若添加遮阳帘及电动机构,不仅成本会显著增加,而且当遮阳帘关闭时,车内那种通透、震撼的视觉体验也将大打折扣。对于车企来说,在外观设计与实用性之间往往难以平衡。
他们认为,既然追求美观与科技感,那就应贯彻到底。毕竟,在消费者购车时,冲动消费往往占据主导,而全景天幕恰恰是一种能够迅速抓住消费者眼球、激发购买欲望的设计元素。
02
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尤其是造车新势力面临着一个严峻挑战:如何展现自身的独特性与创新性?
单纯依靠电池续航、百公里加速、辅助驾驶或智能生态等技术参数,虽然重要,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数据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在购车瞬间产生直观感受。
而颜值,即车辆的外观设计,则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全景天幕作为一种极具辨识度的可视化设计方案,成功地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区分开来。
以往只有豪车才配备的全景天幕,如今在新能源汽车上成为标配,这种高端配置的下放,极大地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形象,让消费者感受到科技与时尚的魅力,从而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与诱惑。
更重要的是,全景天幕能够营造出一种充满浪漫与幻想的氛围,使消费者在购车时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冲动下单。
在 4S 店中,销售人员常常会引导消费者坐在汽车后座,仰望着头顶的 “星空”,描绘出一幅幅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画面:一起看星星坠落、月光温柔、雨滴落下、雪花飞舞。
这些美好的憧憬瞬间触动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他们仿佛看到了未来丰富多彩的汽车生活。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这种浪漫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一年也遇不上几次。
但对于车企而言,只要能促使消费者在购车时冲动刷卡,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就如同购买iPad 和Kindle等产品一样,消费者在购买前往往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将其视为提升生活品质和学习效率的利器,但购买后却发现实际使用频率远低于预期。
对于车企来说,只要能成功将产品销售出去,后续的消费者吐槽似乎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有些车企甚至可能并不期望消费者进行复购,因为他们更关注的是当下的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
这种重销售、轻售后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为车企带来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一旦消费者对产品的实际体验与预期相差过大,必然会影响品牌声誉,导致消费者用脚投票,最终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总之,新能源汽车全景天幕的流行,既是车企在成本控制、市场竞争和产品差异化方面的一种策略选择,也反映出当前汽车消费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非理性因素。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车时不应仅仅被外观设计和销售话术所迷惑,而应更加全面地考虑产品的实用性、舒适性以及后续使用成本等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在汽车消费市场中做出更加理性、明智的选择,避免成为被 “割韭菜” 的对象。
同时,车企也应认识到,真正的好设计不应仅仅追求表面的华丽与新颖,而应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外观与功能的完美平衡,注重产品的长期口碑和品牌形象建设,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本来源@牛顿顿顿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