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正值两山轮战的关键时期,围绕老山和者阴山地区的战斗愈发激烈。经过数年的战斗,我军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先是在朝鲜战争中成功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接着又面对苏联百万军队的威胁,展现出强大的军威。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更是令印军叫苦不迭,实力有目共睹。
然而,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曾多次受到我军援助的越军却选择了忘恩负义,开始对我国边境进行频繁的袭扰。这一系列挑衅行动迫使我军展开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周期长达数年,尤其是在两山轮战中,我军虽然长期掌握战场主动权,打得越军寸步难行,却依然面临着越军的不断骚扰。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越军竟在我军前线的无名高地插上了一面越南国旗。这一行为看似无关紧要,但却引发了我军某团团长的愤怒,因为这面国旗正好位于他的防区之内。团长决定要狠狠报复,立刻下令炮击国旗所在的高地。炮兵连迅速展开行动,然而他们的炮火覆盖之后,尘埃落定,国旗依然伫立不倒,令团长十分不满。
在这时,一位名叫黄登平的见习参谋主动请缨,要亲自前往无名高地拔掉那面国旗。黄登平是刚从军校毕业不久的学员,团长对他并不陌生,但考虑到他缺乏实战经验,最初并不打算让他执行这个危险的任务。越南特工的战斗经验丰富,团长担心黄登平可能会陷入险境。
黄登平看到团长的犹豫,便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表示誓死完成任务。团长最终同意,并派了两名战士陪同他前往。在经过一番侦察后,黄登平发现周围并没有越军的埋伏,便大胆靠近,顺利将那面越南国旗拔下,带回了团指挥所。
团长对黄登平的表现颇为满意,而黄登平不仅完成了拔旗任务,还调查清楚了炮兵连为何无法炸掉国旗的原因。原来,越南特工非常狡猾,巧妙地选择了一个炮火覆盖不到的盲区,才让人产生了“炸不倒”的错觉。这个发现让团长对黄登平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可。
为了防止越军日后再度破坏,黄登平提出在无名高地架设机枪阵地,弥补炮兵火力的不足。以往没有兵力布置是因为团长认为炮兵的火力足够,但现在既然发现了盲区,设立机枪阵地显得尤为重要。团长欣然批准了这个方案,并同意黄登平亲自负责搭建机枪阵地。
黄登平再次出发,亲自勘察地形,制定了详细的射击方案。在准备工作就绪后,他带着三名战士顺利完成了机枪阵地的建设。团长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并叮嘱他在机枪阵地设立夜间流动哨,确保不留给敌人任何可趁之机。
然而,黄登平在完成任务后并未停止,他心中始终惦记着一位同学的牺牲。这位同学在向前线运输弹药时,不幸踩上了越军的地雷,牺牲的消息令黄登平心痛不已,激发了他强烈的复仇欲望。为了为同学报仇,他开始认真研究作战方法,想亲自上前线杀敌。
当黄登平再次请求团长批准他去前线作战时,却遭到了拒绝。他于是另辟蹊径,提出替同学向前线送一次弹药。团长考虑到他的心情,最终勉强同意了这个请求。黄登平的目的地恰好是他之前架设机枪阵地的无名高地。为了能在高地待得更久,他故意磨蹭,直到天黑才送到,趁机申请值班。
团长批准了他的请求,黄登平在夜间值班时,始终不甘于无事而归。他在守岗时,注意到浓雾中似乎有些动静,心中不禁激动,决定开枪试探。尽管团长对此进行了批评,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决定亲自前往浓雾的方向侦查。
当他终于在浓雾中看清了一些血迹,心中升起一丝希望。他怀疑敌人可能藏在附近的大石缝中,便小心翼翼地向石缝摸去。不料,敌人早已察觉,扔出了一颗手雷,幸运的是,手雷砸到了他的头盔,未能造成伤害。黄登平立即反应过来,迅速取出手榴弹,向石缝内投掷。
由于缺乏实战经验,黄登平的手榴弹投掷并不成熟,但经过一阵爆炸声,最终,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歼灭了15名越军,这一战绩创造了我军击毙越南特工的最高记录。凭借这次辉煌的表现,黄登平荣立一等功,成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