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最美的诗,藏着人生的智慧,字字句句抚慰人心

江忆北谈过去 2024-10-30 14:08:50

在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天生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他曾满腔抱负,但最后还是选择佛系躺平,归隐田园。他的田园诗,治愈了无数人,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也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个挥之不去的田园梦。

他,就是东晋诗人,陶渊明。

对于长期过着快节奏生活的我们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便是一剂治愈良药,既能帮助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内心世界,又能让我们释放压力,得到短暂的放松。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读陶渊明笔下最著名且也是最美的一首诗,感受其中深藏的人生智慧,字字句句抚慰人心。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公元417年,此时距离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已经有12年之久。52岁的陶渊明,终于成了一位真正的隐士。

他守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在清晨锄草,等到傍晚时分,又“带月荷锄归”。闲暇之余,饮酒看书,一日灵感闪现,他便提笔写下这首诗。

鲜有人知,他也曾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有志青年,却因为历经沧桑,因为“性本爱丘山”,最终重返田园,做回了这个“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自己。

相比这首诗中最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更爱那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因为这句更像是陶渊明的个性签名,他好像在说:现在这种远离喧嚣的生活,正是我想要的。

陶渊明从小酷爱读书,才华横溢。二十岁时,为生计所迫,他不得不选择踏上仕途。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高洁的品性与当时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在经历数年的官场沉浮之后,陶渊明终于决定归隐田园。

他写下一篇叫《归去来兮辞》的宣言,从此“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一句,同样深藏着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它告诉我们,人生若想修行,不必真的做到与世隔绝,而更应走向人间烟火中,与民同乐,感受到生活最真实的酸甜苦痛。

毕竟我们身在人间,都需要生存。只要心中能守住一片宁静,那么身在哪里,都会拥有向往的生活。无论是名誉、财富或是利益,都不是人生的必需品,有时候与它们拉开一定的距离,放下心中的执念和挣扎,便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再看看他所处的时代,权臣互斗,豪强厮杀,连名门子弟都成一堆废柴。可想而知,在篡与乱交替的世道中,人人自危,能够活着尚且不易,流连仕途,又能改变什么呢?

从古至今,多少人为了追名逐利选择隐忍,最终迷失了自我。但陶渊明没有,他总是敢于去面对去抗争,甚至说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耶”这样的言语。

陶渊明深情地书写着他的桃花源,但他穷尽一生,也没能真正找到一片安乐祥和的净土,因为他所处的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但正是在那样一个残酷的时代里,他仍为世人编织出一个美丽的乌托邦。

比起那些胸怀大志最后实现理想的诗人,我想,陶渊明的人生才更是我们平凡人会经历的一生。他虽然未能活得轰轰烈烈,未能成为所谓的“人生赢家”,但在人生的坎坷遭遇中,在那个人人挣扎求生存的世界里,他从始至终都在坚守自我,自我疗愈。

他在纷扰的尘世中种下一种叫淡泊的花,享受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宁静。他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一片桃花源,激励着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朵花,让人生的原野繁花似锦,永不荒芜。

1 阅读:13

江忆北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