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着一抹粉色的衣服,站在了无数黑色的中间,没有抹去自己的美,但同样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这抹粉色,不仅像她走进别人的世界,也更像是在自己的世界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谁能想到这个粉色律师曾经也是个学渣呢?
打扮漂亮,本想迎接男友对自己的求婚,却没想到男友选择了分手,理由是一个比自己更有能力的女性。
为了让别人看得起自己,发奋图强,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到了美国最优秀的法学院,成为那里的学生,出来之后凭借自己优异的能力拿到了一份非常有质量的offer。
在这个行业里崭露头角,当别人都在穿着黑色西装匆匆忙忙的来往于这个地方时,唯独女主角穿了一身粉色闯入他们的世界,并且高调地告诉他们自己很优秀。
为什么她能这么优秀呢?
从来都是自信的
在还没有成为法学院之前,在还是一个学渣的时候,针对自己喜欢的内容非常的努力,喜欢服装对服装过去现在的时尚都了如指掌。
去店里面购物的时候,大方的洽谈自己对于这个服装的看法,同时也告知这里的店员不要拿以往的时尚时装来敷衍我,我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
在这里这位俏佳人就是一个自信阳光的美女,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洋溢着阳光,其实他只是被其他的地方掩盖了自己的光芒,这本身就是一个自信而优秀的女性。
这源于原生家庭的培养。
女主角的父母从来没有否定过女主角,在女主角喜欢这些东西的时候大声的夸赞女主角的眼光。
女主角的奶奶还在女主角的面前告诉女主角“我赞同你时尚的观点,我也赞同你时尚的眼光,在时尚这方面我觉得你就是最漂亮的girl!”
在这样夸赞当中长大的孩子永远自信。
或许成绩不够优秀,或许其他方面表达不够优秀,但这不妨碍,自己的闪光点被人夸赞。
所以要学会夸一夸自己的孩子,一朵娇花需要用心的养一个孩子,也需要用心的夸赞,不是敷衍的说一句你真好,你真棒,而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认认真真的夸赞。
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女主角发现自己的情敌和自己的前男友登上报纸之后,第一时间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周边的朋友和亲戚,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女生长相不如女主角漂亮。
可只有女主角自己觉得这个女生是法学院的学生,她有一个非常优异的学习环境背景在这方面来说自己是比不上的。
发现了别人的闪光点,肯定了别人的闪光点,同时也在告知自己自己弱的地方在哪里,长相漂亮又怎样?脑袋空空依旧没人喜欢。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女主角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方向,成为一个肚里有墨水,脑中有学识的美丽女人。
在第一时间抓住问题,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短处,就说明家教可以。
学会赞扬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赞扬别人。
女主角的父母从来没有否认过女主角的朋友,每次朋友来到家里时,女主角的父母都是很认真的赞扬这些女孩。
发现这些女孩的闪光点,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孩子,其实就会下意识的学会去赞扬别人,看到自己优秀的同时,也看到别人的优秀,不高傲不自傲,同时也能够学会赞扬别人。
在家庭当中互相夸赞也是一门学问,认真的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夸赞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夸赞,爱永远是相互的,夸赞也是。
不否定自己
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法学院,但这个时候的女主还是习惯性穿着非常漂亮的衣服,甚至成为了一个优秀律所的合伙人时也是穿着漂亮的衣服。
但刚开始时遭到了业内大佬的否认,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显得不专业。
女主也有过纠结,可是很久之后才发现美是自己拥有的东西,为什么不展露出来呢?为什么要通过别人的观点来否定自己的长处呢?
女主没有选择隐藏自己,反而大大方方的展示,同时通过自己对美的了解发现了第1个客户对手是男同。
通过自己对美的理解,赢了这场官司。
如果女主没有坚持,如果女主放弃对自己的美,对自己时尚的追求,也许有一天就会成为熙熙攘攘当中的“黑衣人”,女主就无法永远的真正的做自己。
做自己和做职业从来就不是一件冲突的事情。
这从女主的原生家庭就可以窥探一二,在女主喜欢时尚的时候支持女主喜欢时尚,在女主想要冲击法学院的时候支持女主冲击法学院。
无论何时何地,永远相信自家的宝贝,永远相信自家女儿最开始的“想法。”
不要站在自己的世界去看待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想法未必是错,我们的世界的看法也未必是对,总得让孩子去走一走趟一趟才知道这件事情的结果。
我们能给孩子永远是建议,而不是意见,如果孩子坚持自己的意见,那我们就少建议。
个体差异优秀?
女主的前男友在女主成功的时候又找上了女主,希望成为女主的男朋友,但女主拒绝了,理由是他配不上。
女主曾经羡慕的那个法学院学生同样也没有选择这个男生,而是非常高傲的离开,因为自己是个优秀的人。
这两个女生其实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两人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条路,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殊途同归,都成为了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
你不能以任何一个女性形象的那一面去制定这个人是好是坏,因为每个人对世界的定义对自身的定义都是不同的,这种定义并不等于不优秀也并不等于完全优秀。
这是靠的就是父母的引导,慢慢引导孩子在存在个体差异的同时,朝着一条相对比较优秀的路前进,让这种个体差异发展成孩子自身的优秀的条件。
这也是教与学最开始所说的“因材施教”,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孩子,并不代表这个孩子就是一块不好的朽木。
万年的老树根已腐朽,但是加上了硅胶,依旧可以制成美轮美奂的工艺品。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正视这种差距认知这种差距,通过对差距的引导和改变,让孩子慢慢走上一个正确的道路,就像里面的两个女孩一样。
虽不同,但都优秀。
结语:
与世界背道而驰,未必是错,也许只是走一条个体差异造成的不同的路,别急着反驳,认真的培养,孩子未必会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