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经典:㈢《易经》的核心思想是社会道德

韬滔谈易 2024-01-16 19:05:43

这是《易经》系列的第三篇文章,第一篇文章讲述了《易》的成书过程。从字义上理解,易就是交易。

大家是否知道?古老的神州大地生活着众多的氏族部落,各部落之间的语言互不相通,彼此间交流很不方便,更不用说交换商品。为了方便不同群族之间的商品交易,市场管理者便将各部落常用的图形符号收集起来汇编成书,方便商家交流和交易,书的名称就是《易》。在上古时期,各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彼此间王不畅通,这本书成了他们在商品交易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易》的诞生就是为了方便不同群族的人能够在市场中顺利地进行各种商品的交易,但在文字诞生并广泛使用后,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再象以前那么困难了,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也不需要频繁地翻阅书了,《易》作为商品交易的工具书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不过,这本书收录了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在商品交易中积累的富贵经验。这些经验经过了实践的考验,能够用来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周人利用《易》所记录的信息探索人类生存之道,前人的经验经过他们的发扬光大,成为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道德。

传统的道德思想就是从男女关系开始的,《系辞》在上篇第一章就这样写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以上是《系辞》对上古时期道德思想的概括,也是黄帝、尧、舜治理天下的方法,用两个字来表达就是乾坤。《易》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乾坤的思想经过周人的发扬光大,形成传统的道德思想,请看《系辞》上篇的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什么是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显然是从乾坤中“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发展而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古代的表达方式,用现在的习惯表达就是乾坤之道可以用男女关系来表达。我们知道,男人属阳,女人属阴,男女关系就是阴阳关系,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达就是矛盾关系,或者对立统一关系。黄帝时期文字还没有诞生,当然不会有什么阴阳之分,只好用男女关系来表达。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就是道的两个基本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当然,要了解这句话并不容易,今天我们对“善”的理解通常是指美好的心性或美好的愿望,如善良、善意、亲善、友善等。但这些含义用来理解道的特性,总会让人觉得很别扭。其实,“善”字在古代的用法中,还有我们今天不太熟悉的含义,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上善若水”这个成语?用人的善良或善意来理解水不太合适吧!而这个成语就来源于《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于道。”

按照老子的说法,“善”的最高境界就相当于水,而且“几于道”。所谓的“几于道”就是接近于道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道的特性与水几乎是一样的。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中,渗透力极强,可谓是无孔不入。老子所讲的“道”就象水一样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每一个角落,也就是道是普遍适用的意思,这个“善”字来描述道的特性就是普遍性。

“性”是指人性格、性情,也可以指性别,甚至是事物、事情或事件的性质,其内涵十分丰富,但与上半句的“善”相对应,对它的含义就有了一定范围的限定。既然“善”字代表普遍性,那么“性”就是特殊性,与其本身含义也相吻合。

当然,这些道理并非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所以接着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以上是道,什么是德?还是在这一章,请接着下面看:“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富有之谓大业”,这句话应该很容易理解:国家富强,老百姓有吃有穿,这就是新时期国家的发展方针政策,是有历史来最伟大的事业。

“日新之谓盛德”,这句话也容易理解,日日更新,每天都有新气象。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显然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盛德”就是指国家或民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始终能够保持着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系辞》在下篇的第十一章、第七章专门讲周之盛德。若计字数,这两章的内容并不多,但却包含了九卦的内容,这两章的内容分别如下: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

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系辞》在下篇的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系辞》在下篇的第七章)

0 阅读:24
韬滔谈易

韬滔谈易

从《易经》中探讨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