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15日初伏,乃是三伏天中的第一伏。三伏天作为夏季一个重要的节气,虽炎热潮湿,却是补阳调养的黄金时期。
前列腺炎患者也可通过“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理论,特别是阳虚的患者,都可合理的调理自身。在三伏之际,一年中最炽热的时期,中医称为“阳气鼎盛”,气血运行最为通畅的阶段。此时,皮肤松弛,毛孔舒张、血管扩张,是进行身体温补的黄金时期。借天地之阳气,通过温补之力穿透肌肤,刺激穴位,通畅经络,进而调理脏腑,祛除体内寒湿,焕发机体活力。
今年较为特殊,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所以今年养生调病要重视起来,每一伏都对应着不同的养生重点。初伏重在清内热,通过饮食调理与适当运动,帮助身体排暑散热。中伏是健脾祛湿的关键,这段时间调理脾胃,增强身体祛湿能力。末伏注重补阳排寒,为之后的秋季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预防冬季疾病复发。伏后是调整期,滋阴养血,平衡体内阴阳,巩固三伏天的养生成果。
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旺盛的特点,尤其是三伏天期间,气血运行流畅、毛孔开放。除了药物调理,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外。三伏贴疗法,利用特质药物贴,对穴位进行一个热刺激,有效的扶阳驱寒,刺激经络,调和人体阴阳,增强免疫力,从而减少冬季易复发疾病。同时,上班族久坐、身体血凝气滞,常感酸痛的人也同样有着不错的效果。
三伏贴,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利用夏季日照优势,结合经络与天时,有效补养祛寒湿,强健身体,调理脏腑,减少疾病冬季复发。三伏贴的调理,可通过中医师辨证后选穴。调理体质贴大椎、肺腧、神阙、足三里;阳虚体质贴神阙、关元、命门、肾俞、至阳;湿气重浊贴水分、曲池、承山、阴陵泉。呼吸系统疾病可贴天突、膻中、肺腧、定喘、中脘、足三里;肠胃不适可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妇科疾病可贴中极、归来、三阴交,名门足三里;疼痛贴阿是穴、大椎、关节处。
时间充裕,还可进行三伏灸,即艾灸。艾灸养阳,循经走络,通达五脏,激发全身阳气,扶阳驱寒,促进细胞活跃,让身体活力满满。同时,还能消暑排湿、温阳益肾、改善食欲、通经活络、增强体魄。
注意饭后不宜灸,灸时避免受凉,灸后多喝温水,2小时内别碰冷水。贴或灸后汗多是体内排寒湿的表现。皮肤潮红,可能是经络堵塞,艾热下不去。若是瘙痒,提示体内有冷热风邪。遵循这些原则,让我们在三伏天里,通过药物、艾灸与三伏贴,调理身心,迎接更健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