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雄时,韩信为何不拥兵自立?

人龙天言 2018-03-16 22:09:20

楚汉开始争雄之时,韩信还是个小兵。还在项羽那里做执戟郎中。也就是个侍卫。后来觉得没出息才跑到刘邦那里,结果做了司栗校尉。但是也没做多久,又跑了。因为觉得自己大才不能只做一个区区小粮官。这是经常和韩信聊天的萧何发现韩信是个人才不能叫他跑了,于是发生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韩信被追回来之后,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做了大将军。于是韩信发光发彩的时候到了,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收服了三秦故地,之后俘虏了魏王豹,以老弱残兵背水一战平定赵国,燕国望风而降,整顿之后大军又直接灭掉齐国。一时之间,天下无可匹敌者。紧接着刘邦封韩信为齐王。这时的韩信才有了和刘邦项羽争天下的资本。当时项羽担心后方有危险,曾派大将龙且征讨韩信。龙且为了自己的封地,不听谋士劝谏,最终被韩信半渡而击,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这时项羽有些害怕了,就派人去说服韩信归顺自己。当时韩信也犹豫,收下谋士劝谏,才有了三分天下的分析。但是当时韩信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为什么呢?

史记中记载“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韩信不背叛刘邦三分天下的原因是因为刘邦对自己太好了,不忍心。很多人会说这时妇人之仁,但是在士文化十分盛行的古代,这是在正常不过的现象。就像现在人理解不了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一样。其实韩信的归宿又何尝不是士为知己者死呢?

0 阅读:14
人龙天言

人龙天言

坚持始终如一的历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