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长跑终撤单!A股为啥难觅“茶叶第一股”?从业者谈行业困局

雅轩谈商业 2025-03-29 02:01:24

等了整整五年,中粮旗下的中国茶叶还是没能在A股泡出一杯“头啖茶”。随着3月21日IPO申请的撤回,这家手握“中茶”“猴王牌”等老字号的国字号茶企,正式宣告冲击A股失败。更扎心的是,八马茶业、澜沧古茶等同行要么转战港股,要么上市就亏成“碎茶渣”。网友调侃:“A股宁喝白酒不品茶,是嫌茶叶不够‘上头’吗?”

1.五年IPO长跑,为何跑不过一纸问询函?

翻开中国茶叶的招股书,数据看似亮眼——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破2亿,账上还躺着2.4亿分红款。但投行人士李经理道破玄机:“这成绩放在白酒行业就是个三线品牌,茶叶市场太散装,根本讲不出资本爱听的故事。”

细看招股书里的“猫腻”:2019-2022年净利润增速从44%骤降至个位数,普洱茶存货占比超三成,被证监会质疑“是否靠囤茶撑利润”。更尴尬的是,募资6亿补充流动资金的计划,恰好和两年分红2.4亿的“豪气”撞个正着。有股民吐槽:“这操作就像把压箱底的普洱卖了换钱,转头又说钱不够用?”

2.行业魔咒:上市即亏成“行业潜规则”

澜沧古茶的遭遇更让人唏嘘——去年底港股上市,今年就预告亏损1.2亿。董事长在业绩会上自嘲:“我们卖的是‘可以喝的古董’,但资本市场只当是‘过期的期货’。”

这背后是茶叶行业的集体困境:号称“千亿市场”的茶行业,前十大品牌市占率不足5%。对比白酒行业茅台独占15%份额,茶叶市场就像网友说的——“满街都是茶掌柜,找不出一个带头大哥”。标准化难、品类繁杂、地域性强,让资本望而却步。福建某茶商苦笑:“你让北方人喝岩茶,广东人喝茉莉花,比让四川人戒辣还难!”

3.突围困局:年轻人不喝茶?新茶饮却火出圈

正当传统茶企困在IPO泥潭时,新茶饮赛道却杀疯了——某网红奶茶品牌估值破300亿,靠“茶+奶盖”的组合拳年销30亿杯。95后消费者小林直言:“不是不爱喝茶,是传统茶企的包装还活在上世纪!”

行业专家指出破局方向:云南某茶厂把普洱茶压成“巧克力块”,销量翻三倍;杭州茶商搞起“订阅制”,每月寄送不同山头的龙井试喝装。更绝的是深圳某科技公司,用区块链给每饼茶打上“数字身份证”,二手市场溢价50%。网友戏称:“这届茶商为了卖茶,连元宇宙都搬出来了!”

4.资本冷思考:茶叶真不如酒香?

对比白酒行业的资本狂欢,茶叶赛道显得格外冷清。但深创投王总监给出不同见解:“不是茶叶不香,是没找到对的打开方式。”他举例:某新锐茶品牌用“快消品思维”做袋泡茶,三年估值涨10倍;另一家企业聚焦茶器设计,把紫砂壶卖成“国潮文创”,单日直播销售额破百万。

证监会人士私下透露:“我们期待的是能整合产业链的茶企,而不是换个包装的老字号。”正如业内人士总结:“A股缺的不是茶叶股,缺的是能让年轻人‘上头’的新故事。”

从囤货撑利润到转型碰壁,中国茶叶的IPO折戟揭开了传统茶行业的转型阵痛。当新茶饮用拿铁化、零食化改写游戏规则,或许茶企们该思考的不是“如何上市”,而是“如何让Z世代爱上这杯中国茶”。

我是你最爱的小编,你觉得传统茶企该如何破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泡茶经”~

(本文素材源自企业招股书及公开采访,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22日,如有不实请联系更正)

0 阅读:0
雅轩谈商业

雅轩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