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看病花1100元的高端医院,是真需求还是智商税?

雅轩谈商业 2025-03-28 01:55:06

最近医疗圈出了件怪事——明明人均就诊费飙到1100元,和睦家、卓正这些高端私立医院却还在疯狂开店。一边是网友吐槽“看个感冒比买奢侈品还贵”,另一边资本却争相砸钱入场。这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背后,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行业秘密?

1.门诊量暴增背后的生存游戏

当公立医院还在为“三长一短”(挂号长、缴费长、取药长、看病短)头疼时,高端医疗圈正上演着魔幻现实:新风天域旗下医院去年住院量暴涨28%,卓正医疗三年营收翻了近三倍。看着招股书上“年服务73万人次”的数据,有网友直呼:“原来有钱人生病都去私立医院!”

但从业者吴启楠却道出另一面真相:“高端消费确实在放缓。”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不难理解——就像奢侈品市场,经济下行时头部品牌反而更吃香。新风天域收购香港肿瘤中心,卓正在新加坡开诊所,巨头们正在用规模效应对抗寒冬。

2.月赚千万为何还是亏?

翻开港股上市公司的财报,现实给热情泼了盆冷水:瑞尔集团半年净利缩水四成,希玛医疗直接由盈转亏。就连刚宣布盈利的卓正,账上还躺着28亿负债。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私立医院每赚1块钱,有3毛要砸在挖名医、5毛花在装修上,剩下2毛还得应付房租水电。

“我们营销费只占营收1.7%。”卓正医疗的招股书数据惊呆同行。要知道,业内普遍要把三成收入砸在广告上。这种“佛系经营”能存活,全靠中产家长的口碑相传。就像网友调侃的:“在高端医院,挂号费是门票,买的是不用排队的清净。”

3.AI医生和海外客源成新战场

当国内卷不动时,大佬们把目光转向了两个方向:键盘和护照。新风天域正在给CT机装上AI大脑,能自动标记可疑结节;卓正医疗准备上线AI问诊助手,号称“看病版ChatGPT”。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医院开始接待反向海淘医疗的客人——东南亚富豪专程来中国做肿瘤手术,中东土豪组团来做体检。

“我们在吉隆坡设点了。”卓正医疗的国际化战略引发热议。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招既规避了国内医保政策风险,又能赚外汇。就像网友说的:“以前是出国看病,现在轮到我们赚外国人的医疗费了。”

4.高端医疗是未来还是泡沫?

看着年均42%增长的行业数据,投资人心里打着鼓:这到底是真需求还是虚假繁荣?庄一强博士的观点很犀利:“市场触底了,但离爆发还差关键一跃。”眼下最现实的矛盾是——月薪3万的白领舍得花3000块给孩子看湿疹,却供不起年费2万的会员卡。

吴启楠的回应透着行业老兵的清醒:“我们不需要所有人都来,服务好10%的高净值人群就够了。”这种定位让高端医疗成了特殊的“医疗奢侈品”,就像网友总结的:“这不是看病,是买服务体验。”

从疯狂扩张到精耕细作,从烧钱营销到AI赋能,人均消费1100元的高端医疗正在经历深刻蜕变。当卓正医疗把诊所开到新加坡,当AI开始帮医生写病历,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行业,或许正在重新定义“看病”这件事。

我是你最爱的小编,你觉得高端医院是医疗升级还是阶层分化?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就医故事~

(本文素材源自企业财报及公开访谈,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22日,如有出入以官方信息为准)

0 阅读:0
雅轩谈商业

雅轩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