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处方新规落地,上海市民遭遇“开方难”!三大堵点如何破?

雅轩谈商业 2025-03-29 02:01:11

2025年1月1日起,上海推行“电子处方”新规,市民买医保药必须持电子处方。可三个月过去,肿瘤患者冯先生却因开不出电子处方,差点断药:“2万的抗癌药自费变3600,现在只能全自费!”网友炸锅:“说好的便民呢?”(数据来源:解放日报2025年3月调查)

一、纸质处方作废背后,医院药店上演“系统大战”

电子处方本为杜绝假药、简化流程,现实却让市民跑断腿:

堵点1:医院系统“拖后腿”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三甲医院尚未接入电子处方系统,患者被迫跨区求药;

堵点2:外配药目录“打架”

同款降脂药“瑞百安”,打浦桥社区能开,广中路社区却称“超业务范围”;

堵点3:部门责任“踢皮球”

医保局让找卫健委,卫健委推给医院,患者投诉成“皮球”。

上海交大医疗信息专家李明直言:“电子处方涉及20多个系统接口,部分医院改造需半年,政策落地不能一刀切!”(引用自《第一财经》2025年3月报道)

二、80岁老人为开药跑遍半个上海

80岁的蔡老伯患有高血脂,常年服用“瑞百安”。新规前,他在广中路社区开纸质处方,每月自付100多元;如今电子处方开不出,辗转打浦桥社区才买到药。他掏出交通卡苦笑:“这三个月地铁费花了200,比药钱还贵!”

更扎心的是皮肤病患者陈老伯——治疗银屑病的“可善挺”被第八人民医院限制处方权,皮肤科医生想开药却遭系统拦截。他在12345投诉后,收到回复:“建议换科室或换医院。”网友辣评:“看病还得先学《系统权限管理学》?”(案例来源:市民热线2025年3月工单)

三、三招打通“电子处方肠梗阻”

第一招:特事特办“急救通道”

杨浦区试点“过渡期纸质+电子双轨制”,未接入系统医院可临时开纸质处方,由医保局人工核销;

第二招:全市统一“外配药清单”

静安区将527种“双通道药”纳入全区医疗机构共享目录,社区医院开药权限与三甲对齐;

第三招:成立“处方协调专班”

徐汇区医保局与卫健委合署办公,投诉24小时内现场协调,部门扯皮直接问责主管领导。

南京路第一医药商店店员透露:“系统上线后,电子处方取药从10分钟缩至2分钟,但一半患者卡在开方环节。”(数据来源:药店内部统计)

技术革新该不该让患者买单?

有市民在微博发起投票,72%认为“政策应等人,不能让人等政策”。上海市医保局回应:“已对肿瘤、罕见病等急需药开通绿色通道,4月底前全市医院系统100%接入。”

文末互动:

我是你最爱的小编,你遇到过电子处方“开不出、用不了”的难题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助力政策完善!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市民投诉案例及公开报道,若有不实请联系更正。)

0 阅读:0
雅轩谈商业

雅轩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