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窝火。河南驻马店这位张先生算是把"掏心掏肺"四个字做到了极致,研究生同学变初恋,异地五年没含糊,苹果三件套配两万的包,70万的房8万的车说买就买,婚礼酒席砸进去35万,前前后后200多万花出去,结果新娘子办完酒席突然翻脸,一句"你家旱厕配不上我"就把人拉黑了。要我说啊,这哪是谈恋爱,分明是给扶贫办当志愿者去了。
现在年轻人谈恋爱总把"真爱无敌"挂嘴边,可现实往往比电视剧还狗血。张先生这200万花得那叫一个实在——房子车子全写女方名,婚礼照办证不领,活脱脱现实版"人财两空"。女方家倒是精明,要房要车时理直气壮,翻脸时直接甩出律师挡箭牌。最绝的是那句分手理由,把工作学历家世外表扒了个底朝天,连农村老家的旱厕都成了罪状,这哪是找对象,分明是HR在面试基层岗位。
要说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俩人都是研究生学历。按理说书读到这个份上,起码该懂点法律常识。我国《民法典》白纸黑字写着,以结婚为目的的大额赠与,婚事黄了能讨回来。可张先生愣是能把200万花成"恋爱基金",直到被拉黑才想起来问律师。反观女方家,从要房要车开始就步步为营,婚礼都办了就是不领证,这操作简直比商业合同还严谨——既享受了婚姻的实际好处,又完美规避了法律风险。
网友说得在理,门当户对真不是封建残余。2023年婚恋调查报告显示,63%的离婚纠纷都涉及婚前财产问题。像张先生这种"扶贫式恋爱",开始觉得是浪漫,到最后全成了账单。女方家开口就要南京买房,明摆着是把女婿当提款机。更讽刺的是,婚礼花了35万还被嫌弃"开玩笑似的",要知道2024年河南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1万8,这笔钱够三口之家攒六年的。
律师说的返还财产确实有法可依,但实际操作绝对是个技术活。转账记录、购物凭证、聊天记录缺一不可,要是当时为表真心写个"自愿赠与",那这200万基本就算打水漂了。值得玩味的是女方母亲那句"找律师",听着硬气,实则露怯——真要占理何必搬出律师当挡箭牌?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吃准了男方舍不得撕破脸。
现在婚恋市场有个怪现象,越是高学历的年轻人,反而越容易在感情里犯糊涂。张先生研究生毕业跑去广东打工,赚的钱全填了南京的无底洞,这恋爱谈得跟跨国代购似的。要我说啊,恋爱中肯为你花钱的不一定是真爱,但把你当ATM的肯定不是真爱。2024年了,该醒醒了,彩礼还能说是传统习俗,可这没结婚就急着过户房产的,怕是连老祖宗都要直呼内行。
最后给傻小子们提个醒:谈恋爱可以上头,银行卡密码可得保持清醒。真要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记住三件事——该领证别拖延,大额支出留凭证,对方父母要彩礼时多问两句"凭什么"。毕竟这年头,连研究生都能被爱情冲昏头脑,但法律从来不会为恋爱脑买单。至于那位嫌弃旱厕的姑娘,建议下次恋爱前先问问对方:您家马桶是科勒还是T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