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想到,上山放个羊也能摊上“飞来横祸”?2024年3月25日,陕西商洛镇安县达仁镇春光村的史先生像往常一样赶着羊群上山吃草,结果隔壁安康旬阳县仁河口镇的一场山火突然烧过来,67只羊瞬间葬身火海。这场火不是天灾,而是一位老人上坟烧纸引发的“人祸”。更糟心的是,放火的老人穷得叮当响,根本赔不起,镇政府提出凑8万补偿,史先生却觉得连本钱都不够。一边是农民的血汗钱打了水漂,一边是基层干部喊冤“尽力了”,这场赔偿纠纷到底卡在了哪儿?
史先生这67只羊可不是普通的羊。里头有1只是花大价钱买的种公羊,剩下66只里还有30只是能下崽的母羊,光是买这些羊就花了5万多。剩下的羊是他自己一手养大的,按市场价算,少说也值个13万。对于靠山吃山的农民来说,这就是全部家当。眼瞅着辛辛苦苦攒下的产业被一把火烧成灰,史先生急得直跺脚:“我找谁说理去?”
镇政府倒也没撂挑子。达仁镇的彭干部跑前跑后和起火点的仁河口镇协商,最后两家镇政府一拍桌子:咱凑8万给老史补补窟窿吧!可这数一出来,史先生直接炸了:“8万?我买羊的本钱都不够!”更让他憋屈的是,彭干部说他网上发视频“污蔑人”,干脆甩手不管了。彭干部也委屈:“我们夹在中间磨破嘴皮子,结果他上网说我打压他,这活儿没法干了!”
这事儿就像个死结——放火的老人穷得揭不开锅,赔钱是指望不上了;镇政府能掏的8万,离老史心里的13万差着一大截;两边越扯皮,火气越大。老史觉得干部们“和稀泥”,干部觉得老史“不知足”,就连围观网友也分成两派:有人说“政府能赔就不错了”,也有人骂“8万连母羊的裤腰带都买不起”。
这场“火烧连羊”的闹剧,烧出的不仅是草场,更是基层治理的老难题。当情理撞上法理,当“尽力而为”碰上“血本无归”,光靠“和稀泥”式的调解显然不够。镇政府凑钱补偿是情分,但若只算“成本价”不管农民未来的活路,这样的方案难免显得冰凉。反过来看,老史想要公道无可厚非,可把协商桌变成“舆论战”,恐怕只会让解决之路越走越窄。
说到底,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谁都不是“恶人”,但若总让老百姓在“认倒霉”和“撕破脸”之间做选择,这样的困局还会一再重演。或许,该有更灵活的补偿机制——比如引入保险兜底、发动社会救助,甚至用产业扶持来“造血”,而不是让一场意外的代价,永远压在某个个体的肩上。毕竟,羊死了可以再养,人心凉了,可就难暖回来了。